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
一、是非判断题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A ) 2.人生观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B ) 3.人生观决定了人生环境和职业选择。( 错 )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对荣和辱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A )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有力反击。( A ) 6.理想的内容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 A )
7.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总和。A
8.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B ) 9.理想与信仰都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B ) 10.幸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 A )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荣辱观形成的内在途径是( )
A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 B社会道德舆论的正确引导 C建立合理的社会奖惩机制 D加强自身修养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见义勇为 C爱国主义 D善辨是非 3.( )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A邓小平 B温家宝 C江泽民 D胡锦涛
4.(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小康社会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科学发展观
5.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要求大学生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是( )
A“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B“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D“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 D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
8.从理想的内容上看,最根本最重要的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理想是(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社会政治理想 D生活理想
9. 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这是(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生活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10.个人理想、志趣的出发点应该是 ( )
A符合祖国的需要和发展 B符合家长的愿望 C符合个人的愿望 D符合亲朋好友的愿望
11.在人生理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 ) A生活理想 B道德理想 C 职业理想 D社会理想
1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13.把理想转换成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
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B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C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14.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准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15.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16.信念一旦形成,( ) 改变
A不可 B容易 C难以 D不必
17.信仰是信念的( )表现形式。
A最低 B最高 C主要 D 基本
18.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2
19.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20.(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A民族精神 B时代精神 C中国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
21.(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A民族精神 B爱国主义 C团结互助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2.“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所以,爱祖国的 ( )是我们生存的根基。 A灿烂文化 B人民 C大好河山 D骨肉同胞
23. ( ) 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A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B发扬民族精神 C拥有爱国情感 D爱自己的国家
24.说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是 ( )
A周恩来 B鲁迅 C邓小平 D毛泽东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爱国名言是 ( )提出的。 A顾炎武 B孔子 C范仲淹 D 欧阳修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爱国名言是( )提出的。 A顾炎武 B孔子 C 范仲淹 D欧阳修 27.( )在新中国成立后,抛弃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历经艰险,回归祖国的怀抱,并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
A钱三强 B钱学森 C 陈嘉庚 D邓稼先 28.( )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 2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0.( )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1.( )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2.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 )
3
的精神。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3.( )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A爱国主义 B 民族精神 C 经济全球化 D与时俱进
34.世界观是( )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35.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D人生观包含世界观
36.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人生价值 B人生信仰 C人生态度 D 人生目的
37.人生目的是( ) A追求生命的意义
B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
C人每天为某项具体目的从事某项具体活动 D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38.人生目的是指人(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 B为什么工作 C为什么活着 D 为什么努力
39.下列你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人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D个人从社会当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40.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 A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B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C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 D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41.道德提倡( )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应当怎样
42.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调整( )
A政治关系 B利益关系 C思想关系 D社会关系
43.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 ) A某种外在的压力 B社会舆论的压力
C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4
44.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人的( )
A性格特征 B认识能力 C社会实践 D学校教育
45.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 A社会主义道德 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 C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
46.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为他人服务 C为什么人服务 D为社会献身
47.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共产主义风格 B利他主义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48.社会主义道德以( )为重点。
A团结友善 B诚实守信 C勤奋自强 D敬业奉献
49.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 )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规范 D道德概念
50.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其中,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人们对荣和辱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B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反映 C是社会风尚形成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基石 D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2.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 )之间的关系。 A个人 B集体 C民族 D 国家
3.理想的特征是( ) A现实可能性 B政治性 D实践性 E差异性和超越性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 ) A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 B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C理想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特殊放映,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扬弃的反映
D理想可以转换为现实
5.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是 (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思想道德修养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