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一章 - 第九章心理试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章 绪论——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纳 D.弗洛伊德 4、心理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 )

A.脑 B.客观现实 C.实践活动 D.主观意识 5、心理学是研究( A )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神经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6、心理学是( D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又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7、感觉是指( A )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8、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B )

A.视觉和听觉 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 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9、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并进行综合,进而形成苹果这一整体映像,这种心理活动是( B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10、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11、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 D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12、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是(C )

A.闪光融合 B.视觉对比 C.后象 D.联觉 13、为了保护对暗适应( B )

A.最好戴上一个墨镜 B .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C.戴上一个蓝色的眼镜就可以 D.戴上一个色彩的眼镜就可以 14、( D )叫联觉

A.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C.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D.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1

15、基本的味觉有(A )

A.咸、甜、苦、酸 B.酸、甜、苦、辣 C.甜、咸、麻、辣 D.酥、脆、甜、咸 16、味觉的感受器是( A )

A.味蕾 B.科蒂氏器官 C.半规管 D.前庭器官 17、( B )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18、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 )

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 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

19、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B )

A.完整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20、看见一枚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B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21、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2、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3、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24、“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25、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同学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6、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7、听表走动的滴答声, 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现象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 28、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 ) A、注意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29、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30、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所持续的时间是指(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的转移 二、判断题

( )1、个性也就是指的个别性

( )2、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 )3、注意的外部表现与其内在的注意状态是一致的

( )4、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有意注意。 ( )5、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官,就能有感知觉 ( )6、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时无济于事的。

( )7、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种类的感觉之间。

2

( )8、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避免 ( )9、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 )10、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有助于视

敏度的提高。

( )11、洗淋浴澡时水温较高而且不变,但人却觉得渐渐不烫了,这时由于人的不同感觉

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名词解释

1、心理 2感觉 3、知觉 4、知觉定势 5、观察 6、注意 7、有意注意 8、无意注意 四、简答题

1、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2、小学生的观察品质发展特点怎样? 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4、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5、简述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6、简述注意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 7、小学生注意有意性发展的特点。

8、你若是低年级教师,将怎样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组织教学工作?

第五章 记忆——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

1、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再认、重现和回忆

2、小学生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

A.回忆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3、小学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4、短暂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组块。

A.9±2 B.7±2 C.5±2 D.6±3

5、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 )

A.识记 B.保持 C.重现 D.联想

6、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不随意识记 7、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靠()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不随意识记 8、长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时间为()

A.1分钟以上 B.1小时以上 C.1天以上 D.1年以上 9、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A.量 B.质 C.量与质 D.不

10、医生根据病人的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1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 “础润

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 A. 抽象性 B. 概括性 C. 间接性 D.情景性

3

12、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

A.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13、在头脑中把同一类事物一般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14、小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公式,解答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这

是思维过程的( )

A抽象 B.综合 C.概括 D.具体化

15、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新颖性 D.个别性

16、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存在一个转折期,正常情况下一般在

( )。

A.6、7岁 B.7、8岁 C.8、9岁 D.10、11岁

17、“马是动物,椅子是家具”这表明儿童的概念发展水平处于() A.具体形象水平 B.形象抽象水平 C.本质抽象水平 D.抽象逻辑水平

18、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体验,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为中介

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19、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20、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 )

A.适应功能 B.组织作用 C.动机作用 D.信号作用 21、杜甫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了情绪的特征具有( ) A.感染性 B.情境性 C.两极性 D.移情性

22、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3、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4、小学生每答出一道难题,心中会感到很快慰,这中情感属于( )。 A.美感 B.理智感 C.心境 D.激情

25、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 )。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成就感 26、“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知之深而爱之切”反映了()

A.情感与审理状况的联系 B.情感与想象的关系 C.情感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D.情感与注意的关系

27、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因一点小事与同学感情破裂,但很快又得到恢复,这是由于他们情

感的()比较差引起的。

A.稳定性 B.可控性 C.丰富性 D.深刻性 二、判断题

( )1、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识记的效果高于意义识记的效果。 ( )2、遗忘是识记的相反过程。

(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认为,遗忘的进程是先慢后快的。

( )4、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会发生遗忘。 ( )5、过度学习指的是对材料的识记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 ( )6、思维和感知觉一样,也是在实践活动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4

( )7、同一儿童能离开具体事物演算抽象的数学题,但是不能离开具体形象理解历史发

展规律,这是儿童思维发展不平衡表现。

( )8、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可以脱离具体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 ( )9、分析和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

( )10、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 )1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 )12、激情会上人失去理智,因此它是有害无益的。

( )13、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小学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 ( )1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通过言语表情、身段表情、面部表情等实现。 三、名词解释:

1、记忆 2、过度学习 3、思维

4、概念 5、变式 6、推理 7、情绪情感 四、问答题

1、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内容。 2、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3、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概念?

4、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具体表现? 5、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6、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特点及培养?

第八章 动机——第九章 人格

一. 单项选择

1、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用刀叉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这表明人的需要具有( ) A. 对象性 B. 动力性 C. 多样性 D. 社会性

2、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 A. 尊重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求知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3、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其中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分别是( )

A.内驱力、诱因 B.需要、行为 C.需要、诱因 D.内驱力、行为 4.让一个五到六岁的儿童毫无内容地让他保持某种站立姿势比较困难,但是在游戏中让他扮演一个感兴趣的角色,例如说扮演哨兵,他就可以长时间地耐心地保持某种姿势,而且保持时间比前一种站立时间要长3-4倍,这种现象表明了动机在活动中的( )功能:

A.引发 B.指向 C.激励 D.激活 5.儿童好问问题的现象是( )动机作用的表现: A.好奇 B.成就 C.饥饿 D.生理性

6.人与人结交朋友,加入团体活动,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关心等行为是由( )动机所引起和维持的。

A.成就 B.兴趣 C.交往 D.好奇

7. 奥苏伯尔认为,有些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这是属于哪一种学习动机( )

A.学习能力感 B.学习兴趣 C.外部目的性 D.知识价值观

8.有人总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自己,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己,这是挫折动机中的( ) A.挫折情境 B.挫折认知 C.挫折行为 D.挫折表现 9.“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

5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10. 一个人的言语速度、思维速度、动作速度表明的是气质特性中的( ) A.敏捷性 B.情绪兴奋性 C.感受性 D.外向性 11.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12.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13.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4.在家庭的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 A.家庭结构 B.出生顺序 C.家庭的贫富程度 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15.父母的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 ) A.民主 B.保护 C.支配 D.拒绝

16. 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 )

A.最强 B.较弱 C.适中 D.极强 二.判断题

( )1、需要就是动机,动机也是需要。 ( )2、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没有区别。

( )3、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1)同一动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2)相似或相同的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 )4、动机强度越高,行为效率越高

( )5、抱负水平越低越有利于使人形成成就动机,而抱负水平越高越容易使人形成挫折感。

( )6、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抱负水平,而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人的抱负水平。 ( )7、挫折在人的行动中完全是一种消极因素。 ( )8、气质类型在社会上的评价都是好的。 三.名词解释

1、需要 2、动机 3、诱因 4、成就动机 5、兴趣 6、人格 7、气质 8、性

格 9、自我概念 四.简答题

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关于动机与行为效率之间关系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3、小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4、维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5、简述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6、分析说明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一章 - 第九章心理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第一章 - 第九章心理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659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