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概论笔试复习资料
一、 中国传统音乐按照流行的场所和流行的人群阶层的分类。
二、中国民族音乐五大类的分类。
三、 民歌的艺术特点。 (1) (2) (3 四、
分类。
1 2
定义
(1)实用功能: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等功
2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
1 2 3 4 5
六、山歌的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的叫法。山歌按照两种不同角度的分类。 北方 陕北的《信天游》
山西的《山曲》 客家山歌 内蒙的《爬山调》 弥渡山歌 青海的、宁夏、甘肃一带的《花儿》 兴国山歌 四川的《神歌》等 柳州山歌 南方 分类
1. 按歌唱场合的分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
2. 按歌唱方法的分类: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七、
a
b 八、 分
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十、山歌的音乐特征。 123
4
1 《月儿弯弯照九州》、东北的 2 花 3 荷 4
十二、地方性小调的定义。以及按照歌曲题材和内容的分类方法。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1 四川的《庄稼调》、 《采花》、 河北
2 3的《鸭婆子呷呷》、
十三、歌舞性小调的分类。以及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1 2 3 云南的《十大姐》、 4 5 6. 跑旱调 《跑旱船》
十四、 戏剧与戏曲的关系、中国戏曲的定义、戏曲唱腔结构的分类。 关系
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 定义
分类
1. 昆山腔 2. 高腔 3. 梆子腔 4. 皮黄腔 5. 6. 7.
8.
十五、剧种与声腔的定义及各自的分类。
剧种定义 剧种分类 根据使用声
声腔分类
1
2
4/8拍,
每一套曲由若干支曲牌联缀而成。套曲结构为引子+ 正曲+ 尾声。
4/44/2
4/8
清代洪升《长生殿》、
十七、皮黄腔的起源、分布剧种及伴奏乐队。 起源
皮黄腔是西皮腔和二黄腔的合称。
二黄腔是在长江中游一带南方音乐土壤中诞生的。
京剧、汉剧、湘剧、徽剧、粤剧、赣剧、川剧、婺剧、滇剧等。 均采用皮黄腔。
京胡、月琴、京二胡等。 俗称“三大类”
配以笙、笛、唢呐和整套打击乐器。
十八、二黄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二黄腔 定弦为“ 5 2 ”弦式 音乐特点:曲调以级进较多,流畅平和,各板式多采用板
15定弦 音乐特点:曲调是二黄腔的移调变化,宜表现哀怨或悲愤之情。
十九、西皮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西皮腔
京胡定弦“ 6 3 ”弦式 音乐特点:跳进较大,各板式多采取眼起板落,节奏活跃,具有北
6 3 曲调则是西皮腔的高弦低唱 宜表现凄凉、悲
徽汉合流(1790---1862)
1862---1908
唱腔及板式
板式
4/44/44//2或4/1
4/14/1拍)
传统二黄腔有导板、慢板、快三眼、原板、回龙、散板、摇板等。 黄腔的表现力。
《贵妃醉酒》之《海岛冰轮》 《白毛女》之 《躲账归来》 《杜鹃山》之《家住安源》等。
二十一、黄梅戏的历史、唱腔。剧本的分类。以及代表剧目和优秀唱段。
(1)清代乾隆年间鄂、晥 (2)ab (1931
)
( 3 1953 王少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习重点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