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KHz方波产生
方案一:单片机产生,该方案既可以采用单片机定时器产生40KHz方波,又可以对单片机晶振分频得到40KHz方波,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频率误差大。这样就可能导致超声波发射器达不到最大功率,使测量范围受到影响。
方案二:采用NE555产生40KHz方波,该方案产生的方波稳定,且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其输出,在后级加上非门可加大发射功率,从而间隔产生超声群。
综合考虑,使用方案二。
3、距离测量
方案一:相位检测法;通过比较发射波和反射波的相位,推算出时间t,进而得出距离。此法精度高,但检测的范围有限。且要做到精确的相位检测,硬件
电路相当复杂。
方案二:声波幅值检测法;检测回射波的幅值。在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回射波幅值随测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而回射波幅至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此法易受反射波的影响,反射回波幅值的大小直接影响者测量的精度,在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大,反射波幅度衰减较大,不易测量。因此该方案只适合粗略测量,精度达不到题目中的要求。
方案三:频率检测法,发射电路发射超声波群并开始计时,接收回路使用锁频器,当接收到40KHz,锁相环会对该频率进行跟踪获取处理,并输出相应的电平跳变。但在实际中接收波中含有不可控的杂波,也有40KHz,使得电路的检测很不可靠,故此方案不可取。
方案四:度越时间检测法;检测从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经气体介质的传播到接收器的时间,即度越时间。度越时间与超声波在气体中传播速度相乘即得声波传播的距离。此法不用考虑反射信号的大小,只检测反射信号的有无,通过精确的定时,即可求出距离。适当的增大发射功率可测量较长的距离。
要做到一定精度的定时,可采用对较高频率脉冲计数的办法;对反射信号的检测只用检测其有无,不检测其大小,因此硬件电路将大大简化。另外通过实时1测温,得出当前温度,从而算出当前声速。利用L vt就可以得到相当准确的2
结果。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选用方案四。
4、扫描方案
方案一:步进电机,将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步进电机上,用步进电机带动其扫描,步进电机有比较精准的控制角度,但该方案在实际是须得每次测量时对系统进行校准,且人为校准误差较大。
方案二:使用舵机控制,该方案控制简单灵活,每一个脉冲便有一个方向角,且可以让其固定在90内转动,可操作性较好,且功耗较小。
综合考虑,使用方案二。
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框图
整个系统由两单片机构成,使用nRF905实现两单片机间的通讯,其中一片单片机负责超声波的发送控制、时间计算和温度采集,另一片单片机负责显示、报警和键盘信号的发送,而两个单片机由不同的电源系统供电,系统的方框图如下所示:
三、理论分析与计算 1、渡越时间测量法原理
检测从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经气体介质的传播到接收器的时间,即渡越时间。渡越时间与气体中的声速相乘,就是声波传输的距离。考虑实际情况,采用异地脉冲反射式来测距,即需测距离式声波传输距离的一半:
1L vt 2
式中,L为待测距离,v为超声波的声速,t为渡越时间。由下式计算测量误差 L t t
式中, L为测距误差, 为声速, t为时间测量误差, 为声速误差。若要求测距误差小于0.01m,已知声速 =344m/s(20℃时),忽略声速误差,那么测量时间的误差:
t L0.01 0.00003s 344 (6)
系统使用MSP430的脉冲计数的方法,间接测量时间,可以把声波的时间精度提高到所需的准确度,也就是把超声波往返时间转化为对计数脉冲个数N的测量,所以上式可写成:
L NS/2
式中,s为等效标尺,s vf,f为计数脉冲的频率,v为声速,所以 L Nv2f
在本系统中,计数脉冲的频率f 2MHz。
2、温度补偿
测距所用公式为:l ,其中l为障碍物至探头的距离,t为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所用的时间,v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遵循如下计算公式:
s,T为摄氏温度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v也会变化,若计算时不考虑温度的影响而采用固定的v值,则会引入误差,故系统加入DS18B20实时测量环境温度,对v的值进行补偿,从而减小误差。
3、盲区及发、收时序
由于电声换能器的电气阻尼振荡和机械阻尼振动共同作用下,产生余振阻尼衰减信号,在换能器由发射状态转入接收状态后,首先接收到的信号是这种余振信号(绕射)
,在此信号衰减到足够小的时间内,换能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阻v
尼衰减信号叠加混淆,使电路鉴别不出真正的回波。在这段时间内收到的回波,系统应对其进行屏蔽,以免发生误判。这样就导致了盲区的产生。
工作时序示意图如右:
其中a脉冲为发送端的置位
脉冲,同时作为计时器的起始脉
冲;b脉冲为虚假脉冲(由绕射产
生,应避开);a 、b的时间间隔
为盲区;c脉冲为接受端接收到的
有效回波脉冲,用于停止计时器
的计时。程序的主要任务就是检测a 、c
时间,再由数据处理、修正单元计算出实际距离。
四、主要功能电路的设计
1、超声波发射部分
经测定,所用的超声波探头在41.3KHz时震荡最强,即为其中心频率,故使用NE555产生该频率的的脉冲波,用MSP430控制RET端口,从而产生脉冲群。为了加大发射功率,系统采用非门,电路如下所示,方波信号经过一级反向器后送到超声波换能器的另一个电极,用这种推挽式将方波信号加到超声波换能器两端以提高发射强度。输出端采用两个反向器并联,用以提高驱动能力。上拉电阻R1、R2一方面可以提高反向器74LS14输出高电平的驱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超声波换能器的阻尼效果,缩短自由震荡时间。
2、超声波接收电路
要将超声波探头微弱的信号完整的读进来,在前置电路里,要进行高的输入阻抗的设计,考虑到超声波探头的阻抗很高,所以这里前级选用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所用的芯片为LF357,另接收头处采用了100k 的电阻进行并联,同时为了减小接收余震的影响,在接收端并联了0.15 F的电容。
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中,除了障碍物发射的回波外,总会有杂波和干扰脉冲等环境噪声。须得进行,滤处接收的后级采用了FET高输入阻抗的运放,系统采用红外/超声波专用接收芯片CX20106A,内含前置放大、限幅放大、宽频带滤波器、检波器、整形和滞后比较器。通过外围电路可调整其参数,从而很好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用文档超声波测距与无线传输系统_第三组(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