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v,某时刻两颗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间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若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Rgr22
B.卫星2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1
C.卫星1由位置A第一次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
?r3Rrg
D.卫星l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它所受的万有引力
做功为零
19.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4:1,原线圈ab间加交变电压
u= 2202sin100?t( V),灯炮L标有“36 V.18 W”。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处在某位置时,理想电流表示数为0. 25 A,灯泡L刚好正常发光,则( )
A.滑动变阻器R的耗电功率为18 W B.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9 ?
C.流过灯泡L的交变电流频率为25 Hz
D.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灯泡L的亮度变暗
20.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虚线1和2为等势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
切于等势线1的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粒子仍在图示区 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a所受的电场力较小,b所受的电场力较大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C.a 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均减小
21.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与电阻R相连接,其上垂直于导
轨 放置质量一定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磁
感应强 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现对金属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金属棒从位置a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并依次通过位置b和c,从a到b与从b到c所用的时间相等。则在金属棒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从下到上
B.金属棒通过b、c两位置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之比
为l:2
C.金属棒通过b、c两位置时,外力F的大小之比为l:2
D.在金属棒从a到b与从b到c的两个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之比为1:3
22.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且放置在水平面上,
所 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6题。其中23—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共120分】
23.(12分)
(1)(4分)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橡皮绳代替弹
簧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在橡皮绳下端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1N),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的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减i;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i?数据见下表:
x加i?x减i2。x加、x减和xi
①橡皮绳的x加 x减(选填“大小”、“等于”、“小于”);
②在如上右图所示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钩码对橡皮绳的拉力F与橡皮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i的关系图象。
(2)(8分)电压表○V1的量程为2 V,内阻约为2 k。现要较准确测量
其内阻Rv,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量程0.6 A,内阻约0.1 ? 电流表○
电压表○V2,量程S v,内阻约为5 k? 定值电阻R1,阻值30 ? 定值电阻R1,阻值3 k?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 ?,额定电流1.5 A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约
0.5 ?
电键S-个,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设计了如右上图所示的电路,拟测出电压表○V1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再计算出○
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
是 ;
②请你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在右侧的虚线框中设计—个可行的实验电
路,并标
出所选器材的相应字母代号;
③根据第②问设计的电路图,写出电压表○V1内阻RV的表达式:
RV= 。
24.(15分)如图所示,半径R=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
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 37°,另一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C点右侧的水平路面上紧挨C点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M =l kg,上表面与C点等高。质量m=l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1.2 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0.2,木板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 05。sin37°=0.6,cos37°=0.8,取g=10 m/s2。试求:
(1)物块经过轨道上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设木板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跟滑动摩擦力相等,则木板至少多长才能使物块不从
木板上滑下?
25.(18分)如图所示为某种质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静电分析器
中与圆心O1等距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沿径向指向圆心O1;磁分析器中在以O2为圆心、圆心角为90°的扇形区域内,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静电分析器的右边界平行。由离子源发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初速度为零,重力不计),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从M点沿垂直于该点的场强方向进入静电分析器,在静电分析器中,离子沿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迹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从N点射出静电分析器。而后离子由P点沿着既垂直于磁分析器的左边界,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人磁分析器中,最后离子沿垂直于磁分析器下边界的方向从Q点射出,并进入收集器。测量出Q点与圆心O2的距离为d。
(1)试求静电分析器中离子运动轨迹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试求磁分析器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3)如果离子的质量为0.9 m,电荷量仍为q,其它条件不变,那么,这个离子射出电
场和射出磁场的位置是否变化。通过分析和必要的数学推导,请你说明。
26.(18分)I.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一) Word版含答案 - 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