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单元综合检测卷三 压强 浮力 功和能&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单元综合检测卷三 压强 浮力 功和能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结论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 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 (填写科学研究方法名称)。 答案:受力面积 控制变量法

解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结论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如图,三峡船闸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它是利用 原理来工作的。当阀门A打开,阀门B关闭,水从 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打开,船驶入闸室。 答案:连通器 闸室

解析: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图中,阀门A打开,阀门B关闭,闸室内的水和下游水构成一个连通器,据其特点可知,水面会保持相平,所以水会从闸室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打开,船驶入闸室。 3.

如图所示,在装有乒乓球的玻璃杯上方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乒乓球会从玻璃杯中“飘”起来,这是由于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变 、气压变 的缘故。(均选填“大”或“小”) 答案:大 小

解析:当用力吹气时,增大乒乓球上方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乒乓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会从玻璃杯中“飘”起来。

4.晓彤利用细线将木块拉入水中静止时,可以感受到浮力的方向是 。此时,木块受到 个力的作用,使其保持平衡状态。 答案:竖直向上 三

解析:利用细线将木块拉入水中静止时,可以看到细线始终在竖直方向,因此可判断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此时,木块受到重力、浮力和细线拉力共三个力的作用,使其保持平衡状态。 5.

容积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 F乙,p甲 p乙。(均选填“>”“<”或“=”) 答案:= >

解析:容积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水的体积、质量、受到的重力相同,因为甲、乙为圆柱形容器,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ρghS=ρgV=mg=G,故甲、乙两容器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即F甲=F乙;由题图知,容器中水的深度h甲>h乙,由p=ρgh得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

6.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液

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甲 F乙,盐水对杯底的压强p甲 p乙。(均选填“<”“>”或“=”)

答案:= <

解析:由题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因为ρ

时物体漂浮,ρ

时物体悬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因为

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

7.如图,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 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答案:乙 力臂

解析:题图中甲开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点在水平中心轴上,手按在最上或最下端,因此力臂相对乙来说较长,这样所需要的力也较小,而乙需要的力就要大一些,长期使用乙更容易损坏。 8.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 方法更省力。甲图中货物被匀速推上车的过程中,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甲 不变

解析:题目中乙图是直接搬重物,所以人用的力就等于重物的重力;题目中甲图是利用斜面来搬运重物,而斜面是省力费距离的一种机械。故甲更省力。题图甲中货物被匀速推上车的过程中,因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不改变,所以动能也保持不变。

9.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 N,背着质量为8 kg的背包,用时40 min登上高为9 m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 J,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g取10 N/kg) 答案:720 2.25

解析:背包的质量m=8 kg,背包所受的重力为G=mg=8 kg×10 N/kg=80 N,攀岩者对背包做功为

W=Gh=80 N×9 m=720 J,攀岩者及背包的总重力为G总=80 N+520 N=600 N,攀岩者所做的总功为W总=G总h=600 N×9 m=5 400 J,做功所用的时间为t=40 min=2 400 s,他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2.25

W。 10.

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答案:Gh 小于

解析: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W=Gh;铁球在C位置受力不平衡,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B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小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

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如图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是(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p=可看出,当逃生锤对玻璃的压力一定时,减小与玻璃的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玻璃就容易被击碎,乘客的逃生机会就会更多一些,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 12.

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受力不平衡时会发生形变。此装置( ) A.左右构成一个连通器

B.可以探究液体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C.可以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重力和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可知,此装置左右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故A错误;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边,则左边液体密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故B正确;此实验只能观察出橡皮膜向左或向右凸的情况,不能观察到橡皮膜向各个方向的凹凸情况,因此不能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C错误;此实验不能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重力和体积有关,故D错误。

13.晓彤和小雪利用气球可以做许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气球放入玻璃杯中,吹鼓气球后,提起气球,能把杯子吊在空中,此时气球对杯子的摩擦力大于杯子的重力

B.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装有红色水的气球,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根据玻璃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测量液体的压强

C.用吹胀的气球做小车前进的动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D.用开水烫过的玻璃杯扣在气球上,玻璃杯能“吸”在气球上,说明此时玻璃杯中的气压小于气球内的气压 答案:D

解析:瓶子静止,所以受力平衡,此时气球对杯子的摩擦力等于杯子的重力,选项A错误;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装有红色水的气球,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根据玻璃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液体压强的变化,不能测量压强的大小,选项B错误;用吹胀的气球做小车前进的动力,此时气球的反冲力大于小车受到的阻力,小车前进,合力不为零,选项C错误;用开水烫过的玻璃杯扣在气球上,由于玻璃杯内的气体膨胀后气体密度减小,气压小于气球内的气压,所以玻璃杯能“吸”在气球上,选项D正确。

14.如图,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答案:D 解析:

选项A、B中,由题图知n=3,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F=,A、B图中的拉力相等,等于;选项C图中,如图,OC∶OD=OA∶OB=3 m∶4 m=3∶4,由F×OD=G×OC,得F=×G=×G;选项D中,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Fs=Gh,F=×G=×G,由上述分析可知,利用斜面动力最小,选项D正确。

15.如图,同学手拿重垂线匀速下坡、静止在水平地面和匀速上楼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对比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三种情况下人受合力都为零 C.三种情况下绳对重锤的拉力相同 D.三种情况下重力都没对人做功 答案:ABC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故A符合题意;该同学手拿重垂线匀速下坡、静止在水平地面和匀速上楼说明他处于平衡状态,受合力都为零,故B符合题意;三种情况下重锤都处于平衡状态,重锤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故C符合题意;该同学在匀速下坡和匀速上楼时,人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16.平阴县某中学的李强同学动手能力非常强,学习了浮力后,他利用“铁丝,胶管,试管,进、排水管,水和注射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里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B.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答案:BCD

解析:题图中潜艇模型,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出试管,此时模型的自重减小,模型上浮,故A错误;当潜艇模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因此模型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来实现的,故B正确;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增加,试管内水量适当时,潜艇可能悬浮,故C正确;试管左轻、右重,为了保持试管稳定,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故D正确。 三、简答或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单元综合检测卷三 压强 浮力 功和能&在线全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单元综合检测卷三 压强 浮力 功和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659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