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与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人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排放垃圾,同时也在无意识地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都会对资源、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
15、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包括哪些过程?
答: ①交换反应溶解过程 ②氧化还原反应溶解过程 ③络合反应溶解过程。
16、固体废物中的水分主要包括几类?采用什么方法脱除水分?
答:① 间隙水:不与固体直接结合而是存在于污泥颗粒之间的称为间隙水,约占污泥水分总量的70%,用浓缩法分离。
② 毛细结合水:在细小污泥固体颗粒周围的水,由于产生毛细现象,既可以构成在固体颗粒的接触面上由于毛细压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楔形毛细结合水,又可以构成充满于固体本身裂隙中的毛细结合水。各类毛细结合水约占污泥中水分总量的20%。采用高速离心机脱水、负压或正压过滤机脱水。
③ 表面吸附水:指吸附在污泥颗粒表面的水分,约占污泥水分的7%。可用加热法脱除。
④ 内部(结合)水:被包围在污泥颗粒内部或者微生物的细胞膜中的水分,约占污泥水分的3%。这部分水用机械方法不能脱除,但可用生物法破坏细胞膜出去胞内水或用高温加热法冷冻去除。
17、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有那些?在进行厌氧发酵工艺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影响因素为:厌氧条件,原料配比,温度,PH,添加物和抑制物,接种物,搅拌。 厌氧发酵工艺应考虑:消化温度,消化方式,消化级差,投料运转方式。
18、垃圾焚烧过程中,如何控制二恶英(PCDDs)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答:通常控制二恶英类物质可采用以下措施
⑴通过废物分类收集或预分拣分离,避免含氯成分高的物质(如PVC塑料等)和重金属进入垃圾中。
(2) 严格控制焚烧炉燃烧室温度和固体废物、烟气的停留时间,确保固体废物及烟气中有机气体,包括二恶英类物质前躯体的有效焚毁率。
(3)减少烟气在200~500’C温度段的停留时间,以避免或减少二恶英类物质的炉外生成。 (4)对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可去除可能存在的微量二恶英类物质,如利用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等净化去除二恶英类物质。 ⑸还要控制飞灰中的二噁英浓度,一般方法有利用还原性气氛分解处理飞灰,飞灰的熔融分解、超临界水分解等。
19、气化与热解的区别是什么?
答:(1)不同,热解是完全无氧,气化是O2不足;产物不同,气化产物为可燃气体,热解包括可燃气体、液体(焦油等)和固体(碳黑)。
(2)还原气氛下热分解制备可燃气体,金属未被氧化,便于回升利用,同时Cu、Fe等金属不易生成促进二恶英形成的催化剂;垃圾气化时空气系数较低,大大降低排烟量,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NOx的排放量,减少烟气处理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灰渣在高于1300℃以上的高温熔融状态下燃烧,能遏制二恶英的形成。
20、粉煤灰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我国目前对粉煤灰的利用途径有作建筑材料、用于筑路和回填、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从粉煤灰中回收工业原料、作环保材料。
21、粉煤灰活性的主要来源及其原因,为什么说粉煤灰的活性是潜在的?
答:活性的主要来源高钙灰和低钙灰有所不同。高钙灰主要来源于游离氧化钙和玻璃体,而低钙灰主要来源于玻璃体。因游离氧化钙具有水化反应能力,玻璃体具有较高的内能。粉煤灰的活性是潜在的是因为它的活性需要激发剂的激发才能显现出来,常用的激发剂包括氧化钙、石膏、水泥等。
22、如何从源头减少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其资源化有哪些途径?
答: 减少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方法:(1)减少处理过程中药量的投加;(2)降低产生污泥的含水率;(3)充分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特性,调节控制好微生物的生长及充分利用自身的氧化分解及内源消耗,将生化处理产生的污泥降至最低;(4)进城市污水的各种污染物种类、浓度的控制,尽量将其逐渐降低。
根据污泥的特性,实现污泥的有效利用,变废为宝,使之资源化并产生经济效益。污泥资源化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污泥堆肥处理; (2)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制气; (3) 建材利用,如制水泥、制生化纤维板、替代沥青细骨粒;(4)受损土壤的修复与改良,污泥中含有大量氮、磷、钾和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粘性和吸水性,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
23、简述填埋场的类型和基本结构。
答:土地填埋场的类型很多,按填埋场地的深度可以划分为浅地层填埋和深地层填埋,按处理对象的性质和填埋场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卫生填埋、安全填埋和惰性填埋,按填埋场地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山间填埋、峡谷填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等;按填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式填埋,湿式填埋和干、湿式混合填埋;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性填埋、好氧性填埋、准好氧性填埋和保管型填埋;按填埋场构造,又可以分为衰减型填埋和封闭型填埋。 基本结构:① 地基处理工程② 基底防渗层工程③ 衬层④ 渗滤液导排与处理系统⑤ 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工程⑥ 雨水导排系统⑦ 最后覆盖系统工程⑧ 填埋终场后的生态恢复系统
23、控制渗滤液产生的工程措施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常用的控制渗滤液产生量的工程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入场废物含水率 填埋过程中随填埋废物带入的水分,其量在渗滤液产生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此,必须控制入场填埋废物的含水率,对于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般要求入场填埋的城市垃圾含水率﹤30%(质量分数)。当垃圾含水率较高时,可以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除去其中的水分。 (2)控制地表水入渗量 由于地表水渗入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因此消除或者减少地表水的渗入量是填埋场设计最为重要的方面。对包括降雨、暴雨地表径流、间歇河和上升泉等的所有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
控制设施的规模大小是根据对降水量的预测,包括暴雨产生的概率和降水密度而确定。其设计使用年限应以能控制25~50年内所发生的24h最大降雨量为准。可供选用的控制设施有:雨水流路、雨水沟、涵洞、雨水贮存塘等。 (3)控制地下水入渗量 可以通过设置隔离层,设置地下水排水管以及抽取地下水等方法控制浅层地下水的横向流动,使之不进入填埋区域,从而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渗滤液量。
24、控制渗滤液产生的工程措施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答:(1)设置防渗衬里,防止渗滤液向四周及垂直方向渗透,而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设置导流渠和倒流坝,减少地表径流进入场地 (3)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防止雨水渗水
25、危险固废填埋场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填埋场运行管理:1)填埋作业:废物填埋场由南向北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填埋五年。在每个阶段场底北边界设分区坝。详见分区坝图。各阶段填埋作业采用分层、分条带进行。每层高2m,每个条带宽10m,东西向设置,每0.3m厚压实机作业两遍,至该条带堆填高度达到2m后,换至下一条带作业,直后一层填宽,如此反复进行。在填埋进行中废物的压实作业非常关键。将废物压实可减少废物体积从而增加填埋场的服务年限,又可防止封场后表面发生较大沉降。(2)防雨作业:在各阶段填埋进行中用0.5mm厚HDPE防渗膜或其它防渗材料将整个阶段废物表面和已铺设防渗层的边坡临时覆盖起来,只留正在作业的条带进行日常填埋作业。平时应多留意天气预报并观察雨兆,在下雨前要及时对废物暴露表面进行覆盖,避免雨水进行废物层,造成渗滤液增加和雨后作业困难,各阶段废物填完后要形成由南向北2%的排水坡度,雨水自流过分区坝进入分区坝北侧场底排水涵洞的临时排水竖井内。(3)场地监测:场地监测是工业有害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确保安全填埋场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按类别可分为渗滤液监测;地下水监测;气体监测三种。A.渗滤液监测:主要是指随时监测填埋场内渗滤液的水位,定期采样分析。B.地下水监测:是场底监测的重要,同时也是填埋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一般每个季度监测一次,特别是台风过后要监测一次。C.气体监测:包括填埋场的导气系统和附近大气监测。填埋场排水监测可了解填埋废物释放气体的情况,以便确定封场构造中气体导排系统的设置,气体监测一般每月一次。
26、简述危险废物污染地下水的控制策略。
答: ⑴应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常规监测项目为浊度,PH,可溶性固体,氯化物硝酸盐,氨氮,大肠杆菌总数;⑵对危险废物的填埋必不可少防渗设施,防止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⑶对危险废物填埋还应设置渗滤液控制设施;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固体废物是“放错的资源”?
固体废弃物的“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在此生产过程中或此方面可能是暂时无使用价值的,但并非在其他生产过程或其他方面无使用价值。在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抛弃的废物,在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是宝贵的资源。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无使用价值的废物,在发展了循环利用技术后可能就就是资源。因此,固废常常被看做是“放错地点的原料”。
2、固体废物的“三化”管理原则与全过程管理原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答:“三化”管理原则与全过程管理原则并不矛盾。
(1)固体废物的“三化”管理原则是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即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这是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技术政策。而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原则是指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贮存、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
(2)这两个管理原则并不矛盾,“三化”管理原则主要是从技术政策、技术方法角度来阐述国家关于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是从固体废物可能污染或影响环境的途径来进行管理。这两个管理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才能真正控制固体废物对环境可能的不利影响。
3、你对你所在的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有多少了解?试说说存在的优缺点?并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4、影响堆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堆肥化进程?
答:影响堆肥的因素有:有机质含量、碳氮比、水分、温度、堆肥材料的 C/N和C/P、酸碱度(pH)。 堆肥化进程的控制,主要是如何维持高温发酵阶段。具体的控制措施是原料的水分控制、碳氮比控制、颗粒度控制,已经堆肥过程中的翻堆频率控制、曝气频率控制等。
5、堆肥化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堆肥化的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温度要求,分为中温和高温堆肥;按照堆肥过程的操作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堆肥;按照堆肥的堆置情况可分为露天和机械密封堆肥。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把固体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化和厌氧堆肥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考纲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