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根据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则该溶液一定不与CO2反应
C.向某无色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CO2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该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铁生锈需要氧气,所以金属的生锈都需要氧气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金刚石和石墨性质都相同
C.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改变,所以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面粉和蔗糖灼烧后都得到黑色物质,因此它们是同种物质
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H2CO CH4B.CH4CO H2 C.CO CH4 H2D.CO H2CH4
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5.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是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探究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快慢的因素,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B.①②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析出晶体越快
C.③④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CO2流速越大,析出晶体越快
D.①③对比可知,二氧化碳的流速是影响析出晶体快慢的主要因素
6.“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实现“低碳”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纯净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7.下列鉴别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B.CO2与O2:燃着的木条
C.棉线与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D.KNO3和NH4NO3:加熟石灰
8.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u(OH)2、CuCl2、Cu(NO3)2 B.CuO、Cu、Cu(NO3)2
C.H2O2、O2、H2O D.C、CO2、CO
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常温下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NO3)2→ CaCl2B.C→ CO2
C.CaCO3 → Ca(OH)2D.Na2CO3 → NaOH
10.用足量的CO在加热条件下还原3.21gFe2O3、CuO固体混合粉末,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B.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CaCO3
C.气体增加的质量为原固体粉末中的氧元素
D.固体混合粉末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2.41g
11.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室温下,将可能含有CO2、N2、O2的混合气体,先通过炙热的焦炭,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气体体积增大;接着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再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收集到的剩余气体,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关于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O2和CO2,可能含有N2
B.一定含有N2和CO2,可能含有O2
C.一定含有O2,且至少含有CO2和N2中的一种
D.一定含有N2,且至少含有CO2和O2中的一种
12.将8.4gCO、C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质量增加了10g,则原混合气体中CO、CO2的质量比为()
A.2:1B.1:2C.7:11D.10:11
13.甲、乙、丙和X、Y、Z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都是氧化物,且常温下甲固体,乙是气体,丙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CuO B.X一定具有还原性
C.Z一定是酸D.Y和Z一定能发生反应
的是
14.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
..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③不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H4C1
15.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水的电解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6.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氧化铁和稀硫酸B.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C.氧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D.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1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18.取等质量的下列条件下的Ca(OH)2溶液,吸收CO2最多的是( ) A.10 ℃的不饱和溶液B.10 ℃的饱和溶液
C.30 ℃的不饱和溶液D.30 ℃的饱和溶液
19.Fe
2O3、ZnO、CuO的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82g,将生成的CO
2
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10.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A.14.82B.4.92C.6.42D.7.18 20.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2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E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练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