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法律的正当性基础——以第三人为视角
女性犯罪动机调查分析
摘 要: 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上升态势,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现代女性犯罪的特点主要是犯罪主体多为无业和农民身份,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意识淡漠,激情犯罪居多,女性暴力犯罪愈来愈严重,高职位、高学位智能型犯罪有增加趋势。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是女性走向犯罪的首要原因。家庭原因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婚姻和感情危机很容易使女性产生消极思想,或者是挺而走险触犯法律。心理障碍,偏狭自私,金钱利益也是诱发女性犯罪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犯罪,原因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女性不仅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还在工作领域承载着重要的角色,与男性共同承担着社会重担。女性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影响是长期、深远和巨大的。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接受教育、就业、社会层次、收入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贪图虚荣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没有找到适当的定位,不能正确把握自己,为满足其膨胀的私欲,不惜铤而走险走向犯罪。近几年来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女性犯罪不仅在数量上日趋上升,犯罪的类型及实施暴力犯
罪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为了减少女性犯罪,增强女性法制意识,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结合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分析女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
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上升态势,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刑事案件中所涉及的女性犯罪的调查,发现现代女性犯罪具有如下特点: 1、犯罪主体多为无业和农民身份。在调查的40余名女犯中,文盲、小学程度的占65%,初中文化的占30.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4.8%。此类犯罪女性大多无一技之长,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有些甚至无固定住所,每天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生计问题,因而实施涉及钱财的犯罪就成为其谋生的最直接的手段。这些人员实施的犯罪多与钱财有关,尤以盗窃和诈骗最多。年龄以中青年居多,未成年及年长者较少。这一年龄段的人员犯罪率高的原因,主要是身为中青年,大多数人员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较大,一些人迫于生计及担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等责任,却又不想通过勤劳致富,而是好逸恶劳,通过盗窃、诈骗等犯罪手段来实现敛财的目的。
2、犯罪主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意识淡漠。当前,女性犯罪者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绝大部分属于小学文化或文盲、半文盲, 约占犯罪女性的90%。这些女性文化程度偏低导致法律意识较为淡漠,容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走向犯罪,同时由于性格偏激、狭隘,易感情用事,遇事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常因琐事处置不当,而采取过激行为,诱发犯罪。愚昧无知禁锢了她们的思想,淡薄的法律观念导致了她们做事的偏激。遇到问题,她们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而往往采取暴力,走上犯罪的道路。
1
3、犯罪主体激情犯罪居多。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当女性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点的行为。这类女性具有性情暴躁、文化水平低、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她们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往往因一时冲动而犯罪。女性故意伤害案件中,100%是属于此类犯罪。如王某由于和邻居因几百元债务发生纠纷,在争吵时,持刀将邻居的头部砍成轻伤。事后,杨某也很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4、女性暴力犯罪愈来愈严重。故意伤害罪占女性暴力犯罪的70%,高居首位。女性这类犯罪主要是由于报复心理和由琐事发生争执所致,其特点是:(1)与婚外性生活有直接联系。这种不稳定的关系一旦破裂,作为被抛弃一方的女性往往在心理上形成巨大障碍而又无法自我消除。如妇女王某是一政府单位的临时工,在工作期间与该单位的工作人员孙某发生不正当关系,后孙某对其逐渐疏远并与他人关系暧昧,遂在孙某的办公室中将其扎死。(2)与他人所发生的矛盾纠纷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产生了激愤和报复心理而实施故意伤害。例如刘某故意伤害一案,刘某在菜市场买菜时,因所买的菜少了三两,即与摊主发生争吵,并将摊主打成重伤。值得注意的是,实施这类犯罪的85%为已婚女性。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因为随着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家庭问题的复杂化,她们同亲属、丈夫、邻居、同事等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大于青少年女性。
5、高职位、高学位智能型犯罪有增加趋势。随着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取得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有的女性被选拔任用到重要的
2
岗位,她们本应发挥相应的作用,但少数职业女性却贪图虚荣享受,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根据一些专家调研,显示女性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往往大于男性,对财富和成功的渴望,在心理扭曲的情况下,不注重学习法律,遇到一些特定时机就会有犯罪的可能。因而近年来女性职务型经济犯罪出现增多的趋势,在以往的判例中,贪污贿赂犯罪也不乏女性案件。
二、当前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
1、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是女性走向犯罪的一个首要原因。由于历史、社会和家庭等诸多因素制约,一些妇女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往往不能接受比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加之生活面的狭小,造成这些妇女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无法运用正确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在受到不法侵害时,缺乏正确的处理手段。愚昧无知禁锢了她们的思想,淡薄的法律观念导致了她们做事的偏激。遇到问题,她们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而往往采取暴力,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李某盗窃案,李系文盲,跟一男子同居,生育一子后,男方携子弃她而去,李某以拾垃圾为生。某日,一位同拾垃圾的难友鼓动她同去一工厂里拾“垃圾”卖,二人深夜窜至一工厂里盗窃了一件机器,价值人民币8000余元,逃离现场时被抓获,她此时才知道其行为已触犯了法律。又如琴在三年前被村里的无赖李某强奸,因顾虑自己的名声而未告发。琴的忍气吞声招来了李某的得寸进尺。三年以来,李某不断地到琴家骚扰,弄得琴家无宁日。一天晚上,李又到琴的家中对琴施暴,气愤至极的琴随手举起桌上的菜刀砍到了李某的头上。
2、家庭原因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女性在家庭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许多女性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与尊
3
重,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走上犯罪道路。另外,女性对婚姻家庭的期望显然要远远高于男性,而这种期望的最重要的表现是婚姻关系的存续。所以,一旦婚姻家庭关系出现变化,较之男性而言,女性受到的伤害更大。加上女性的感情脆弱,对婚姻家庭及感情问题看得重,对这方面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偏弱,处理问题的方式容易感情化。另外女性当事人一般倾向于维护原有婚姻状态,即便原本圆满的婚姻已经受到干扰,也宁愿选择所谓的\破镜重圆\。因此作为女性,无论是合法婚姻的女方,还是第三者,一旦不能忍受被冷落、被遗弃、被虐待的痛苦时,便会变得情绪偏激,丧失理智,容易轻率采取极端的方法解决感情问题,在采取行动前完全没有考虑其行为的法律效果,以至走上犯罪道路。家庭暴力也是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发生暴力的家庭,农村略高于城市,个人职业多为农民、工人和个体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究其根源:一是有些女性没有经济来源,经济上不独立导致其在家庭中没有地位,经常遭受丈夫的打骂。二是丈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为丈夫是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可以随便打骂。在办案中发现,女性在遇到家庭暴力,最初的容忍都是源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怕丈夫报复、怕亲友、领导知道。可当这种侵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忍无可忍时,便采取伤害或杀人的方式进行“反抗”。家庭暴力,终因施暴者有恃无恐而变本加厉,使受虐女性在积愤难消的情况下,走向疯狂报复的极端。最终施暴者虽得到了惩罚,但是受虐女性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家庭也随之瓦解,子女孤苦无依。如赵某因生活琐事长期受到丈夫的暴力殴打和虐待,日积月累,终于无法再忍受,而在给丈夫做的饭里放进了老鼠药。俗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对男女从相识、相恋到结婚成家,肯定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但由于种种原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专科法律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