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育 三中师生共成长 创新管理 教学质量创佳绩
——音三中柳成龙、刘立臣
音德尔第三中学,曾经全旗最薄弱的一所学校,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薄弱校到大校、乃至强校的蜕变。学校的教学工作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缔造了扎旗教育历史新的神话,书写了音镇三中发展新的传奇。是什么让学校的发展如此巨大?究其原因,三中的发展得益于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得益于全新的教育理念,得益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归根到底,就在于三中人持之以恒的改革之路、踏踏实实的教研精神??
一:变则通
扬帆启航勇创新,甘作黄牛勤耕耘。 因势思变不蹈矩,适合教育入人心。
面对当今教育瞬息万变的形势,面对我旗教育不断变化的格局,面对我校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能否适应当前的学情?陈旧的教育方式还能否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三中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教育就应该最大程度的正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因材施教;努力适应每个教师、学生的潜能才智,给他们适宜的土壤、充分的条件、自由的空间去释放他们的个性,全力助推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我校李秀芬校长经多方调研,开创性的提出了“人文三中,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农村孩子不土,城里孩子不洋,干部子女不傲,独生子女不骄”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工作中,本着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原则,力争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我们以教务处为纽带,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成立了校本教研开发中心,全立打造高效课堂。并结合全国名校洋思、杜郎口的先进经验,实行了自编校本作业、开发校本课程等一系列的成效显著的改革,形成了“四三教学管理模式” (即三精:精备、精讲、精练;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单元清;三跟踪:课上跟踪、课余跟踪、节假日跟踪;三提升:指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潜能得到提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五讲五不讲”教学原则。而且,我们注重为学生减负:采取“标准课时”授课制、还自习课给学生、作业量不定期检查等办法,使得教学管理逐渐步入正轨,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二:通则进
领导教师谋发展,负重奋蹄勇争先。 追求卓越勤勉励,教育路上谱新篇。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一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学校,必定要首先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努力让“教师适教”,最大程度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进而满足学生对课堂的需求。教师善教、乐教,学生才会会学、乐学。因此,我们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作为实施适合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专业引领、人文关怀与专业培训并举,教学实践、经验交流与反思改正齐用,全力打
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业务、爱钻研、讲奉献、能吃苦的教师队伍。
1、专业引领,成长更快捷。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音三中的引领宗旨,在于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还应带动更多年轻教师成长。让教学骨干和其他教育名家持续发挥“引领、示范、激励、辐射”的功能。我们积极开展了“聆听名师教诲,感悟教育精髓”的打造名师活动,曾先后多次请盟、旗教研员坐校指导、点评我校各科教学工作,原盟师范学校校长温荣才老师、盟教研室主任白雪峰老师、旗教研室主任郝鹏海老师、副主任国俊岭老师等多人曾先后在我校开展了诸如专题讲座、讲课议课等活动,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校“教研”这棵幼苗,使它一天天茁壮成长并至今日的花繁叶茂。
2、引导学习,底蕴更深厚。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为了增强教师知识内涵,更好的适应教学,引导教师学习我校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逼着学,规定必学内容,提出必学要求,最终检查考试,记入量化考核。第二步是领着学,主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两年来,我校外派领导、教师远赴洋思、杜郎口、上海、大连、北京、呼和等地学习达200余人次。并通过开展“外出学习经验交流会”、“外出学习经验汇报”等活动,达到与他人资源共享。这样做不仅为我校带回了先进地区的前沿的教育理念、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而且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第三
步是自觉学,鼓励老师通过网络、书刊进行学习。同时,我校借助《晨曦报》这个平台,引导教师进行创作,抒发感悟、畅谈收获、反思经验。许多教师已经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并在各级各类网站、刊物上发表。我们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奖品是书籍,福利是学习。
3、同伴互助,团队更优秀。
“静听劲竹拔节声,雏凤清于老凤声。”为了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设合作型团队,我校狠抓“三轮”备课制(即一人主备、其它人辅备、问题再备)、组内听评“研究课”、“双线”听课制(即:一线以李秀芬校长为首的非教学口的行政领导,听课以调研为主;另一线是以柳成龙校长为首的业务领导,听课以指导为主)。除此之外,已成功开展了四届“青蓝工程”,组织年轻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师徒结队”。让青年教师学习高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化为己用。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已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一届青蓝工程结队师徒之一王东升、卢佳明,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分别获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其他的如姜帆、姚国等师徒也都曾在盟级基本功、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还记得作为徒弟之一的卢佳明在获奖后含着泪说过的一句话:“是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才让我有机会在全国英语课堂教学大赛上一试身手并取得佳绩,身为三中人,我是幸福的,没有这个团队,就没有我的今天??”
4、开展活动,兴趣更浓厚。
为了更好的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以更好的适应教育,
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开发中心,建立并健全了相关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确立了校、旗、盟、区乃至国家级的教研课题。音乐组国家级教研课题《传唱蒙古族名歌,传承蒙元音乐文化》,已通过课题组验收成功结题;政治组国家级教研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与过程研究》即将结题。同时,我校积极开展了入职教师过关课、调入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学生家长开放课活动。还先后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设计大赛、基本功大赛、教学反思比赛、教案展览、三笔字展示、年级组周反思会等一系列活动,参与率100%。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兴趣。
5、注重课改,学生更喜欢。
课堂教学,我校始终如一的致力改革。采取“小组合作”和“分层教学”的方式。在每学年的开学伊始,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按一定的比例给学生分班、分层、分组并安排座位。采取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方法。小组节节有评比,学生堂堂有展示。课堂上处处体现着师生互动、时时洋溢着欢声笑语。这样的课堂是愉悦的、开放的;是注重学生实践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是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全面进步的??而且,不同的学科,我们打造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的“争做引路人,作家知多少、真情广播员”等七步教学法,数学学科的“检查预习、反馈整理、确立内容与目标、讨论质疑、精讲点拔、练习巩固”等学生自主学习法,都深受学生欢迎。
三、进则获
桃李满园成果现,百花芬芳酬夙愿。
齐心合力奠基石,明朝三中胜今天。
“人文关怀,润幼苗无限;适合教育,结硕果满园。”学校实行教育改革以来,学校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大促进了。辛勤的付出收获了一串串喜人的成果:今年9月,我校被评为盟级“规范办学行为示范校”;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全盟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所有学科均斩获过一等奖,阮秀敏、周彩环、何俊峰等多人代表我盟参加区级教学能手比赛,并有多人荣获一等奖;近四年来,孙晓光、刘军、郑艳莹、李永政等100余名学子迈进了乌一中的殿堂。尤其是在今年中考中,我校乌一中升学人数在全盟各旗县中名列第二、在我旗名列第一;中考单科成绩中,六科全旗第一??
四、憧憬篇
展望明天信心强,刚柔并济百炼钢。 因材施教培新蕾,教育天地任翱翔。
实行教学改革的三年岁月,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一路拼搏、一路高歌的非凡岁月;是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教研丰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音德尔第三中学将继续发扬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秉承“以人为本,适合教育”的理念,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三中人必将凭着不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严谨的态度、勤奋拼搏的干劲、雷厉风行的作风、一如既往的执著,凭着智慧的头脑、浓浓的师爱铸就更加辉煌的明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适合教育三中师生共成长,创新管理教学质量创佳绩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