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学设计
朱遂合
教学内容:一上P103-104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题目,能用多种方法思考计算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抢答:9+4, 9+8, 9+5 10+7,10+3,10+6 8+2,7+3,6+4
2、准确拆数: 3 5 7 4 6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这是哪?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出示主题图)
(2)你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8+5?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想法,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3)汇报: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师请摆小棒的同学到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点拨:为什么要从左边拿2根放在右边?为什么要从右边拿5根放在左边?
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师板书两种思维图。 2、教学例2
(1)运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8+4 (要求学生不摆小棒,说出计算过程)
师板书其中一种(为什么要把4分成2和2?) (2)回顾比较9加几,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都可用凑十法
不同:9加几是把9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8加几是把8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
(3)师:看来8加几你们能自己解决了,那它们呢?
7+6 6+5
a.学生独立解决,把想法说给同桌听。 b.反馈思考过程,师板书两种方法。
C、为什么把6分成3和3?把7分成3和4? (4)揭题:8、7、6加几
小结:在计算8、7、6加几时,可用“拆小数,凑大数“或”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便就用哪种.
3、教学例3 出示8+9
(1)你怎么计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2)汇报(把8凑成10;把9凑成10;想9+8) 师适当板书。
(3)小结:在计算时,可用“凑十法“来计算比较快,也可想9+8=17,所以8+9=17.
三,运用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先说图意,再列式。之后圈,算。 2、填一填,算一算(做一做第2题) 3、完成做一做第3、4题 。 四、总结延伸
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计算方法?
课后请按一定的顺序写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观察研究,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