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4月2日)
张硕辅
同志们:
从昨天开始我省已进入汛期,这也标志着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进入到临战状态,各级各部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切实紧张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保安全的各项准备工作。3月26日至27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率国家防汛抗旱检查组对我省备汛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我省抓好汛前准备、推进水利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等下,家毫省长、金龙副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成绩和经验
去年,我省降雨量和来水量均与历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沅水发生了流域性洪水,桃源、凤凰等地发生超历史水位洪水,局部地区暴发严重山洪,部分城市进水受淹,汛期全省共遭遇了9次暴雨山洪袭击,受灾人口1025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达152亿元。
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灾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守盛书记、家毫省长亲自调度和组织指挥,家毫省长、金龙副书记和跃进司令员等省级党政军领导及时亲临一线指导抗灾。受灾地区干部群众、民兵预备役人员和驻湘部队团结抗洪、科学抗灾,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为确保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回顾起来,有三
1
个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是严格落实建重于防的思想,始终坚持水利建设常抓不懈。全省上下始终把水利建设作为防汛抗旱的前提和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新思路,坚持大干水利,全省防洪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去年“7·17”洪峰水位比96年最高水位还高0.47米的危急情况下,正是凭借这些年大干水利形成的抗洪基础,加上科学调度,全力抢护,不仅挺过了难关,保住了堤垸,而且没有实施分蓄洪,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和抢险消耗。 二是严格落实防重于抢的方针,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灾的首位,坚持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科学指挥,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主动权。各级各部门提前开展防汛检查,抓紧水毁工程和险工隐患修复,及时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广泛开展防灾避灾培训和应急演练。面对暴雨洪灾,各地积极应对,切实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全力组织人员转移、妥善安置灾民。驻湘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确保了堤垸安全、确保了水库安全。
三是严格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始终将防汛责任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全省上下牢牢牵住行政首长负责制这个“牛鼻子”,不断健全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层层狠抓落实。一是全面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切实完善了行政、技术、管护三位一体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二是强化培训演练;三是强化责任追究。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
2
防汛抗旱责任落到实处。
二、科学分析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及人口布局调整、流动加快,使得防洪保护区域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在量和质上都有新要求,防汛抗旱工作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障。在这种大的形势和背景下,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
第一,气候、水情和工情变化给防汛抗旱工作带来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一是从气候变化看。全球变暖加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局部强降雨次数增多,极易引发暴雨山洪和城市内涝;同时,局部性严重干旱以及全省性干旱趋势逐步增加。根据气象水文预测分析,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我省有前涝后旱、北涝南旱的趋势,雨季结束后,大部分地区有夏秋干旱。二是从水情变化看。一方面长江入湖水量减少,洞庭湖区秋冬季干旱时有发生;另一方面98年大水以来,我省没有发生四水流域性大洪水遭遇的情况,长江自1870年发生过10万秒立米的特大洪水以来,也已有140多年未发生同量级的洪水,大洪水重现的机率在增加,洞庭湖区堤垸蓄洪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三是从工情方面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运行以来,江湖关系正在调整,受河势变化和清水下泄影响,长江干流和三口河系崩岸问题突出,对防汛抗旱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同时,全省
3
还有四千多座病险水库没有“摘帽”。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省防汛抗旱工作增加了更多的潜在风险,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第二,防洪抗灾体系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重。一是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短板。我省长江干流和洞庭湖区以及四水主要堤防5800多公里,除其中的142公里长江干堤按设计标准加高加固外,其它堤防抗洪能力都很低,许多县级以上城市未形成有效的防洪闭合圈。山丘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进展较慢,有的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蓄滞洪区建设滞后,主动分洪运用十分困难。二是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不强。全省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多达102个,涉及1905个乡镇、1.77万个自然村,山洪汇流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防御难度大,加之群众避灾自救能力不强,是当前防灾减灾工作的难点,也是目前我省因灾伤亡人员的主要因素。三是应急抗旱能力不足。特别是衡邵干旱走廊、湘西北干旱带长期以来存在水源储量少、地表保水难、储水能力弱等状况,历来旱灾多发频发。
第三,汛前准备面临的形势越来越紧迫。一是部分地方防大灾意识不强。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长江上游骨干工程已经发挥效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有所提高,近几年也未遭遇大洪水,湖区部分干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重,而山丘区有的干部对暴雨山洪的突发性、区域上的不确定性认识不足,麻痹侥幸心理也十分明显。同时地方行政领导异动多,一些年轻干部缺乏抗大灾的实战经验。过去抗灾实践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证明:大水不可怕,思想麻痹最可怕。这是当前汛前准备不足方面最应该引起
4
大家高度重视的。二是在建涉水工程多、尾工较大。前期督查发现,一些地方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总体进度仅为60%左右。湖区80处破大堤工程完工的仅有25处,32处工程未回填到位。部分在建涉水工程需跨汛期施工。三是工程病险隐患多、处险任务重。前期排查,全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工程434处。湖区一些大堤崩岸、滑坡,山丘区一些小型水库坝体渗漏、底涵堵塞、溢洪道不畅,一些城区建设破坏排水系统、管网不配套等问题突出。四是队伍物资准备不足。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抢险力量不足;部分防汛抢险队伍缺少实战经验。同时,编织袋、编织布、砂卵石、块石等常用物资和救生衣、冲锋舟抢险器材按储备定额均缺少近五成。五是防汛抗旱资金保障能力不强。
三、全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意义十分重大。年初,省政府与各市州签订了年度防汛抗旱责任状,明确了“五个确保”的总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个总目标,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安全度汛。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洞庭湖区防汛工作。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布局实施,洞庭湖区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湖区的防汛保安更将成为我省防汛抗灾的重中之重。今年更要做好“四水”入洞庭和长江三峡下泄5万秒立米洪水“碰头”这种最恶劣情况的防范工作,对所有涉水工程,都要按照领导到位、技术人员到位、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