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学案新版沪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本节课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一节,也是对前面所学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及欧姆定律知识的一个总结。学好本节内容对于理解和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各种逻辑关系以及解答电学计算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主要是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并应用欧姆定律推导未知规律,对于初中学生较难掌握,是教材中的一大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只需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基本规律及其计算公式即可,对公式的推导不做要求。当然如能配合实验探究,那教学效果自然是更上一层楼。 ①在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的基础上,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及其计算公式。②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③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 学 目 标 先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再进行理论推导,采用探索式实验教学过程与方法 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验探索能力;学习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消除了疑点,揭示了实质,从而促进学生新的认识结构的形成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串、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①用“等效替代法”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②并联电路等效总电阻的理解和计算。由于并联电阻不同于以往所学知识的特点,公式推导较为抽象,对并联电路等效总电阻的理解和计算成为难点。 教 材 解 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 点 难 点 重点 难点 教 学 建 议 在利用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得出结论后,建议教师再从理论推导方面进行证明,最后与影响电阻的因素联系,明确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导致电阻增大,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导致电阻变111小。在运用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时,要提醒学生注意R、RR1R2R1、R2的单位要写在分母上。

典案 导学设计 学点1 总电阻 阅读教材P107“加油站”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15-4-1所示,如果用一个电阻R代替两个串联着的电阻R1、R2接入电路后,电路的状态不变,即__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__都与原来的相同,R就叫做这两个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它的分电阻也存在这种“__等效替代__”的关系。

图15-4-1

问题2: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遵循的规律是:__I=I1=I2__、__U=U1+U2__。 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遵循的规律是:__I=I1+I2__、__U=U1=U2__。 学点2 电阻的串联

问题1:实验探究:电阻的串联

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由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__大__。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__长度__,所以总电阻应当比各个分电阻__大__。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图15-4-2

(1)如图15-4-2所示,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1;

(2)如图所示,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2;

(3)如图所示,将三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3。

分析与论证:若I1、I2和I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I1>I2>I3__,则猜想正确;否则,猜想不正确。

实验结论:__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__。 问题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图15-4-3

已知条件:U__=__U1__+__U2;I__=__I1__=__I2。

推导过程:由欧姆定律可知:U=__IR__,U1=__I1R1__,U2=__I2R2__, 把上述式子代入__U=U1+U2__可得:__IR=I1R1+I2R2__; 因为__I=I1=I2__,所以R=R1+R2。

文字表述:__两个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__。

问题3:将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并联后的总电阻R串=__nR__。 问题4:请试着自己完成下面的计算题。

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1与阻值为15 Ω的定值电阻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若电源电压为5 V,则流过R2的电流为多少?

[答案] 因为R1与R2串联,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R1+R2=10 Ω+15 Ω=25 Ω,

U5 V通过R2的电流为:I2=I1=I===0.2 A。

R25 Ω

学点3 电阻的并联

问题1:实验探究:电阻的并联

提出问题: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由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_小__。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__横截面积__,所以总电阻应当比各个分电阻__小__。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设计实验电路图并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如图15-4-4所示是仿照“研究串联电路的电阻”设计的部分电路,请你将实验需要的电阻及其连接方式补充在虚线框内:

图15-4-4

[答案] 图略(两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三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

(1)如图所示,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1;

(2)如图所示,将__两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__,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2;

(3)如图所示,将__三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__,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3。

分析与论证:若I1、I2和I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I1<I2<I3__,则猜想正确;否则,猜想不正确。

实验结论:__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小__。 问题2:理论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图15-4-5

已知条件:U__=__U1__=__U2;I__=__I1__+__I2。

推导过程:由欧姆定律可知:I=____,I1=____,I2=____, 把上述式子代入__I=I1+I2__可得:__=+__;

URU1R1U2R2

UU1U2RR1R2

111

因为__U=U1=U2__,所以=+。

RR1R2

文字表述:__两个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两个分电阻的倒数之和__。 问题3:将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____。

问题4:请试着自己完成下面的计算题。

阻值为2 Ω的定值电阻R1与阻值为8 Ω的定值电阻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若电源电压为1.6 V,则流过干路的电流为多少?

111111

[答案] 因为两电阻并联,所以=+,即=+,R=1.6 Ω,

RR1R2R2 Ω8 Ω

RnU1.6 V

通过干路的电流I===1 A。

R1.6 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学案新版沪在线全文阅读。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学案新版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12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