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下三个判断,我国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第一个判断是感觉到已经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结构现象,不是周期现象。第二个判断是,信息化可能给我们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利用国际分工洗牌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我们有可能重新获得国际竞争力。第三个判断是信息化建设可能更现实,发展互联网经济对推动改革、对调整结构有很大的作用。
2、我国信息化发展呈现六大新的特点。
一是对信息化的理解已经出现重大飞跃。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决策部门,对信息化的理解都跳出了技术层面的认知层次,把信息化与国家竞争力、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统一起来。 二是发展路径日益明确。信息化的着眼点在于改造传统产业,而不是“一枝独秀”。随着产业的调整和网络泡沫的破灭,网络经济开始与主流经济对接,并日益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通讯服务领域逐步引入竞争机制,社会资本稳步进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此同时,基本电讯服务引进国际惯例的速度开始加快,价格开始具有弹性。 四是政府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在完善政府网络建设的同时,信息公开化和社会共享程度提高,对改变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政务公开和提高社会参与度有着重要作用。 五是信息技术和服务更加注重实效,正走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电制商务模型和市场需求对接。
六是与信息化相关的社会、经济、安全等命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数字鸿沟”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入。
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九五”期间信息产业市场增长速度超过30%,2000年信息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保持了3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产业规模比90年代初扩大了8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垄断现象仍然存在;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软件、集成电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较少;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缺乏,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共享程度低,中文信息内容亟待充实提高;网络和信息安全还存在隐患;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仍不紧密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项主要战略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使信息化成为推动工业化的有力武器,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
三、我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前景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举措,与此同时包头还肩负着建设经济强市的历史任务。作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必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建设经济强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将是包头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否走在前列,能否建成经济强市的关键。 因此在当前经济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要把包头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包头的信息力和科技力水平,增强包头市的综合竞争实力,依托包头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和新知识、新发明改造传统生产技术和传统产业,实现产业信息化,为包头经济强市建设构筑坚强的支点。
近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于1997年9月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2000年11月,首次组织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决定》,对全市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为加强领导与管理,组建成立了“包头市信息产业办公室”,及时研究出台了《包头市城市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包头市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市场准人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包头市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管理办法,以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程质量。正在制定的《包头市信息化“十五”规划》是我市首次编制的信息化专项规划,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切合实际的超前而又适度的指导框架。今年7月份,在我市成功组织召开了“中国西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论坛暨信息产品展览会”,参会地区、人数、参展单位及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营造起浓郁的全社会关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氛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集中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信息网络建设正在加快建设步伐,已建立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63)、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 (169)节点,于2000年6月分别开通了国际互
联网包头政府网站及西部数码港,实现了国际互联互通,为我市政务信息化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行业信息化系统如金融、税收、民航、铁路、统计等已投入使用;信息化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通信业、软件业、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及信息咨询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信息设备制造业已见雏形,全市有近40家企业从事信息设备制造业,到2000年创增加值5.5亿元,占全市CDP比重的 2.3%,信息产业以高于全市CDPl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我市软件业也有较快发展,2001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2001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及技术研讨会”上,内蒙古金名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开发的《西部水资源在农业灌溉中的检测与管理V1.0》应用技术获金奖,内蒙古新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电力调度监控系统V1.1》获创新奖,全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势头。
2000年10月我市被列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今年,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我市重点组织开展了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包头通”公众多媒体信息网建设工程、地下管网建设工程、软件园建设工程。目前,“企业上网工程”正在建设中,已有460余家企业实现上网运行,预计年底500家企业的网站制作将全部完成,并实现上网运行。“政府上网工程”也在积极建设中,全市已有半数以上市直机关和旗县区实现了信息上网。公众多媒体触摸屏“包头通”正在紧张筹建中,年内将在全市投放 30部,并于年底开通。与山东迅通、内蒙地力合作投资2.3亿元的城市地下信息管网建设工程也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2001年9月成立的“包头市软件行业协会”加快了软件园建设工程进度。
虽然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和先进城市相比,包头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信息观念滞后,认识不足,信息化投入低,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限,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欠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再加上从事信息和计算机人才相对缺乏,制约了我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用文档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