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音韵部分问题解答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音韵部分问题解答

第十五章 汉语音韵知识

1. 什么是音韵学?

答:“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学问。

2. 什么是音类?什么是音值?

答:音类,指分析出的语音单位。音值,是语音单位的实际读音。“音类”和“音值”是古音的研究成果的两个层次。十九世纪以前的传统音韵学都用汉字作为语音的代表符号,二十世纪的现代音韵学增加了国际音标作为语音代表符号。用汉字作为语音的代表符号,主要功能是区别音类;用国际音标作为记音工具,既能区别音类,也能表示音值。

3. 用汉字表示音类的方法有几种?

答:用汉字表示音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位,另一种是把具有某种共同成分的汉字算作一个类别、并给这个类别起一个名称。

4. 韵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答:韵的构成条件是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

5. 韵的名称叫什么?

答:韵的名称叫“韵目”。

6. 什么是上古音?上古音又分为几个阶段?

答:上古音是指上古汉语时期(从西周初年到汉末)的汉语语音。历时一千二百多年。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春秋以前;2、春秋战国时期;3、两汉时期。

7. 什么是“雅言”?

答:“雅言”本来指上古时期的共同语。“雅”是“夏”的意思,即中原一带地区的语言,后来引申为高雅的意思。

8. 春秋以前和战国时期的韵母是怎么归纳出来的?

答:春秋以前汉语韵母的大类,可以从《诗经》的押韵字归纳出来,有29个韵部。战国时期的韵母大类可以从《楚辞》和诸子的韵语里归纳出来,当时有30个韵部。从谐声字

和假借字等材料可以分析周秦时期声母的大概情形。

9. 上古音的代表性音系是什么?

答:上古音的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10. 什么是中古音?中古音分为几个时期?

答:中古音是指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中古汉语语音可以分前后两期。南北朝的汉语是中古前期,唐五代的汉语是中古后期。中古汉语的语音材料比以前增加了。

11. 汉语音韵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汉语音韵学是汉末产生的。标志是发明了反切。

12. 中古汉语的代表性音系是什么?

答:中古汉语的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13. 什么是近代音?

答:近代汉语是指宋元明清时期的汉语语音。

14.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答: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声母里的全浊声母变成了清声母;韵母简化,中古时期以\\[-p\\]、\\[-t\\]、\\[-k\\]为韵尾的入声韵母都变成元音韵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韵尾\\[-m\\]变成了\\[-n\\]。中古的平声分化成阴平和阳平,入声调逐渐消失,明朝

时入声字分别派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15. 近代汉语语音的代表性音系是什么?

答:近代汉语语音的代表性音系是元朝的《中原音韵》音系。

第十六章 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1. 什么是韵书?

答:韵书是以分韵和注音为主要功能的工具书。这种工具书按照音节的内部成分(声调、韵腹和韵尾、介音、声母)给汉字层层分类,并且用反切给汉字注音。通过分析韵书的内部分类和反切用字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一部韵书的语音系统包括多少个声调、多少个韵、多少个声母、一韵内包含几个韵母、哪些字是同音字。不同时代产生的韵书在编纂体例上有所不同,表现音系的细致程度也有不同。

2. 中古和近代代表性的韵书是什么,采取什么体例?

答:中古时代的韵书以《广韵》为代表,它的体例可称作“三级分类法”。第一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分出的单位是“卷”。它的声调系统是平、上、去、入四声,按道理应该分四卷,但实际上分了五卷,原因是平声字多,因而分了上平、下平两卷,共有五卷。从声调类别而言,还是四类。?第二层分类以韵腹和韵尾为标准。一卷之内,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就是“韵”,每个韵有一个名称,就是韵目。如平声东韵、冬韵、锺韵、江韵等。《广韵》全书有平声57韵,上声54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共计206韵。把“韵腹+韵尾”看作一个单位,是传统音韵学一直沿用的分析方法,这个单位可以叫做“韵基”。?第三层分类是同音字组,一韵之内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划为一组,这样的同音字组通称“小韵”。小韵与小韵之间用圆圈隔开。每一小韵的第一个字后边有一个反切,是本小韵所有字的注音。每个字的下边都有字义的解释,因此韵书还可以起到字典的作用。?这样的韵书直接提供的语音信息有三层:声调、韵、小韵。它的欠缺是没有明确显示出介音和声母的类别。完整的韵母由介音、韵腹、韵尾三部分构成,若要完全把韵母区别开,还应该把一韵之内的字再分更小的类,即把介音不同的字分为不同的类。以介音、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为条件分出的小类叫做“韵类”。此外,一个声母的字还可能因为某种细小的差别而分为两个“声类”。韵类和声类的信息都包含在小韵的对立中,需要通过分析反切而间接地获得。

近代的韵书可以明代《韵略易通》为代表。体例上采用的是“四级分类法”,分类更加细致,条理更加明晰。《韵略易通》把韵基、声母、韵类、声调这几种音类成分都分别得很清晰。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韵略易通》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全书共分二十韵部,分别以“东洪”“江阳”“真文”“山寒”等作韵目。第二层分类以声母为标准。该书音系有二十个声母,用一首“早梅诗”二十字作字母,这首诗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各韵部里同一声母的字类聚在一起,都按照这个次序排列。第三层分类以介音为标准。每个声母下边所统的字,如果分别具有不同的介音,就分为不同的组。这种声母韵母都相同而包含不同声调的字群,音韵学上没有专用的名称。第四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这一层就分到了小韵。本书的声调系统表面上是“平上去入”四声,但是平声里边隐含着阴阳的区别,阴平与阳平字之间有一个小圆圈隔开,实际上有五个声调。

3. 什么是韵部?什么是韵目??

答:韵部是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大类。韵目是韵部的名称。

4. 什么是反切?反切的原理和前提是什么?

答: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的注音方法。反切的原理是: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它的前提是: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相同。

5. 被切字的零声母是怎样表示的?

答: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字,但是介音不一定跟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还要凭切下字来决定。

6. 什么是反切系联法?其基本方法和基本功效是什么?

通过分别“系联”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来把声母和韵类都彻底区别清楚,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反切系联法”。这一分析是系联反切上字可以得到声类,系联反切下字可以得到韵类。?系联法的基础是反切的基本原理和古书里反切用字的任意性。根据反切的原理可知,切上字和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所谓反切用字的任意性,是说古人制作反切时用字没有固定限制,一个声母使用几个或十几个反切上字,一个韵类使用几个或十几个反切下字。考察一部书里全部反切上下字的“同用”“互用”“递用”关系,识别出一个音系内部所有的声类、韵类,就是系联法的基本功效。?

7. 什么是等韵图?

答:等韵图,简称韵图,是用汉字编排的声韵调配合表。

8. 什么是开合、四等、四呼?

答:“开”“合”“四等” 等名称是韵图给韵类规定的范畴。“开”与“合”以介音韵腹里有没有/u/(或半元音/w/)这种音来区分。介音或韵腹里有/u/(/w/),就是合口;反之就是开口。据现代音韵学家研究,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介音系统分?(无介音)、i、u、iu四类,其中的u就是合口的标志,有u、iu的韵母,属于合口韵类,其余的就属于开口韵类。

四等也是兼用于韵头和韵腹的概念。唐宋时的人把所有的韵母分成了一、二、三、四这样四个“等”,据现代音韵学家研究,四等的区别既在于韵腹,也在于韵头。

四呼是近代等韵图给韵类定性的名称具体名称是“开、齐、合、撮”。

9. 什么是韵系?

答:韵系是指韵图表示的韵的系统。韵图里把韵母相同的几个韵都放在同一张图上,在四等的位置上对应的韵类都有相同的韵母。

10. 什么是转?什么是韵摄??

答:转和韵摄是以韵尾和韵腹为条件归的韵类。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几个韵系被归为更大的单位,这样的单位在最早的韵图里叫做“转”,在稍晚一点的韵图里叫做“摄”。

11. 五音、七音、九音是怎样划分的?

答:“五音”是按发音部位分出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个大类。五音之外还有两个小类,分别叫做半舌音、半齿音,这就是“七音”。唇音、舌音、齿音每类还分为

两个小类,唇音分重唇音和轻唇音,舌音分舌头音和舌上音,齿音分齿头音和正齿音,一共就有十类,但是有人又把半舌音和半齿音合并为一类,这就是“九音”。

12. 什么是清浊??

答:“清”“浊”这两个术语是古人给不同声母发音方法的名目。主要有和从它衍生出的“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做清音,声带振动的辅音叫做浊音。

13. 什么是字母?

答:古人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声母的代表字叫“字母”。

14. 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是什么?

答: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是宋代的三十六字母字母系统。

第十七章 《切韵》音系?

1.《切韵》是怎样写出来的?

答:《切韵》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切韵》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2.《切韵》系韵书主要有哪些?

答:《切韵》系韵书主要有王仁昫(或作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和李舟的《切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再度重修后,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通称《广韵》。因而音系不变。??

3.《广韵》韵目的特点是什么?

答:《广韵》韵目的特点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字很多,合在一卷篇幅太大,跟其他各卷不平衡,所以分成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五卷总共206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三个韵组成一个“韵部”;收塞音韵尾的入声韵配合收相同部位鼻音的阳声韵部组成一个“韵系”。没有入声韵相配的一个阴声韵部也叫一个韵系。这种分组,叫做“四声相承”。“四声相承”是汉语语音系统性的一种表现,同一韵系的各韵在变化中总有共性。有些韵系不是在每个声调都有字,所以“四声相承”有空缺,不是处处都整齐。

4.《切韵》音系的性质是什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音韵部分问题解答在线全文阅读。

音韵部分问题解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62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