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A.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
利
C.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 D.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 ”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大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B.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
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20、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双方
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九二共识”
A.以两岸“三通”为前提 B.发展为“一国两制”构想
C.开拓了国际关系新领域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1、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为了发展同新兴
民族国家的关系,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 B.放弃“一边倒”的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22、毛泽东曾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周恩来也说:“这一突破
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 收获就在这里。”二人讲话围绕的核心问题是
A.“一边倒”外交方针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争取加入世贸组织
23、《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条口录:“马歇尔计划: 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A.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 B.遏制欧洲和称霸世界
C.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 D.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
24、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
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
A.没有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
B.保留了天皇原有的地位和权力
C.有利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D.助长了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
25、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
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
A.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
C.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 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两小题,其中26题22分,27题28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6、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端于中央政府文武职官分野体制的建立 ,定型于秦汉时期 ,成熟于隋唐时期 ,衰败于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 ,内容丰富 ,特点鲜明 ,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官制建构 ,特别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同时对于我们当前深化人事行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梁仲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探析》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三种文官选拔制度。(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官制度对我国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借鉴作用。(4分)
27、 (28分)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 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 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 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 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请通过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来反驳材料中“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观点。(8分)
(2)从材料二中归纳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6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用文档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