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实验
(Fundamental Experiments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41611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名称:《硅酸盐岩相学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
课程总学时:48 学分: 3.0 实验学时:48 实验学分:3.0 面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生 试验室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
一、课程简介
该实验课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包括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和结构测试、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理论验证等方向的基本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该课程共开设了14个必修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实验,其中包含9个课时的样品鉴定综合性实验。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相应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比较抽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关结构、性能的分析原理和分析方法。
该实验课程要求指导教师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进行讲解,并进行实验操作的演示;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综合性实验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应用已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编写并按时上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应批改每份实验报告。 三、考试(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包括纪律考勤、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等,主要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考核及评分:
实验报告(含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该项目占课程总分的50%;
实验课表现(含纪律、考勤、实验操作正确性等),该项目占总分的20%: 上述两项合并为平时成绩,占课程总分的70%;
笔试考核(含实验原理和设备工作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的原理、实验数据处
理等理论性内容),该项目占课程总分的30%。
课程总分按100分计。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
各种硅酸盐矿物标本八套;莫氏硬度计十七套;偏光显微镜二十台;反光显微镜二十台;七个晶系木模型七套;各晶系标准有机模型三套;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仪一台;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各一台;红外光谱仪一台;计算机(配A/D转换卡)六套;立式管式电炉六台;卧式管式电炉四台;电子天平六台;彩色电视机和微距摄像头各四套。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周志朝主编,《无机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2 版。
(2)杨南如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修订版。
(3)自编,《硅酸盐岩相学实验指导书》, 1999年。
(4)陆佩文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5)自编,《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2002年。
顺序 (1) 学会在正交系统测定矿物
6
正交偏光镜下 的观察(二)
的多色性、 吸收性、 延性、 消光类型和双晶类型 (2) 掌握使用补色器的规律性 (1)认识锥光系统,动手设置
验证
3
必做
本科生
1
7
锥光镜下的观 察(一)
这个系统 (2) 学会用锥光系统观察一轴 晶的光学性质和测定光 性 验证 3 必做 本科生 1
锥光镜下的观 8 察(二)
(1) 学会观察二轴晶的干涉图 (2) 利用┴Bxa 切面和斜交光 轴切面测定光性 (1) 了解反光显微镜的结构和 验证 3 必做 本科生 1
反光显微镜及 9 其应用
原理。 (2) 学会用反光显微镜观察水 泥熟料、陶瓷和玻璃光 片。 (1) 认识 X-射线衍射仪的构 造和原理 (2) 学会测定和分析给定样 品 X-射线粉末衍射谱 图 验证 3 必做 本科生 1
无机非金属材 10 料测试技术
(3) 认识透射电镜构造原理 (4) 观察和分析 TEM 图像 (5) 了解扫描电镜结构原理 (6) 掌握制样方法和和观察 SEM 图像的要领。 (7) 用各种测试技术鉴定指 定的样品。
综合 设计 9
必做
本科生
8-10
粘土的差热分 11 序 号 析 实验项目名称 粘土-水系统 的ζ-电位测定 淬冷法研究相 13 平衡 热失重法测定 14 固相反
应速度 常数
通过差热分析鉴别粘土的种类
验证 实验 类型 验证
3 计划 学时 3
必做 开出 要求 必做
本科生 实验者 类别 本科生
2 每组 人数 2
实验主要内容 通过电泳法测定粘土在水中的 ζ-电位 确定二元相图中物质于指定温 度下的状态 通过热失重方法测定 SiO2-Na2O 系统的固相反应速 度常数
12
验证
3
必做
本科生
2
验证
3
必做
本科生
2
1、序号 1-9 的实验,原则上每批人数不超过 15 人,每人(每组)使用一套设备; 备 注 2、序号 10 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原则上全班分为 5 批,依总人数不同,每组人数一般为 8-10 人; 3、序号 11-14 的实验,原则上全班分为 4 批,每批有 5 个小组。
大纲编写人: 范基 骏 李浩璇 大纲审核人:邱树恒 大纲批准人:童张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用文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