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5分)
1.(5分)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2.(5分)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3.(5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4.(5分)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5.(5分)人们在种植油菜花一般要在室外,不宣在室内种植,影响其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光 C.水分 D.空气
6.(5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影响山上桃花迟开的因素是什么( )
A.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7.(5分)农谚说“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下雨”.这些现象体现了(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8.(5分)下列关于生物能适应环境实例,正确的是( ) A.在荒漠中,有一种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C.古代诗描述道草盛豆苗稀现象
D.海洋中不同颜色的藻类植物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
9.(5分)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0.(5分)我国西双版纳有一种能预报风雨的粉红色小花﹣﹣“风雨花”.暴风雨来临前,由于气温高、气压低,“风雨花”体内的开花激素猛增而开放出许多花朵.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离不开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11.(5分)你在饲养小兔子的时候,要把兔舍建在朝阳通风的地方,还要每天喂水喂食,通常一个兔舍只放一只兔子,冬天还要在窝里垫上草等.你认为小兔子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 )
①营养物质;②阳光;③空气;④土壤;⑤水;⑥适宜的温度;⑦一定的空间;⑧风.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⑤⑥⑦⑧ D.①②④⑤⑦⑧ 12.(5分)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 C.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D.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2
13.(4分)我们的家乡峨眉山风景优美,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著名的枯叶蝶形似枯叶,拟态逼真,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______环境.景区植物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誉为“天然的生态氧吧”,是养生胜地,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氧气.
14.(4分)自然界中的生态因素包括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 15.(6分)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万物生长靠太阳”“鱼儿离不开水”等民间谚语,体现了生物的生存必须______环境;
(2)鲸是哺乳动物,但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环境; (3)茂密森林中的空气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_____环境. 16.(12分)草原上小兔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我们把这些影响它生活的因素称为______因素,而小兔、青草、狐狸、狼等生物,则是影响它们生活的______因素.这两种因素合称______因素.在草原上,小兔和狐狸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关系.生活在在沙漠地区的骆驼刺的叶片变为针刺状,根部比地上部分要长得多,说明生物能______环境.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强,说明生物能______环境.
17.(4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中影响桃花盛开的环境因素是______.沙漠中的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8.(10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_____ 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2)如果人们大量捕食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
(3)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
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
3
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______的完全培养液. ④将两组装置放在______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