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反垄断法知识试题(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D、甲灯具厂捏造乙灯具厂偷工减料的虚假事实,但只告诉了乙厂的几家客户

31、1999年冬季,前卫商场大量销售皮衣,谎称自己销售价是“跳楼价”。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CD)

A:前卫商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低价倾销的规定 B、前卫商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禁止欺诈经营的规定 C、前卫商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作引人误解虚假宣传的规定

D、前卫商场违反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 32、属于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的包括(CD) A、煤气公司强制规定对煤气管道的安装 B、烟草专卖

C、电信局指定用户购买某种商标的电话机 D、煤气公司指定用户购买某种商标的煤气灶具 3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的行为包括(BCD) A、垄断行为 B、不正当竞争行为 C、部分限制竞争行为 D、强制交易行为

34、甲旅行社的欧洲部副经理李某,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辞职,未办移交手续即到了乙旅行社,并将甲社的欧洲合作伙伴情况、旅游路线设计、报价方案和客户资料等信息带到乙社。乙社原无欧洲业务,自李某加入后欧洲业务猛增,成为甲社的有力竞争对手。现甲社向人民法院起诉乙社和李某侵犯商业秘密。法院如认定乙社和李某侵犯甲社的商业秘密,须审查什么事实?(ABD)

A、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属于从公开渠道不能获得的 B、乙社的欧洲客户资料是否有合法来源

C、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向有关部门申报过“密级” D、乙社在聘用李某时是否明知或应知其掌握甲社的上述业务信息 35、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下列商品的行为,哪些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ABCD)

A、销售鲜活商品

B、销售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 C、销售积压商品

D、因清偿债务、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36、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BCD) A、甲公司擅自利用乙公司的专利技术生产产品

B、丙公司与某技术研究院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该技术研究院未经丙公司同意,将开发的技术卖给了丁公司

C、甲公司以高薪利诱乙公司的李某盗取本公司的商业秘密并使用之 D、丙公司将盗取的商业秘密高价出售。

37、《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政责任主要有:(ACD) 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B、责令赔偿 C、罚款

D、吊销营业执照

38、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ABCD) A、限制邻省、市企业所产商品进入本地

B、 为发展本地名牌产品,指定各大酒店购买本地酒厂生产的啤酒 C、规定本地企业所产商品未经批准不得销售外地 D、指定本地学校学生购买某品牌运动衣 39、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主体可能有(ABCD) A.商业秘密的非法获取者、使用者、批露者 B.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C.权利人的职工 D.第三人

40、依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侵犯的商业秘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 A.秘密性 B.实用性 C.保密性 D.技术性

三、判断题(正确“T”,错误“F”)(23题)

1、只有具备合法的市场经营主体资格的经营者才能成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F)

2、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实践中,对一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无明文规定,工商机关执法人员也可以根据该法的立法精神予以行政处罚。(F)

3、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民事侵权的性质,是单纯的民事侵权行为。(F)

4、对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一般购买者已经发生误认或者混淆的,可以认定为近似。(T)

5、工商机关对销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行为,不能进行行政处罚。(F)

6、知名商品经营者已经取得专利的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被仿冒的,工商机关无权予以行政处罚(F)

7、已经作为商标注册的知商商品的特有名称被仿冒的,可按商标侵权行为处理。(T)

8、乙企业经甲企业的许可,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标注甲企业的企业名称。这种做法是合法的。(F)

9、商业贿赂行为只有回扣一种表现。(F)

10、“账外暗中”是商业贿赂行为的构成要件。(F) 11、虚假的商品标示行为是虚假宣传行为。(F) 12、有奖销售行为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F)

13、公用企业拒不执行工商机关的处罚决定,继续实施限制竞争行为的,工商机关可以将其行为视为新的违法行为,从重予以处罚。(T)

14、有权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案的工商机关,可以委托县级工商机关调查案情,受委托的县级工商机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F)

15、某市公安机关规定辖区内的汽车用户必须配装由其指定的厂家生产的安全带,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T)

16、某批发商在向零售商提供紧俏商品时,限定其转售价格,该行为是合法的。(F)

17、滥用行政权利限制竞争行为的行为主体是经营者。(F)

18、对于低于成本销售和搭售行为,工商机关可以运用行政指导方式来制止。(T)

19、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均应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地为。(F) 20、经营者的职工采用商业贿赂手段为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工个人行为。(F)

21、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一律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任何物品,否则视为商业贿赂行为。(F)

22、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被他人擅自作相同或者近似使用,足以造成购买者误认的,该商品即可认定为知名商品。 (T)

23、依据有关司法解释,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企业名称”,仅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不包括在中国境内进行商业使用的外国(地区)企业名称。(F)

衡阳市工商系统

公平交易执法人员业务知识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反不正当竞争法》自( )起施行。 A、1993年12月1日 B、1993年10月1日 C、1994年10月1日 D、1995年12月1日

2、《禁止传销条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4号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A、2005年8月23日 B、2004年7月2日 C、2005年3月22日 D、2005年9月10日

3、(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

D、设区的市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4、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 A、不可以 B、可以 C、可以以明示方式 D、依情况

5、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是指( )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A、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

B、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 C、只为少数人所知悉、能产生经济利益

D、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 6、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 )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销售鲜货商品

B、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销售商品

C、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D、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商品

7、根据《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发布宣传直销员销售报酬的广告。

A、可以 B、不得

C、视情况 D、在一定范围允许

8、根据《禁止传销条例》规定,组织策划传销的,由工商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 )的罚款。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B、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C、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D、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

9、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 )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3年 B、1年 C、6个月 D、2年

10、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 )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立即停止 B、可以停止 C、不停止 D、应当停止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少选或多选不记分,共20分)

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五十七条规定: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应当( )

A、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B、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C、案情特别复杂,经延期仍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继续延期。

D、最长延长期限不能超过6个月。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十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抽样取证时,( )

A、应当有当事人在场

B、办案人员应当制作抽样记录 C、对样品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

D、由办案人员和当事人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3、《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 A、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B、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C、收缴50元以下罚款

D、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场交付当事人

4、《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有( )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5、《禁止传销条例》授权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传销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责令停止相关活动;

B、进入涉嫌传销的经营场所和培训、集会等活动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C、查封涉嫌传销的经营场所;

D、对有证据证明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可以冻结。

6、《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包括( )

A、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B、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C、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反垄断法知识试题(4)在线全文阅读。

反垄断法知识试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23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