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厂商资料
化学品中文名称: 液化天然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 Liquefied Natural Gas CAS No:74-82-8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4 企业名称: 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甲烷95.3802%、乙烷3.0579%、丙烷0.4337% CAS No:74-8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1类(UN类别)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精细动作障碍等;
当空气中甲烷浓度更高时,可能使人出现窒息、昏迷等。
环境危害: 无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高热能时引起燃烧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术,并就医治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高热能时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立即切断电源。若不能立即切断电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如果可能应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采用雾状水、泡沫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降温,抽排(室内)
或强力通风(室外)。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污染区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护服。如有可能,应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00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氯化钡比浊法。
工程控制: 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可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可佩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可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区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时续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甲烷、乙烷、丙烷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pH:6-8
熔点(℃):-182.5 沸点(℃): -162 相对密度(水=1): 0.4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5548
饱和蒸气压(kPa): 53.32 燃烧热(kJ/mol): 890.31 临界温度(℃): -82.3 临界压力(MPa): 4.59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88 引燃温度(℃):538 爆炸上限%(V/V): 15 爆炸下限%(V/V): 5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氟、氯。 避免接触的条件:密闭储存 聚合危害:无
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水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危化品一书一签-液化天然气LNG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