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考试模拟训练一(12.25)
某游客l月到左图所示海岛旅游,并在海岛上M处拍摄了右图所示的太阳照片。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
1. 照片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 5:30 B. 16:20 C. 17:40 D. 21:20
2.该岛的两条河流
A. 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 B.①河流量小于②河
C.②河河口处更适合建港口 D.干流长度都约为300千米 3.根据该岛的自然条件,适合在该岛发展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畜牧业 D.地中海农业 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下图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福州城区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 C. 地形 D.人类活动 5.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发生弯曲的原因
A.地处内陆 B. 纬度低 C.地势高 D.降水多 6. 11月10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是
A.武汉 B.南宁 C.海口 D.台北 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项,首要目的是
A. 增加室内外温差 B. 减少病虫害 C. 减少水分蒸发 D. 减少能量损耗
8. “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 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1
C. 提高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 D. 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9. 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季、夏季 B. 夏季、秋季 C. 春季、冬季 D. 秋季、冬季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厩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玻堆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 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为
A. 水位低流速慢泥沙堆积 B. 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C. 地转偏向力导致泥沙堆积 D. 受惯性影响泥沙堆积 11. 沙波移动方向为
A. 维持原地 B. 往复摆动 C. 向上游移动 D. 向下游移动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降水量800一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 - 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迁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纯天然条件下,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最可能是( )
A.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3.图示区域( )
A.①、④两地的相对高度为l~3m B.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③地可开发一个瀑布观景设施 D.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指示灯 14.此时图示地区( )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三叶草种植区需注意排水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15-17题。
2
15.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 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 D.河湖众多 16.“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 D.防御冬季的风沙
17.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A. 11-12月 B.7-8月 C.4-5月 D.1-2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上图所示区域
A.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小于乙地
B.乙地近海洋流属于气旋型大洋环流的一部分 C.图中河流水量在中下游有减少的趋势 D.图中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小,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 19.在图示区域的东南沿海,每年某季,当温暖的海水被迫向东远离海岸时,季节性的寒流(如图中虚线所示)将携带大批鱼群随寒冷的海流北上,形成年度鱼的盛宴。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现象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B.鱼群的形成过程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原理一致 C.此时该地沿海地区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D.寒冷的海流含氧量和营养物质丰富,鱼类众多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黑河上游的天老池小流域海拔在2600-4440米,其植被类型主要为云杉、灌丛、草甸,其覆盖率为65%。植被对降雨的截留是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的拦截使降雨无法参与径流形成和地面以下各种水分的运动过程。下图为天老池流域植物体的截留量和截留率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影响天老池流域中灌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降水 C. 气温 D. 水热条件 21. 推断图示天老池流域范围内的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A. 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 B. 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
C. 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 D. 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22. 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物量和降雨量 B. 地势和生物量 C. 太阳辐射和地势 D. 流域面积和降水量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泾水多泥沙,含丰富有机质。郑国渠是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西起泾水谷口,东到洛水,共三百余里,途中经过数条由北向南汇入渭河的河流。渠道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虽有零星陆地,但土壤盐碱化严重,难以种植。
3
郑国渠建成后形成了大片农田。西汉时开凿的六辅渠(开六条小渠以辅助郑国渠)与郑国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项土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示意郑国渠和六辅渠的位臵和分布。 (1)分析郑国渠修建之前图中阴影区域多湖泊沼泽和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原因。(6分)
(2)指出郑国渠建成之初的主要作用,并说出判断依据。(5分)
(3)分别分析郑国渠和六辅渠在工程设计上的优点。(5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沿岸海域。鲜明太鱼晾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
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和明太鱼晾硒景观。
(1)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说明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气候条件。(4分)
(2)与韩国相比,分析延边明太鱼加工业规模大的原因。(4分)
(3)简述发展明太鱼加工业对延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3分)
4
高三期末考试模拟天天练一(12.25)
1. C 2. B 3. C
1. 图乙是一幅日出或者日落的图片,结合左图,在M处东面有一山脊阻挡,不可能看到水上日出,西面是大海,没有阻挡,所以是日落景观,A错。左图经纬度表明该地位于南半球,冬半年日落西南方向,且此时昼长夜短,日落时间应在18:00之后,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比M地晚1小时40分,推测答案为C。 2. 根据经纬度,该岛地处南半球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因此该岛的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A错。①河流地处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河流流量较小;②河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①河流量小于②河,B正确。②河流量较大,河口处地形平坦,形成了河口三角洲,泥沙淤积严重,不适合修建港口码头,C错误。两条河流在图中大约有一个纬度差的经线长度,长度不会超过300千米,D错误。
3. 该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发展畜牧业为主,C正确。 4.D 5.C 6.A
4. 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由题意可知树叶变色主要是受气温的影响。福州城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说明城区温度比郊区温度高,这是由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D。
5.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较东部地区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应比东部同纬度地区提前,等物候线向南发生弯曲。因此C正确。
6. 南宁、海口、台北三城市均位于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11月28日附近及以南,说明其银杏叶要全部变色必须在11月28日及以后的时间。而武汉位于11月28日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以北地区,纬度更高,降温更快,同时间气温应比南宁、海口、台北三城市更低,银杏叶全部变色的时间应提前,在11月28日之前。因此11月10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最可能是武汉,A正确。 7. D 8. A 9. C
7. 夜间,没有太阳辐射,气温低,为了保持温室内的较高气温,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这是为了减少能量损耗。
8. 楼顶花园养鱼种花菜,相当于增加城市绿地、湿地面积,具有调节气温功能,可以夏隔酷暑,冬避严寒,使楼下住宅内的温差变小并舒适,故选A。
9. 当外界温度低于地温时,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开始使用,故选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 10. B 11. C
10. 根据材料,背水坡泥沙被侵蚀,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为迎水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B对。都在浅水区,水位低不是主要原因,A错。与地转偏向力、惯性影响无关,C、D错。
11. 结合图示分析,虚线是前期沙坡面,实线是后期沙坡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沙波移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为向上游移动,C对。A、B、D错。 12.B 13.A 14.C
12.读图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判断可知,图中②地位于为山脊阳坡,排水良好,最适合三叶草生长。故选B。 13.读图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可知,①处海拔在761m-762m之间,④处海拔在763m-764m之间,计算得出①、④两地的相对高度为l-3m;溪流发育在谷地,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判断可知溪流的大致位置,走向应为自东北流向西南;④地和电视塔之间有一个凸坡,阻挡视线,夜晚看不到电视塔顶指示灯;河流遇到陡崖才能形成瀑布,③地虽有河流发育,但没有陡崖,不适合开发瀑布观景设施。故答案选A。
14.由等潜水位线弯曲状况可知,此时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判断此时为河流枯水期。根据降水量800一1000mm,又位于非洲西北部,综合推断该区域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河流含沙量较小,三叶草种植区需注意感慨。夏季日落方位为西北,日落时塔影朝向为东南,与溪流方向不一致。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高三地理期末考前练(详细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