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触 网
检 修 工 艺
奎屯供电车间
1
目 录
前 言????????????????????..(3)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接触线和承力索???????????????(4) 吊弦吊索??????????????????(9) 软(硬)横跨????????????????(11) 锚段关节??????????????????(13) 中心锚结??????????????????(16) 线岔????????????????????(18) 电连接器??????????????????(23) 绝缘????????????????????(32) 分相及分段绝缘器??????????????(34) 定位装置及拉出值??????????????(40)
十一、 支撑装置??????????????????(43) 十二、 补偿装置??????????????????(45) 十三、 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48) 十四、 地线????????????????????(52) 十五、 隔离开关??????????????????(53) 十六、 避雷器???????????????????(56) 十七、 附加导线??????????????????(57) 十八、 跨线桥、天桥保安装置????????????(59) 十九、 接触网标志?????????????????(60) 二十、 限界门???????????????????(64) 附1、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65) 附2、接触网常用数据及图表????????????.(69) 附3、接触网设备规格性能表????????????.(72) 附4、接触网图例符号???????????????.(92) 附5、游标卡尺使用方法??????????????.(96) 附6、接触网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99)
2
前 言
本工艺按照《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工艺在编制过程中,从检修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明细的要求,通过标准的工艺流程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修,使修后设备质量达标。
本工艺包括接触网二十个项目:接触线和承力索,吊弦吊索,软(硬)横跨,锚段关节,中心锚结,线岔,电连接器,绝缘,分相及分段绝缘器,定位装置及拉出值,支撑装置,补偿装置,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地线,隔离开关,避雷器,附加导线,跨线桥、天桥保安装置,接触网标志,限界门,并附有相关的计算公式、图表。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由速度≤120Km/h提高到了速度≤250Km/h的接触网检修维护作业。
(2)将“下锚拉线”纳入了本工艺,并对“地线、避雷器、跨线桥、天桥保安装置、接触网标志”进行单列项目。
(3)对原工艺内的参数与《接触网检修规程实施细则》不一致的,进行了修订。 (4)对附录中采用的铁标标准进行了更新。 (5)重新将导线磨耗换算表纳入附录。 (6)在检调中应按标准值调整。
本工艺中未叙述各项检修作业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实际作业时,应按标准值进行检调,按部颁安全规程及路局有关安全的规定执行。
本工艺中所规定的各单项作业的定员人数均未考虑事故抢险。工具材料准备工作可根据现场实际所需备齐,并处于良好状态。
3
一、 接 触 线 和 承 力 索
(一)检 修 标 准
1. 接触线、承力索的张力应符合设计的规定,且同一线索的两侧坠砣数量相同。全补偿链型悬挂接触线跨中预留弛度:等高悬挂按相邻吊弦间接触线高度差10mm递增(减)进行调整(最低点在跨中)。
2. 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在运行中因线路的变化调整后,不得因承力索的偏斜过大,导致接触线吊弦线夹状态改变而打弓。
3. 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4. 运行中轨面基准高度发生变化时,导致接触线工作支高度相应发生变化,其高度变化率在满足安全运行高度的前提下,速度为120Km/h及以下不超过3?,困难情况下不超过5?;速度为120~160km/h区段不超过2?,困难情况下不超过4?;速度为200km/h区段不超过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速度为200~250km/h区段不超过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5. 接触线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时,160km/h及以下区段其偏角不大于6°,困难情况下不得超过12°;160km/h以上区段其偏角不大于4°,困难情况下不得超过6°。
6. 接触线平直,无上下弯,无异常磨耗。载流承力索在悬吊滑轮处需安装预型保护条,在钩头鞍子处需加装同材质的衬垫及压板。
7. 承力索无断股,悬吊滑轮无卡滞,该处无异常磨损。 8. 镀铝锌钢绞线承力索表面有防腐油。
(二) 准 备 工 作
1. 人员 :车梯作业不少于11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2. 工具:绝缘车梯(作业车)、绝缘吊绳、扭铁板、导线校正器、扭力扳手、工具包、油桶、油刷、测量工具、安全工具、防护工具等。
3.材料:吊弦、吊弦线夹、扎线、专用钢线卡子、夹环、电连接线夹、电连接线等。
(三)检 修 步 骤
1. 检查补偿装置状态(坠砣数量及有无卡滞)。
2. 检查承力索有无锈蚀、断股及悬吊滑轮处的磨耗情况。 3. 检查承力索的偏移程度。
4.检查接触线有无偏磨、线夹处有无偏斜打弓。 5.检查接触线定位点高度、跨中弛度及高度变化率。 6.测量定位点、跨中及异常点接触线磨耗值。
(四)处 理 方 法
1. 承力索如有锈蚀,应对其除锈并涂油。
2. 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其钢芯若断股或损伤,必须截断重新接续,
4
并用电连接沟通,或采用接续条接续;钢芯铝绞线承力索,损伤截面为导电部分截面的7%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5%,可采用同材质线绑扎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损伤截面大于导电部分截面7%,或强度损失大于5%时,应切断重新接续,并采用电连接沟通,或采用接续条接续。
3.镀铝锌钢绞线、铜、钢承力索19股中断1股,可用同材质线绑扎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断2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新接续或采用接续条接续;绞线有交叉、散股、硬弯、折叠应修复使用,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应截断重新接续,并采用电连接沟通,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有轻微散股受力后能复原的可不作处理。钢质承力索锈蚀处所应涂抹防腐油。
4.7股的镀铝锌钢绞线、镀锌钢绞线,断1股及以上截断重新接续或采用接续条接续。 5.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6.接触线磨耗及损伤的处理方法见下表:
平均磨原始 线型 A值 a值 处理措施 局部磨耗达到15% 耗达到15% 处理 措施 a值 处理措施 局部磨耗达到25% 平均磨耗达到25% 处理 措施 a值 处理措施 30% 局部磨耗达到平均磨耗达到30% 处理 措施 1.对该锚85 10.8 8.77 1.对该锚段调整测量100 110 120 150 11.8 12.34 12.9 14.4 9.59 9.93 10.4 11.58 周期,由3年变为1年。 行减张。 7.89 1、对该锚段按标准进8.65 8.88 9.3 10.35 1.对该磨耗点进行补强。 行减张。 1、对该锚段按标准进8.21 8.39 8.8 9.79 7.49 1.对该磨耗点进行截除重做接头。 2.局部换线。 段进行换线。 2.在未更换前进行减张临时处理。 注:a值为接触线剩余高度值(㎜) (五)注 意 事 项
1. 进行承力索机械补强时,补强线的材质、型号应与被补强承力索相同。采用接续条进行补强时接续条的型号应与被补强承力索型号相对应。
2. 钢绞线使用专用钢线卡子进行承力索补强时,断股处两侧应分别安装3个,且均为一正一反安装(见图3a)。铜合金承力索使用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进行补强,每侧安装1个(见图3b)。
3. 使用对接式接头线夹进行接触线接头时,接头线夹中点必须与接触线接头缝隙处重合。
4. 载流承力索接头时应做电气沟通。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接触网检修工艺20080829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