南漖小学2015学年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学校:广州市荔湾区南漖小学
2015年10月16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学生每天半小时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足球游戏是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熟悉球性,学会足球运动基本技术,营造校园足球氛围的有效途径。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活动主题与口号 主题:阳光、运动、健康
口号:我运动、我快乐、我阳光。 三、参加对象
广州市荔湾区南漖小学全体师生 四、活动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师生全体参加,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激励,做到人人锻炼,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2、安全第一原则:严格器材管理,落实安全职责。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身体情况特殊学生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锻炼强度要适中,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3、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恰当地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活动量,保证时间的同时也不超时,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4、教育性原则: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谅互爱,团结协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5.创造性原则:经常进行同样的活动,学生会厌烦,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1
能力,让学生自编自创各种趣味体育活动,集思广益,自制器材,让大课间活动时时有趣,常常新鲜。
6.愉悦性原则:选择健康的足球游戏,踢毽子,跳绳,拍球等有趣的活动,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轻松地节拍中,自由地活动,把健身寓于快乐之中,成为一种享受。
7.实效性原则: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不能留于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五、活动目标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全体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1、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六、活动内容
足球游戏是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熟悉球性,学会足球运动基本技术,营造校园足球氛围的有效途径。 ※各班体育大课间足球游戏活动内容: ㈠、一年(1)班:
1、抱球往返接力跑(见附件2:图1)
游戏目的:熟悉球性,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游戏方法:A、B、C、D四组均等人数,在起始线后听到发令时四组的第一个人抱足球往标志杆方向跑,绕过标志杆后往回跑到起始线把球交给同组的下一个人,然后到队伍的后面排队。依次类推每个人只跑一次,全队先跑完胜出。
2
游戏规则:开始前在起跑线后面准备,在跑的过程中一定要绕过标志杆一次,接球时必须在起跑线后接到球后才能出发,否则违反规定对方获胜。 ㈡、二年(1)、(2)班
2、抱球绕杆往返接力跑(见附件2:图2)
游戏目的:熟悉球性,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团结精神。
游戏方法:四个小组均等人数,在起始线后听到发令时毎个小组的第一个人抱足球遇杆就绕,直到绕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再往回跑,同样遇杆就绕,每个人绕标志杆两次完成后跑到起跑线把球交给同组的下一个人,然后到队伍的后面排队。依次类推每个人只跑一次,全组先跑完为胜。
游戏规则:开始前在起跑线后面准备,在跑的过程中一定要遇杆就绕,每个人往返绕杆一次,接球时必须在起跑线后接到球后才能出发,否则违反规定对方获胜。 ㈢、三年(1)、(2)班
3、交替踩球接力(见附件2:图6)
游戏目的:熟悉球性,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运球能力,协调性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成纵队排列于起点,游戏开始,每队第一位队员把足球踩在前脚掌下,双脚交替踩球至折返点,返回后交给下一位队员,依次进行,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游戏规则:(1)用前脚掌踩足球。(2)踩过程中如丢球,捡球后回到丢球处继续。 ㈣、四年(1)班、四年(2)班 4、“8字”运球接力(见附件2:图5)
游戏目的:使学生熟悉运球的基本技术,激发足球运动兴趣,提高控球能力,集中注意力,培养团队合作和荣誉感。
游戏方法:学生分四个小组排成纵队站起跑线后,起跑线前10-15米内放2-4个障碍物,每2个障碍物前后间距3米,游戏开始,从起跑线出发绕“8”字线路依次运球绕2个障碍物,交给下一位队员,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游戏规则:(1)用脚内侧或外侧按“8”字路线依次运球;(2)球运失后捡回到丢失处继续。 ㈤五年(1)、五年(2)、六年(1)班 5、面对面传接球接力(见附件2 图3 )
游戏目的:熟悉球性,发展学生传接球控球技术能力。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成人数均等的两个小组纵队排列相隔6米面对面站立,游戏开始,每个小组第一个学生传球给对面的同学,对面的同学接到球后一样动作传球给对面的学生,依次类推,每个同学都完成一次接传球,先完成的小组胜出。
3
游戏规则:(1)脚内侧直线传接球;(2)传球失误的要求回到原来接传球位置重新进行。 七、活动场地
※见附件1
八、活动流程(时间
30分钟)
⑴集合0‘53→⑵出场2’25→⑶柔韧性练习1‘03→⑷足球操1’46→⑸足球基本技术练习1‘34→⑹跑操7’27→⑺游戏7‘22→⑻集合0‘40→⑼放松1‘08-(10)退场3’25
九、活动要求
总要求:做到“四化” 。即:行动统一化、队列军事化、动作规范化、活动有序化。 (一)学生具体要求:
1、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地点进行活动,不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二)教师具体要求: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室外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积极参与并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七、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伤害严重必须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有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学校。
指导教师:吴文彪 李伟
广州市荔湾区南漖小学 2015年10月16日
4
※附件2:南漖小学体育大课间足球游戏项目场地布置图
①班级:一年(1) ②班级:二年(1)、二年(2) 项目:抱球往返接力跑 项目:抱球绕杆往返接力跑 小组:3个小组 小组:4个小组
器材:标志杆6个、足球3个、 器材:标志杆8个、足球4个 布置:图1 布置:图2
-------------------------------------------------------------
③班级:三年(1)、三年(2) ④班级:四年(1)四年(2) 项目:交替踩球往返接力 项目:“8”字运球接力 小组:4个小组 小组:4个小组
器材:标志杆4个、足球4个、 器材:标志杆8个、足球4个 布置:图6 布置:图5
⑤班级:五(1)、五(2)、六(1) 项目:面对面传接球接力 小组:4个小组 器材:标志杆4个、足球4个 布置:图3
制图人:李伟
时间:2015年10月16日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学年南漖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