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水吸收二氧化硫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乡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名称 年 级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组 人 学 号指导教师姓名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12级1班

徐俊 12021020136

徐绍红、李红玲、闫超然

1.课程设计目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自己工程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实践,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计算机制图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课程,学生应在过程中收集设计数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定的设备设计任务,以达到培养设计能力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十分重要。进项课程设计实践也是大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设计题目描述

(1) 设计题目

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及周边动力设备与管线设计

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废气中的SO2,废气的处理量为1000m3/h,其中进口含SO2为9%(摩尔分率),采用清水进行逆流吸收。要求塔吸收效率达94.9%。吸收塔操作条件:常压 101.3Kpa;恒温,气体与吸收剂温度:303K 清水取自1800米外的湖水。

⒈设计满足吸收要求的填料塔及附属设备;

⒉选择合适的流体输送管路与动力设备(求出扬程、选定型号等),并核算离心泵安装高度。 (2) 设计要求

设计时间为两周。设计成果要求如下: 1. 完成设计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完成填料塔的各种计算 3. 完成动力设备及管线的设计计算

4. 完成填料塔的设备组装图 5. 完成设计说明书或计算书

目录、设计题目任务、气液平衡数据、qn,l/qn,v、液泛速度、塔径、KYa或KXa的算、HOL、NOL的计算、动力设备计算过程(包括管径确定)等 (3) 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 (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 (7)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8)设计参数一览表; (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11)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3. 课程设计方案

3.1吸收剂的选择

本题吸收剂要求用清水

3.2吸收装置的流程

本题要求逆流操作

3.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3.3.1吸收塔设备 本题要求是填料塔 3.3.2填料的选择

塔填料是填料塔中气液接触的基本构件,其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填料塔操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塔填料的选择是填料塔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塔填料时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比表面积要大 比表面积a是指单位体积的填料层所具有的表面积,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润湿性能有利于传质速率的提高。

(2)空隙率大 空隙率ε是指单位体积的填料所具有的空隙体积,填料的空隙

率大,气液通过的能力大,气体流动的阻力小,填料的空隙率一般在0.45-0.95范围。

(3)堆积密度小 堆积密度ρ是指单位体积填料的质量,在机械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填料壁要尽量减薄,以减小填料的堆积密度,从而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增加空隙率。

(4)填料的几何形状 填料的几何形状对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填料的材质 工业上,填料的材质分为陶瓷、金属和塑料三大类,不同的材质适应于不同的操作条件[9]。

对于水吸收SO2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38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2.4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依据所用的吸收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再生方案,工业上常用的吸收剂再生方法主要有减压再生、加热再生及气提再生等。 A. 减压再生(闪蒸)

吸收剂的减压再生是最简单的吸收剂再生方法之一。在吸收塔内,吸收了大量溶质后的吸收剂进入再生塔并减压,使得融入吸收剂中的溶质得以再生。该方法最适用于加压吸收,而且吸收后的后续工艺处于常压或较低压力的条件,如吸收操作处于常压条件下进行,若采用减压再生,那么解吸操作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则过程可能不够经济 B. 加热再生

加热再生也是吸收剂再生最常用的方法。吸收了大量溶质后的吸收剂进入再生塔内并加热使其升温,溶入吸收剂中的溶质得以解吸。由于再生温度必须高于吸收温度,因而,该方法最适用于常温吸收或在接近于常温的吸收操作,否则,若吸收温度较高,则再生温度必然更高,从而,需要消耗更高品位的能量。一般采用水蒸气作为加热介质,加热方法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直接蒸汽加热或采用间接蒸汽加热。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3.1 基础物性数据

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 101.3Kpa (2)操作温度 30℃

(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数自己确定

3.1.1 液相物性数据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3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水?995.7Kg/m3 黏度?水?801.5?10?6Pa?s 表面张力为?L?0.07122N/m

S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DL?2.2?10?9m2/s

3.1.2 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由M空气?29kg/kmol M二氧化硫?64kg/kmol

(1?y1)?M二氧化硫?y1?29?0.91?64?0.09?32.15kg/kmol 得M?M空气?__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V?M?P?1.293Kg/m3 RT__混合气体的黏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黏度,查资料得30℃空气的黏度为

?G=0.0000186pa?s

查手册得S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DG?1.469?10?5m2/s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水吸收二氧化硫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水吸收二氧化硫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25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