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系列:第五次反围剿——三败高俅的政治意义
高俅率十三万精兵征剿梁山泊
童贯在梁山泊打了败仗逃回京师后,向高俅、蔡京诉说折兵败阵之事。高俅与蔡京都是欺君之贼,说:“这件事怎敢教圣上得知!”又说:“明日只奏道:‘天气暑热,军士不服水土,权且罢战退兵。’”
次日早朝,蔡京将天气炎热,暂且退兵之事奏过天子:“童贯可于泰乙宫听罪,别令一人为帅,再去征伐。乞请圣旨。”天子问谁人可去。此时高俅出班奏道:“微臣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去剿此贼。”天子准奏,令高俅调拨十节度使: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 ;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 ;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这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一万,克期并进。
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小功名。金陵建康府有一枝水军,为头统制官唤做刘梦龙。统领一万五千水军,棹船五百只,守住江南。高太尉要这枝水军并船只,星夜前来听调。又差一个心腹人唤做牛邦喜,也做到步军校尉,教他去沿江上下,并一应河道内,拘刷船只。高太尉帐前牙将极多,于内两个最了得:一个唤做党世英,一个唤做党世雄,弟兄二人见做统制官,各有万夫不当之勇。高太尉又去御营内,选拨精兵一万五千,通共各处军马一十三万。
宋江三败高太尉
宋江听得高太尉亲自领兵,调天下军马一十三万,十节度统领前来,心中惊恐,便与吴用商议。吴用道:“仁兄勿忧。昔日诸葛孔明用三千兵卒,破曹操十万军马。小生也久闻这十节度的名,多与朝廷建功。只是当初无他的敌手,以此只显他的豪杰。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兄长何足惧哉!”于是宋江按照吴用的谋略,调兵遣将,大破高俅。
第一次交战,张清与董平先去济州路上截杀各路军马,未曾出阵,王文德中了石子,不敢恋战,伏案而逃。正如吴用所说:先教他吃我一惊。这是报信与高俅知道。交战时,高俅幻想水陆同时进军, 以图成功。但梁山泊好汉只是董平中了项元镇一箭,伤了右臂;水战、陆战大获胜捷:呼延灼打死荆忠,张横活捉党世雄。高太尉急欲收军,又值天晚,只听得四下里火炮不住价响,宋江军马不知几路杀来。高太尉只叫得苦,连夜收军回济州去了。
第一次高太尉大败,回到济州城内,“计点步军,折陷不多。水军折其大半,战船没一只回来。刘梦龙逃难得回。军士会水的,逃得性命;不会水的,都淹死在水中。高太尉军威折挫,锐气衰残。”聚集诸将,商议再次收剿梁山之策。听节度使徐京提议,差首将一员,赍带段匹鞍马,星夜回东京,礼请教村学的闻焕章来为军前参谋。
第二次交战,宋江又大败高俅:活捉韩存保,火烧官船,杀死刘梦龙和牛邦喜,乱箭射死党世英。惊得高俅魂不附体,整点军马,折其大半。宋江一心讨好朝廷,凡活捉的军将,尽数放回济州。其中韩存保,是韩忠彦的侄儿,忠彦乃是国老太师,朝廷官员多有出他门下。有个门馆教授郑居忠,原是韩忠彦抬举的人,现任御史大夫。韩存保将宋江只想招安的事告诉他,郑居忠带了存保往见尚书余深。余深道:“须是禀得太师,方可面奏。”二人又往见蔡京。蔡京起先不肯,经二人再三陈说, “宋江本无异心,只望朝廷招安”,方才依允。奏过天子,
取了第二道招安诏书。由此看来,韩存保这个莽将,心地还是比较质朴,绝不像高俅那样的阴险奸滑之徒。
高俅第二次交战又打了败仗,正在纳闷,远探报道:“天使到来。”高俅遂引军马并节度使出城迎接。见了天使,就说降诏招安一事。都与闻焕章参谋使相见了,同进城中帅府商议。高太尉先讨抄白备诏观看。待不招安来,又连折了两阵,拘刷得许多船只,又被尽行烧毁。待要招安来,恰又羞回京师。心下踌躇数日,主张不定。不想济州有一个老吏王瑾禀道:“诏书上最要紧的是中间一行,道是:‘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这一句是囫囵话,如今开读时,却分作两句读。将‘除宋江’另做一句,‘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另做一句。赚他漏到城里,捉下为头宋江一个,把来杀了。却将他手下众人,尽数拆散,分调开去。自古道: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但没了宋江,其余的做得甚用!此论不知太尉恩相贵意若何?”高俅大喜,随即升王瑾为帅府长史。并差人去梁山泊,教宋江等前来接诏。
高太尉在济州城中,帅府坐地,唤过王焕等众节度使商议,传令将各路军马,拔寨收入城中。教见在节度使,俱各全副披挂,伏于城内;各寨军士,尽数准备,摆列于城中;城上俱各不竖旌旗,只于北门内立黄旗一面,上书“天诏”二字。高俅与天使众官,都在城上,只等宋江到来。
高太尉耍尽阴谋:一方面听王瑾之言,改读诏书,想趁机捉住宋江杀掉,然后拆散梁山弟兄;一方面派人去梁山泊报说天使到来,赦罪招安,叫梁山泊大小头领都要到济州城下行礼,开读诏书。妄想对梁山泊好汉来一个措手不及。而宋江却因日夜盼望招安想昏了头,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喜从天降,笑逐颜开”。幸而吴用有清醒的头脑,预先派出两支人马去济州东西两路埋伏,才使高大尉的阴谋不能得逞。
高太尉在城中埋伏了军马,想趁开读诏书之后诱宋江等进城而突然袭击。梁山英雄却预先作了准备:先差没羽箭张清,将带五百哨马,到济州城边周回转了一遭,望北去了。须臾神行太保戴宗,步行来探了一遭。人报与高太尉,亲自登月城上,女墙边,左右从者百余人。大张麾盖,前设香案。遥望北边,宋江军马到来。前面金鼓五方旌旗,众头领簸箕掌、栲栳圈,雁翅一般摆列将来。高太尉见了,使人在城上叫道:“如今朝廷赦你们罪犯,特来招安,如何披甲前来?”宋江使戴宗在城下回覆道:“我等大小人员未蒙恩泽,不知诏意若何,未敢去其甲胄。望太尉周全,可尽唤城中百姓耆老,一同听诏,那时承恩卸甲。”高太尉出令,教唤在城耆老百姓,尽都上城听诏。
当蓍老百姓纷纷到了城上一同听诏之时,那天使按照高俅的旨意篡改诏书,读作“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此时吴用目视花荣道:“将军听得么?”花荣大叫道:“既不赦我哥哥,我等投降则甚!”于是一箭射中天使面门。众好汉一齐叫声:“反!”乱箭望城上射来。城里官军突出。宋江军中一声炮响,众人一齐上马。官军追杀五六里而回,只听得后军炮响,东有李逵引军杀来,西有扈三娘引军杀来,宋江全伙返身掩杀,三军夹攻,官军立即退回城里。
第二次招安没有成功,高太尉在济州写表,申奏朝廷,称说宋江贼寇射死天使,不伏招安。又写密书给蔡太师。于是朝廷又选精兵二千,跟随两个上将:一个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去助高太尉杀贼。这两个将军,累建奇功,名闻海内,深通武艺,威镇京师。又是高太尉心腹之人。
除了朝廷派来这两个将军,济州城中还有个客人叶春向高太尉献计造大小海鳅船 :“前者恩相以船征进,为何不能取胜?盖因船只皆是各处拘刷将来的,
使风摇橹,俱不得法。更兼船小底尖,难以用武。叶春今献一计,若要收伏此寇,必须先造大船数百只,最大者名为大海鳅船,两边置二十四部水车,船中可容数百人。每车用十二个人踏动,外用竹笆遮护,可避箭矢。船面上竖立弩楼,另造划车,摆布放于上。如要进发,垛楼上一声梆子响,二十四部水车,一齐用力踏动,其船如飞。他将何等船只可以拦当?若是遇着敌军,船面上伏弩齐发,他将何物可以遮护?其第二等船,名为小海鳅船,两边只用十二部水车,船中可容百十人。前面后尾,都钉长钉。两边亦立弩楼,仍设遮洋笆片。这船却行梁山泊小港,当住这厮私路伏兵。若依此计,梁山之寇,指日唾手可平。”高太尉听说,看了图样,心中大喜。便叫取酒食衣服,赏了叶春,就着他监造战船都作头。连日晓夜催并,限时定日,要到济州交纳。
梁山泊细作探知高太尉用叶春为都作头造大小海鳅船。宋江、吴用商议,教时迁、段景住、 张青、孙新 、顾大嫂、孙二娘放火烧船厂 。使得高俅未曾出阵,就受了挫折;而丘岳又中了张清石子,唇口里打落了四个牙齿,鼻子嘴唇都打破了。
第三次交战,高俅水陆并进,水路以丘岳、徐京、梅展为先锋,其余闻参谋、王文德、杨温、李从吉,长史王瑾,造船人叶春,随行牙将,大小军校,都随高太尉上船征进。梁山泊水军头领采取“弃船诱敌”的谋略打击敌人。高俅不仅陆战失利,水战同样失利。只有项元镇、张开、周昂、王焕四人逃得性命回济州去了,其余的不是打死就是活捉了:张顺活捉高俅;童威、童猛解上徐京;李俊、张横解上王文德;杨雄、石秀解上杨温;三阮解上李从吉;郑天寿、薛永、李忠、曹正解上梅展;杨林解献丘岳首级;李云、汤隆、杜兴解献叶春、王瑾首级;解珍、解宝掳捉闻参谋并歌儿舞女,一应部从,解将到来。
宋江拜高俅,请求招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败高俅的政治意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