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 东 学 院 教 案 纸
课程:高等代数 第4.4.1页 §4 因式分解定理
教学目的 通过2学时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不可约多项式的概念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意义,基本本掌握唯一分解定理及其初步应用.
教学内容
本节讨论一元多项式理论中的核心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即唯一因式分解定理.此时,也将在理论上回答中学数学中在概念上含糊不清的“什么叫因式分解?”及其存在性等问题.
4.1 不可约多项式的概念
设f(x)?F[x],0?c?F,则c|f(x),cf(x)|f(x),即c,cf(x)是f(x)的因式,我们称它们为f(x)的平凡因式.
显然,数域F上的任意一个零次多项式只有平凡因式.但F上的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可能只有平凡因式;也可能还有其它因式.因此,我们引入
定义1 设p(x)?F[x],degp?1.若p(x)在F[x]中只有平凡因式,则称p(x)是F上的一个不可约多项式;否则,则称p(x)是F上的一个可约多项式.
注 对定义1再作如下说明:
1)若f(x)是F上的零多项式或零次多项式,则不说f(x)可约,也不说f(x)不可约. 2)f(x)?F[x]有非平凡因式g(x),当且仅当f(x)=g(x)h(x),其中0 3)设f(x)?F[x],degf>0.若f(x)在F上的任一个分解式f(x)=g(x)h(x),都有g(x)或h(x)是零次因式,则f(x)在F上不可约. 显然,F上的一次多项式都是F上的不可约多项式. 若p(x)是F上的不可约多项式,0?c?F,则f(x)=cp(x)也是F上的不可约多项式.事 1实上,若f(x)=g(x)h(x),0 c辽 东 学 院 教 案 纸 课程:高等代数 第4.4.2页 p(x)可约,矛盾.所以cp(x)也不可约. 与整除性不同,多项式的可约性与数域有关.例如,f(x)?x2?2 ?Q[x],在Q上不可约(其证明详见本节的例1);但在R上可约,因为x2?2?(x?2)(x?2).又如,x2?1?Q[x],在Q上,在R上都不可约;但在C上x2?1?(x?i)(x?i),即在C上可约. 不可约多项式有下述重要性质. 定理4.4.1 设p(x)是F上的不可约多项式. 1)设f(x)?F[x],则p(x)|f(x),或(p(x),f(x))=1. 2)设f(x),g(x)?F[x].若p(x)|f(x)g(x),则p(x)|f(x)或p(x)|g(x). 证 先证1) 设d(x)=(p(x),f(x)),则d(x)|p(x).由于p(x)不可约,所以有 d(x)=1,或d(x)=cp(x),0?c?F.因此,易见1)式成立. 再证2) 若p(x) f(x),则由1)知道(p(x),f(x))=1.又p(x)|f(x)g(x).因此,由推论4.3.2得到p(x)|g(x),2)正确. ? 定理4.4.1中的两命题的逆命题都成立,它们是节末习题的第2、3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现在,我们来阐述 4.2 唯一分解定理 定理4.4.2 设f(x)?F[x],degf ?1,则 f(x)?p1(x)p2(x)?pt(x), (1) 其中p1(x),p2(x),?,pt(x)是F上的不可约多项式;并且f(x)的分解式(1)是唯一的,即若有 F上的不可约多项式q1(x),q2(x),?qs(x),使得 辽 东 学 院 教 案 纸 课程:高等代数 第4.4.3页 f(x)?q1(x)q2(x)?qs(x), (2) 则t=s,且适当调换因式顺序,有 pi(x)?ciqi(x),0?ci?F,i?1,2,?,t. 证 设degf=n.先对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的存在性. 若n=1,则(1)显然成立.假设对于次数小于n的任意多项式,分解式(1)存在,那么对于n次多项式f(x),若f(x)不可约,则分解式(1)当然存在;若f(x)可约,则有 f(x)?f1(x)f2(x), 其中1?degfi?n,i=1,2.于是,由归纳假设,f1(x),f2(x)可分别表示为数域F上的有限个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因而f(x)也有如(1)所示的分解式.因此,因式分解的存在性成立. 再证(1)的唯一性.又设(2)是f(x)的任一个分解式,则 f(x)?p1(x)p2(x)?pt(x)?q1(x)q2(x)?qs(x). (3) 当t=1时,则f(x)是F上的不约多项式.因此,由定义1知道t=s=1,且f(x)?p1(x)?q1(x),唯一性成立. 假设唯一性对于分解式中不可约因式的个数为t-1≥1的情形成立,那么对于不可约因式的个数为t的情形,由(3)与定理4.4.1,有p1(x)|qj(x),因而适当调换因式顺序,可不妨设p1(x)|q1(x).由于q1(x)也是不可约的,则有 p1(x)?c1q1(x),0?c1?F. 因此, c1q1(x)p2(x)?pt(x)?q1(x)q2(x)?qs(x). 现在,由消去律得到 辽 东 学 院 教 案 纸 课程:高等代数 第4.4.4页 ?1p2(x)?pt(x)?c1q2(x)?qs(x). (4) 于是,由归纳假设及(4)式,有t-1=s-1,从而有t=s;且适当调换因式顺序,有 pi(x)?ciqi(x),0?ci?F, i=2,?,t. 因此,分解式(1)的唯一性得证. ? 在(1)中,将每个不可约因式的首项系数提出,使其首项系数为1,并合并相同的不可约因式,则得 推论4.4.1 数域F上每个次数≥1的多项式f(x)都可以分解为 nkn1n2f(x)?ap1(x)p2(x)?pk(x), (5) 其中p1(x),p2(x),?,pt(x)是F上的两两互异的首项系数为1的不可约多项式. ? (5)式叫做f(x)的标准分解式.多项式的标准分解式在解答多项式理论问题时较为简便,颇有价值.例如,易证 推论4.4.2 设f(x)?F[x]的标准分解式如(5)所示,则g(x)?F[x]是f(x)的因式,当且仅当 mkm1m2g(x)?bp1(x)p2(x)?pk(x), 这里b?F是g(x)的首项系数,0?mi?ni,i?1,2,?,k. ? 在应用中,有时为了方便需要,在(5)式中也插入若干个不可约多项式的零次幂.例如, 推论4.4.3 设f(x),g(x)?F[x]的次数皆大于零,且分解为 nkn1n2 f(x)?ap1(x)p2(x)?pk(x), mkm1m2g(x)?bp1(x)p2(x)?pk(x), 辽 东 学 院 教 案 纸 课程:高等代数 第4.4.5页 其中p1(x),p2(x),?,pt(x)是F上的首项系数为1的不可约多项式,ni,mi?N,i?1,2,?,k,则 tkt1t2(f(x),g(x))?p1(x)p2(x)?pk(x), sks1s2[f(x),g(x)]?p1(x)p2(x)?pk(x), 这里ti?min{ni,mi},si?max{ni,mi},i?1,2,?,k. ? 必须指出,实践中要把F上的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往往较为困难.因此,实际求(f(x),g(x))与[f(x),g(x)]仍采用§3的阐述,推论4.4.3的价值在于理论方面. 下面, 我们来看定理4.4.2应用的一个例子. 例1 证明f(x)?x2?2在有理数域Q上不可约. 证 在Q上,设 f(x)?x2?2?(x?a)(x?b), a,b?Q. 这也是f(x)在R上的标准分解式.但是,在R上f(x)分解为 f(x)?x2?2?(x?2)(x?2). 于是,由唯一性有x?a?(x?2)或x?a?(x?2).从而有a?2或a??2,与 a?Q矛盾,所以x2?2在Q上不可约. ? 现在,我们不难对中学所学习的因式分解的概念给予明确的回答.所谓“因式分解”,系把一个多项式表示为有限个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或判别它是不可约多项式.由于具体完成以上工作在一般情况下较为困难,因而导致了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分析解难. 注意到(5)的构成,我们来阐述 4.3 重因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4 因式分解定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