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201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类别: 课内实验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室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 实验课程编号: N02140113 总 学 时: 8 学 分: 4.5 适用专业: 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 计算机导论及操作、计算机硬件

实验一 进程同步控制

1、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C++/JAVA

Turbo C /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10 2、实验目的

(1)加强对进程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机制的理解。 (2)分析进程竞争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与同步的方法。 3、实验要求

(1)理解利用进程控制机制;

(2)理解利用信号量进行进程同步控制原理;

(3)使用某种编程语言进行模拟实现生产者-消费者进程。 4、实验原理

(注意:这个仅是个例子,仅供参考)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描述的是:有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为使生产者进程与消费者进程能够并发执行,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n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将它所生产的产品放入一个缓冲区中;消费者进程可以从一个缓冲区中取走产品去消费。尽管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都是以异步方式运行的,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即不允许消费者进程到一个空缓冲区去取产品;也不允许生产者进程向一个已经装满产品的缓冲区中投放产品。

这是一个同步与互斥共存的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同步问题。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满足如下条件: (1) 消费者想接收数据时,有界缓冲区中至少有一个单元是满的。 (2) 生产者想发送数据时,有界缓冲区中至少有一个单元是空的。 故设置两个信号量:

(1) empty:说明空缓冲区的数目,初值为有界缓冲区的大小N。 (2) full:说明已用缓冲区的数目,初值为0。

由于有界缓冲区是临界资源,因此,各生产者进程和各消费者进程之间必须互斥执行。故设置一个互斥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 5、实验步骤

参考实验代码如下:

class Q {

String name; int num=0;

int size=10;

}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

Q q;

Producer(Q q) {

this.q = q;

this.q.name=\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synchronized(q)

{

if(q.num

q.num++;

System.out.println(\已生产第:\个产品!\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q.notify(); }

else {

try {

System.out.println(\ q.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Q q;

Consumer(Q q) {

this.q = q;

this.q.name=\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synchronized(q) {

if(q.num>0) {

System.out.println(\要消费第:\个产品!\ q.num--;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q.notifyAll(); }

else {

try {

System.out.println(\ q.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public class proj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Q q = new Q();

new Thread(new Producer(q)).start(); new Thread(new Consumer(q)).start(); }

}

实验二 进程调度实验

1、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C++/JAVA

Turbo C /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10

2、实验目的

(1)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2)在了解和掌握进程调度算法的基础上,编制进程调度算法通用程序,将调试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检测机算和笔算的一致性。

3、实验要求

(1)了解进程调度;

(2)理解利用进程调度算法进行调度的原理; (3)使用某种编程语言进行算法模拟。 4、实验原理

(注意:这个仅是个例子,可以参考本例,选择其他算法进行实验) 一、例题:设计一个有N个进程的进程调度算法。

进程调度算法:采用最高优先数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 每个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到达时间、需要运行时间、已用CPU时间、进程状态等等。

进程的优先数及需要的运行时间可以事先人为的指定(也可以由随机数产生)。进程的到达时间为进程的输入的时间。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每个进程的状态可以是就绪W(Wait)、运行R(Run)、或完成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就绪进程获得CPU后都只能运行一个时间片。用已占用CPU时间加1表示。

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销该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还未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行,此时应该将进程的优先数减1(即降低一级),然后把它插入就绪队列等待CPU。

每进行一次调度程序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PCB,以便进行检查。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要的进程都完成为止。 分析:

使用固定队列与静动态优先级结合每个优先级为0~0xFF,并且以小的数字为高优先级,大的数字为低优先级,每次皆使用循环得到最高优先级的进程并执行,然后将其动态优先级设置为最低,并将其他进程动态优先级提高,以使得每个进程都有机会运行。进程的优先级与运行时间由随机数产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2015在线全文阅读。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20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23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