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秋 季学期《 物 理 化 学B 》试卷 B 命题教师 考试类型 考试班级 班 级 注意:1.命题时请适当留答题位置。请用深蓝色墨水书写,字、图清晰,书写不出边框。 2.答题演草时不许使用附加纸,试卷背面可用于演草。试卷不得拆开。 余 中 系主任审核 考试形式 闭 卷 学位课 √ 非学位课 (请打√选择) 考试日期 姓名 年 月 日 学号 考试时间 2小时 成绩 一、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入下表,否则无效。每小题1分,共20分.正确填 √, 错误填 X ) 1 ? 11 √ (1). 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2). CV和CP都是温度的函数。 2 √ 12 ? 3 ? 13 ? 4 ? 14 ? 5 ? 15 √ 6 √ 16 √ 7 ? 17 √ 8 √ 18 √ 9 ? 19 ? 10 √ 20 √ (3). 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不只是温度的函数。 (4).反应的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之和。 (5).绝对零度时,任何物质的熵值均为零。 ?RTln((6). 理想混合气体中任意组份B的化学势表达式为:?B???BPBP?)。 (7). 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8).只有弯曲液面才会产生附加压力,平面液体不产生附加压力。 (9).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数量、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10).为了保持电池的可逆性,通常使用盐桥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11). 复杂反应中,总反应速率主要受到机理中某一速率很慢的步骤的限制。 (12). 改变系统内物质的浓度和改变温度对平衡常数都没有影响。 (13). 化学吸附是放热的,所以低温能加快其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14). 过饱和、过冷或过热等介安状态的共同特点是系统中新相的产生太容易。 (15). 可逆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 (16). 浓差电池中的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浓差迁移过程。 (17). 要使氧化还原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必须满足 E?0 。 (18).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共同点在于都表示溶液中组分的蒸汽压和浓度间的关系。 (19). 对于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不一定总是一致的。 (20). 等压热容通常要比等容热容大。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表,否则无效。每题1分,共20分) 1 A 11 D 2 D 12 C 3 B 13 D 4 A 14 C 5 B 15 A 6 C 16 B 7 C 17 D 8 B 18 D 9 C 19 C 10 D 20 A (1).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回到始态,则系统内能的增量是 (A) ΔU = 0 (B) ΔU > 0 (C) ΔU < 0 (D) 无法判断 (2)可逆过程是 (A) 变化速度无限小的过程 (B) 做最大功的过程 (C) 循环过程 (D) 能使体系完全复原的过程 (3). 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物质的熵值 (A) S(气) < S(液) < S(固) (B) S(气) > S(液) > S(固) (C) S(气) = S(液) = S(固) (D) 无法比较 (4). 在等温条件下,气体被固体吸附,气体在该过程的熵变化是 教务处印制 共 4 页 (第 1 页)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 (5).—种水溶液其中有0.05m的Na2SO4和0.05m的CuSO4,其离子强度为 (A) I=0.20m (B) I=0.35m (C)I=0.25m (D) I=0.4m (6). 如图,在一密闭真空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球形水珠, 长期恒温放置后发生的现象是 (A) 大小水珠都不变化 (B) 小水珠变大,大水珠消失 (C) 小水珠消失,大水珠变大 (D) 两水珠变成同样大小而趋于稳定 (7). 有机蒸馏中为了防止暴沸加入沸石, 下列哪种作沸石最合适 (A) 花岗石 (B) 碎玻璃片 (C) 素烧瓷片 (E) 石灰石 (8). 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若已知其?Cp?????B?Cp,B?产物????B?Cp,B?反应物??0,则 (A) ?H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B) ?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H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H随温度的变化没有规律 (9). 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为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是 (A) θ = 0? (B) θ < 90? (C) θ > 90? (D) θ可为任意角 (10). 体积功的计算公式:W?11??(P2V2?P1V1)适用于 (A) 实际气体绝热变化 (B) 实际气体恒温可逆变化 (C)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变化 (D)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变化 (11).催化剂的中毒是指催化剂 (A) 对生物体有毒 (B) 活性减少 (c) 选择性消失 (D) 活性或选择性减小或消失 (12) 100?C,101325 Pa时H2O ( l )变为同温同压下的H2O ( g ),该过程的ΔG为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 0 (D) 无法判断 (13). 反应: 2CO(g)?O2(g)?2CO2(g),符合 ??k?C(CO),则该反应级数是 (A) 四级 (B) 三 级 (C) 二级 (D) 一级 (14).过冷水凝结成同温度同压力下的冰,则此过程 (A)?S体?0 (B) ?S环?0 (C) ?S体??S环?0 (D) ?S体??S环?0 (15).当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后,所产生的结果是 (A) (C) d?dCd?dC?0 正吸附 (B) 正吸附 (D) d?dCd?dC?0 负吸附 负吸附 ?0 ?0 (16). 对爆炸反应的控制,本质上是控制 (A)链的引发速率 (B)链的传递速率 (c)链的中止速率 (D)上述三者 (17).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种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 吸附层不同 (B) 吸附热不同 (C) 吸附表面状态不同 (D) 吸附作用力不同 (18) 下列各偏导数中,称为化学势的是 (A) (?U?nB?S?nB)V,P,nC(C?B) (B) (?H?nB)T,P,nC(C?B) (C) ()T,P,nC(C?B) (D) (?G?nB)T,P,nC(C?B) (19) 下列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不可能把热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而不留下其它变化 (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留下其它变化 (C) 绝对零度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D)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 (20). 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是 (A) 等于25.3% (B) 大于25.3% (C) 小于25.3% (D) 根据催化剂不同而定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请列举出四种亚稳状态,它们分别是:过饱和溶液、过冷液体、过热液体、过饱和蒸汽。 (2). 理想稀溶液的溶质符合 亨利 定律,溶剂符合 拉乌尔 定律。 教务处印制 共 4 页 (第 2 页) (3). 2. 若反应A十2B—Y是基元反应,则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写成:(4). 固体催化剂一般由: 主催化剂 、 助催化剂 和 载 体 三部分组成。 。 四、计算题(共50分) 1. 将0.4mol、300K、200kPa的某理想气体,绝热压缩到1000kPa,此过程系统得到功4988.4 J。已知该理想气体在300K、200kPa时的摩尔熵Sm?205J?K-1?molCp,m?3.5R?1,平均摩尔恒压热容。试计算该过程的?U、?H、?S、?A、?G各为多少? 解答: 对于理想气体: ?Cp,m?Cv,m?R ?Cv,m?Cp,m?R?2.5R 绝热过程:Q?0,所以 W??U?n?Cv,m?(T2?T1)?4988.4J T2?Wn?Cv,m?T1?4988.40.4?2.5?8.314?300?900K ?H?n?Cp,m?(T2?T1)?0.4?3.5?8.314?(900?300)?6983.76J ?S?n?Cp,m?lnT2T1?n?R?lnP1P2?0.4?8.314?ln?1?0.4?3.5?8.314?ln900300200?101000?1033 ?7.435J?K?1S1?n?Sm?0.4?205?82J?K ???S?S2?S1 S2?S1??S?89.435J?K?1 ?(T?S)?T2?S2?T1?S1?900?89.435?300?82?55891.5J?G??H??(T?S)?6983.75?55891.5??48.908kJ ?A??U??(T?S)?4988.4?55891.5??50.903kJ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安理工大学物化试卷答案(2005秋B)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