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生物总复习汇总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1.细胞壁的组成、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1)革兰氏阳性(G+):由肽聚糖和磷壁酸构成 ①肽聚糖:(a) 双糖单位:N-乙酰葡萄糖胺(G)和N-乙酰胞壁酸(M)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b) 短肽尾:4个氨基酸构成L-Ala—D-Glu—L-Lys—D-Ala。(c) 肽桥:连接D-Ala与L-Lys,不同细菌的肽桥组成不同。②磷壁酸:壁磷壁酸:与肽聚糖共价结合。膜磷壁酸:由甘油磷酸链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共价结合。

2)革兰氏阴性(G-):由肽聚糖、脂多糖及蛋白构成 ①肽聚糖: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为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P)。无肽桥,m-DAP与D-Ala直接连接。②脂多糖(LPS):外层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

3)对比:G:相对的简单,肽聚糖含量高,交联程度高,有磷酸及磷壁酸。

G-:相对复杂,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低,无磷酸含脂。

4)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初染、媒染使细胞膜和原生质染上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G+: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高,用乙醇脱色会使网孔收缩,结晶紫留在细胞壁内故呈现紫色。G-:肽聚糖含量低,网孔收缩不明显,类脂含量大,乙醇会溶出缝隙,复合物流出细胞壁,番红复染,则呈现红色。 2.细胞膜的组成

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结构:磷脂双分子层镶嵌各种蛋白。

3.芽孢的定义、结构组成、抗热机理

芽孢:部分细菌在不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抗逆性的内生孢子

结构组成:1)孢外壁:成分为脂蛋;2)芽孢衣:疏水性角蛋白构成。多价阳离子和水不易通过;3)皮层:含大量的肽聚糖及DPA-Ca(吡啶二羧酸钙盐);4)核心,细胞遗传物质。

抗热机理:芽孢衣含有大量疏水性角蛋白而对多价阳离子、水分的渗透性较差,由于皮层的离子强度高,即渗透压高,可以夺取核心部分的水分,从而使皮层充分膨胀,而核心呈失水状态。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对核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产生极高的耐热性。 4.菌胶团的定义

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相互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的细菌集团。 5.菌落的定义、菌落特征与附属结构间的关系、菌落的影响因素

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经过生长繁殖,由于条件有限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一定形态构造的细胞集团。由单菌株形成的。

菌落特征与附属结构间的关系:1)无鞭毛:较小、较厚、边缘极其圆整。2)有鞭毛:大而扁平、形状不规则、边缘多缺刻。3)有荚膜:光滑、蛋清状、形状较大。4)产芽孢:不透明、干燥感等。

菌落的影响因素:

6.细菌的表面电荷形成原因、表面电荷与染色的关系

形成原因:在一般的培养、染色、血清试验等过程中,细菌多处于pH>6的状态,高于细菌的等电点,所以细菌表面总是带负电荷。另外,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磷壁酸更加导致细菌表面带负电荷。

表面电荷与染色的关系:细菌表面等电点偏低,在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带有负电荷,所以碱性的染料极易吸附其上,从而使菌体与背景形成一定的色差。革兰氏阳性菌染色较革兰氏阴性菌容易。 7.放线菌的形态

放线菌多为丝状,称为菌丝。菌丝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及孢子丝。 8.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1)放线菌主要利用无性孢子(分生孢子为主)形式进行繁殖。2)有少部分直接以断裂的基内菌丝进行繁殖。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9.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

1)全动性营养:吞食其他生物和有机颗粒作为营养。

2)植物性营养:有色素的原生动物如绿眼虫,衣滴虫和植物一样,在有阳光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

3)腐生性营养:借助细胞表面的原生膜吸收环境中和寄主中可溶性的有机物为营养。 10.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的演替规律

原生动物:1)鞭毛纲:鞭毛虫喜欢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生活,可作为污水处理的指示生物。2)肉足纲:变形虫喜欢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3)纤毛纲:游泳型纤毛虫(喇叭虫等):喜欢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数在寡污带生活;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出现。固着型纤毛虫(钟虫):喜欢在寡污带生活;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是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原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称为后生动物。 11.胞囊的定义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条件变差,如水干枯、水温和pH过高或是过低,溶解氧不足,缺乏食物或是排泄物积累过多,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超过它的适应能力等原因,都可使原生动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cyst)。

定义:胞囊是原生动物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

作用:在用原生动物作为水体处理的指示生物时,一旦出现胞囊则说明污水处理不正常。 12.轮虫、线虫及水蚤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轮虫:是水体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较好的指示物。 线虫:兼性厌氧微生物的一种,污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水蚤的体内含有血红素,血红素溶于血浆,含量随着环境中溶解氧量的高低而变化。水体中溶解氧低时,血红素含量高,颜色变深;若是溶解氧高时,血红素含量低,即颜色浅。可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若是水蚤颜色浅则说明水体污染程度低 13.酵母:1)细胞壁、细胞膜组成 2)繁殖方式

细胞壁:(外层)甘露聚糖(Manman):多个甘露糖分子通过α-1、6糖苷键,形成主链,以α-1、2,α-1、3糖苷键形成支链。(内层)葡聚糖(Glucan): 葡萄糖以β-1、6糖苷键形成主链,β-1、3糖苷键形成支链。主要维持细胞壁强度的成分。中间有蛋白质分子及少量脂类和几丁质。

细胞膜:由上下两层磷脂分子以及镶嵌在其间的甾醇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①芽殖(budding)② 裂殖(fission)③ 产生掷孢子。2)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14.霉菌:1)定义 2)孢子的种类

霉菌(Mould):菌丝体发达而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主要分解者。

孢子种类:1)无性繁殖:节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及孢囊孢子等。2)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及担孢子等。

第三章 病毒

15.病毒的分类

按专性宿主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藻类病毒、真菌病毒。

按核酸分类:DNA病毒、RNA病毒。 16.病毒的结构组成

化学组成:主要由蛋白和核酸两种成分组成,少数病毒含脂类和多糖。

结构:由衣壳和核心两部分构成,有的具包膜。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包裹核酸成分构成病毒粒子,其中蛋白称为衣壳粒。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 17.病毒的物质组成

蛋白质衣壳、核酸内芯、被膜(囊膜) 18.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严格经过吸附、侵入、增殖(复制)、成熟(聚集)、释放等步骤进行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吸附:首先寻找其敏感宿主细胞,然后吸附其上(随机的)。静电吸附、特异性吸附。 侵入:尾鞘上的6根刺突接注细胞壁,通过尾鞘收缩(原长一半),尾髓穿过脂多糖、脂蛋白层,到达肽聚糖层,尾部带溶菌酶,可以帮助噬菌体把肽聚糖溶成一个洞,头部蛋白收缩,尾鞘进一步收缩,核酸注入细胞壁内。

增殖(复制):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酶系统和合成机构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聚集:合成的细丝状核酸经过切割、螺旋、DNA分子缩合,衣壳蛋白组装时包裹DNA形成头部和尾部、基板、颈环等其他部位组装完成,形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

裂解: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利用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裂解,噬菌体粒子被释放,进而重新感染新的宿主细胞。

19.温和型噬菌体的定义、与烈性噬菌体的异同点;

定义: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或称溶源噬菌体。

异同点:(自己总结) 20.噬菌斑的定义

培养基表面的宿主细菌菌落被裂解形成的空斑

第四章 微生物生理

21.微生物的六大营养物质

微生物的营养物主要包括水、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及能源等。 22.生长因子的定义及物质分类

微生物的正常代谢不可缺少且不可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如微量的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等

2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能源:日光;碳源:二氧化碳;

光能异养型:能源:日光;供氢体:小分子有机物;碳源:不以二氧化碳为唯一或主要碳源,主要需小分子有机碳源。

化能自养型:能源:化学无机物;碳源:二氧化碳或碳酸盐;

化能异养型:能源:有机物;碳源:有机物;供氢体:有机物;大多数的微生物都属于此类型 24.C/N的定义及含义

C/N: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表征培养基中的营养状况。 碳氮磷比,指环境中三种元素的摩尔比,表征营养均衡与否。 25.培养基的定义、分类

定义: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基质。

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来区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复合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的外观状态分类: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功能和用途分类:一般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 26.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的定义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设计的培养基,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加入某些特殊的营养物,如血、血清、动、植物组织液或其他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27.酶的定义

酶是生物体内合成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并能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因的生物催化剂。 28.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酶的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29.生物氧化的功能

功能:产能(ATP)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代谢产物 30.生物氧化的类型:发酵的定义、3种类型的异同点

根据递氢的途径及受氢体的不同,可以将生物氧化分为呼吸、无氧呼吸及发酵。

呼吸(好氧呼吸):底物脱氢后,经完整的呼吸链递氢,最终由分子氧接受氢并产生水和释放能量(ATP)

无氧呼吸: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经部分呼吸链传递氢,最终由氧化态无机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微生物总复习汇总在线全文阅读。

微生物总复习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993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增值税纳税申报实例
下一篇:岩相复习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