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学历史教学法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学历史教学法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历史教育现象应该是很久以前就出现的,它是与( )出现的。

2.那时,历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 )的方式进行,或者用( )等符号记载下来。 3.历史教育现象在人们创造出文字之前的( )里就已经出现。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在( )时期,国家政府机构里就有了( )。 5.孔子创办( ),提出( )的教育思想,编订了( )等书作为教材。 6.西汉武帝时,把( )这五种书列为“五经”,作为( )的教科书。 7.我国有( )等不同体例的各种史书。

8.( )的学校教育传入我国,我国学校开始独立的开设( )。 9.民国时期,我国开始创办( ),这时才有了( )的内容。 10.( ),我国真正系统的、完整的开设( )课程。

11.(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先生翻译的美国( )先生的专著( )。当时,我国就设立了基本上是( )的历史教学法的课程。

12.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教育方面采取了向( )学习的( )的做法。 13.195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翻译的( )的( )。

14.由( )邀请来的著名教法学专家( )先生,认为当时的北京第二女子中学的( )老师的课讲得最为规范。

15.(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联合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院校用的( ),并编写了( ),于( )年在北京出版,这是我国学者独自编写并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历史教学法的教科书。

16.( ),由于友西主编,叶小兵、赵亚夫参与著述的( )正式由( )出版,( )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是第二次修订。

17.关于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属性,有( )等多种看法。 18.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 )。

19.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具体地说,就是( ),在改革开放之前,把今天的历史课程标准称作( )。

20.历史教学大纲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教科书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印刷、发行。这就是大家所说的( )。现在全国各地呈现出( )的现象。

21.任何学科的教学法的研究和教学,都应该包括( )又包括(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只注重于( )而忽视( )的。

22.中学历史教学法的两大分类:一是课堂上( )的教学方法,一是课堂上( )的教学方法。 答案:1. 人类同时 2. 口耳相传、结绳、木刻 3. 原始社会 4. 商朝、殷商、史官 5. 私学、有教无类、《春秋》、《书》、《易》、《诗》、《礼》 6. 《春秋》、《书》、《易》、《诗》、《礼》、太学 7. 传记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 8. 清末,美欧、历史课 9. 师范学校、学科教学法 10. 20世纪的20年代、历史教学法 11. 1926年、何炳松、亨利·约翰生、《历史教学法》、美国式 12. 苏联、“一边倒” 13. 张恒、于同隗;卡夫曹夫; 《中学苏

1

联历史教学法概论》 14. 苏联、普希金、宋毓真 15. 1979年、《历史教学法大纲》、《中学历史教学法》、1982 16. 1982年底、《中学历史教学法》、高教社、2003年、2009年 17. 历史学科、“边缘学科”、艺术学科、教育学科 18.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全过程 19.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历史教学大纲 20. “一纲一本”、“一纲多本” 21. 专业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法、学法 22. 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二、名词解释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教育思想指导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逐渐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践历史教学的相对稳定的一组策略和方法,它直接影响着中学历史教学的效果。 三、简答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2.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任务?

答:认识中学历史教学全过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

答:1.帮助学生最有效的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的胜任自己的工作。2.能帮助学习者自觉的意识到该乡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的成熟的过程。 (四)、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答:1.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2.在学习重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的练习。3.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学的工具。4.要多观摩、多揣摩。5.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 第一节 一、填空

1、在1898年的( )变法中,( )等维新派提出( ),设立( )并将历史作为( )的课程列入中小学堂的( )之中。

2、新式学校在各地相继出现,历史也成为学校的一门( )。 3、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 ),建立新式学堂,推行新的学制。

4、1902年,清政府颁布( )其中规定在中学开设“中外史学”课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有关于()的章程规定。

5、( )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实施。

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 )。其中规定历史课每周总课时是(11)课时。

7、《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的我国( )的开始,也标志着历史课程在新式学校的( )。 8、1922年,民国政府进行学制改革,颁布新学制,确立了中小学的( ),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当代。

9、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历史课每周总课时为( )课时。

10、《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奠定了( )的基础。

2

11、195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一套(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套完整的( )。 12、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从( )开始实施。( )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在全国正式实施。

13、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中把历史课程分为( )、( )和( )三类。

14.( ),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答案:1. 戊戌,康有为,废除科举制,新式学堂,独立开设,必修课 2. 独立学科 3. 新政 4. 《钦定学堂章程》或《壬寅学制》,中学历史课程设置5. 《壬寅学制》 6. 《奏定学堂章程》或《癸卯学制》7. 近代学校教育,正式开设

8. “六、三、三学制” 9. 18 10. 中国中学历史教育 11.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12. 1986年,1988年,1992年秋季 13. 必修,限定选修,任意选修 14. 2004年 第二节

一、填空

1、(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的编制)直接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

2、历史课程设计模式的三种类型:学科中心设计、学习者中心设计、问题中心设计。 二、名词解释

课程:“课程”含有课业、进程、期限的意思。“课程”一词在使用时,广义上用于指学校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上指某一教学科目,有时课程也用于意指学科。在教育学上,课程解释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排列的顺序、进程、时限等。 三、简答题

1、影响和制约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答:一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二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三是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对课程的影响 四是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五是教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六是学校教学的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2、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 答:?国家政治和政策的导向

?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的要求 ?历史学科发展的现有状况 ?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3、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 答:?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历史学科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思想性。

3

?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原则

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意义,以及课程内容的范围、分量、程度等,都要符合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具有教育性,一方面要体现基础性,要面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建立在时序框架下的原则 ?全面展示历史发展的原则 ?促进学生认识历史的原则

总之,学校历史课程的编制,既要遵循课程编制的一般原则,又要体现出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4、历史课程设计的模式 ?学科中心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以学科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课程是以学科作为编制的基本依据,围绕着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编排课程内容的体系,并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过程。

其长处是将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和教学的评价也比较明确。 ?学习者中心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以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取向,以学习者的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基础,围绕着学习者的兴趣及需求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

其长处是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经验的重要性,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 ?问题中心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以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作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讲个人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重点,强调学习者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重点在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学习着适应社会的能力。

其长处是是学校课程各个内容贴近于社会的发展

上述的三种模式也存在着弊端:如学科中心的课程偏重于知识方面的教学,在教学中容易中记忆而轻理解,课程内容的学术化又容易使教学与社会、生活脱节,以及学科之间脱节等;学习者中心的课程则由于强调学生的需求而容易忽略教育的社会目标,忽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容易受到影响;文体中心的课程,其结症在于关心社会的问题往往很难界定,很容易将成人的问题将强加给涉世不深的学生,而且这一模式对教师理解和驾驭社会问题、统合教材、阐明社会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中常会有诸多困难。

5、学科中心设计模式具体设计方案的类型 答:?通史式的历史课程

?主题式的历史课程 ?课题式的历史课程

上述历史课程的模式,在中外历史的编排上还都有着两种组合方式,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别编排,或者是中外历史合编。

4

第三节 中学历史课程的类型

填空

1. 关于学校课程类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上划分为(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上划分为(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上划分为( );从课程的性质角度上划分为( );从课程的组织上划分可分为( )

2. 在设计课程和编制课程内容时都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

3. 纵向的维度的组织主要是涉及课程内容的( )问题,即课程内容的( )等 4. 横向维度的组织主要涉及课程内容的( )问题,即课程内容的( )等 5. 中学历史课程属于( )的课程 6. 我国中学分为( )两个阶段 7. 历史知识具有( )等特点

8. ( )式课程的编排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更为适宜

9. 从国外的情况看,中学历史课程和教学大多采用( )的方式 10.就学校课程的内容组织而言,( )是两种最主要的课程类型 11.近代以来学校课程的主干课程是( )

12.学科课程是以( )为依托,其教学内容的( )较强,知识结构完整有序 13.中学历史课程是采用( )的类型 14.在中学,编制了()作为综合课程

15.在历史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中,可采取的不同类型有( ) 16.选修课按学生选学的方式可分为( )两种类型

17.在新制定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已将高中历史课程分作( )两类,其中历史必修课为( ),选修课为( )并规定有意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选修( ) 18.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学校课程分为三层次,即( )

答案:1. 小学课程,中学课程,高中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知识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工具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 2. 纵向的维度问题,横向的维度问题 3. 序列;结构,逻辑,层次,顺序,连续 4. 整合,广度,联系,综合,平衡 5. 知识性 6. 初中和高中 7. 过去性,既定性,具体性,不重复性 8. 螺旋 9. 螺旋式 10. 学科课程,综合课程 11. 学科课程 12. 专业学科;系统性和逻辑性 13. 学科课程 14. “历史与社会” 15. 关联式,组合式,统合式 16. 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17. 必修课和选修课;三门;六门;三门课; 名词解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1,直线式课程

指将课程的内容按照前后相连,严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前后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基本上不重复,宛如一条直线,一拉到底。 2,螺旋式课程

又叫圆周式课程,指同一课程的内容在不同阶段上重复出现,像弹簧的层层旋转,但又不是在原地画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渐提升高度和加强深度 3,学科课程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学历史教学法在线全文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10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