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计算次级绕组圈数N
2
即±12V分别绕5匝,5V绕3匝。 3.5 反馈绕组N3的估算
反馈绕组匝数的确定,要求既能保证开关元件的饱和导通又不至于造成过大损耗。根据UC3842的要求,反馈绕组的输出电压应在13V左右。因此,
3.6 导线线径的选取
根据输入输出的估算,初线线圈的平均电流值应该允许达到2A。 1)初级绕组
初级绕组的线径可选d=0.80mm,其截面积为0.5027mm2的圆铜线。 2)次级绕组
次级绕组的线径可根据各组输出电流的大小,利用原级相同线径采用多股并绕的办法解决。为了方便线圈绕制,也可选用线径较粗的导线。由于工作频率较高,应考虑集肤效应的影响。 3.7 线圈绕制与绝缘
绕制开关变压器最重要的问题是想办法使初、次级线圈紧密地耦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小变压器漏感,因为漏感过大,将会造成较大的尖峰脉冲,从而击穿开关管。因此,在绕制高频变压器线圈时,应尽量使初、次级线圈之间的距离近些。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双线并绕法
介绍高频变压器的具体制作过程及所需的参数计算
将初、次级线圈的漆包线合起来并绕,即所谓双线并绕。这样初、次级线间距离最小,可使漏感减小到最小值。但这种绕法不好绕制,同时两线间的耐压值较低。 (2)逐层间绕法
为克服并绕法耐压低、绕制困难的缺点,用初、次级分层间绕法,即1、3、5行奇数层绕初级绕组,2、4、6等偶数层绕次级绕组。这种绕法仍可保持初、次级间的耦合,又可在初、次级间垫绝缘纸,以提高绝缘程度。 (3)夹层式绕法
把次级绕组绕在初级绕组的中间,初级分两次绕。这种绕法只在初级绕组中多一个接头,工艺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本 例中,为减小分布参数的影响,初级采用双线并绕连接的结构,次级采用分段绕制,串联相接的方式,即所谓堆叠绕法。降低绕组间的电压差,提高变压器的可靠 性。在变压器的绝缘方面,线圈绝缘应尽量选用抗电强度高、介质损耗低的复合纤维绝缘纸,提高初、次级之间的绝缘强度和抗电晕能力,本例中,因为不涉及高 压,绝缘问题不必特殊考虑。
4 结束语
绕 制脉冲变压器是制作开关电源的重要工作,也是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和主要精力的工作。变压器做得好,整个设计与制作工作就完成了70%以上。做得 不好,可能就会出现停振、啸叫或输出电压不稳、负载能力不高等现象。在变压器的温升<35℃,绕制良好的脉冲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且 波形质量优异,电性能参数稳定。在100kHz的使用条件下,脉冲变压器的体积可以大大减小。绕制变压器时,要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以下几点: (1)即使输入电压最大,主开关器件导通时间最长,也不至于使变压器的磁芯饱和; (2)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耦合要好,漏电感要小;
(3)高频开关变压器会因集肤效应导致电线的电阻值增大,因而要减小电流密度。通常,工作时的最大磁通密度取决于次级线圈。
(12)
(4)一般来说,采用铁氧体磁芯E128时,要把Bm控制在3kGs以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高频变压器制作与技术参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