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喊叫水,孕育发展的力量(喊叫水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喊叫水,孕育发展的力量

——中宁县喊叫水乡学习实践调研报告

喊叫水——一个响亮又让人震撼的名字。这是位于中宁县城西南部、土地面积549.5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其中4个移民村)、养育4515户25600人的一个典型的缺水贫困乡。它的名字,如西海固一样之于全国、之于全世界。但,这里的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勇敢地与自然斗争,坚强地延续着生存奇迹。

单位的英明决策,让我们这些鲜有机会真切接触农村的青年干部有了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12天里,我们一组三人带着满腔热情、饱含各种情愫、怀揣内心责任,跑遍了喊叫水乡所有19个村子,走进了60余户农家,17所学校,7个农田水利设施,2个宗教场所,拜访了12位村支书。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乡村教育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移民问题、村部建设等专题调研,真实、直观地了解了该乡的大体情况。如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这是艰巨的历史任务和社会责任。通过调研,结合喊叫水乡实际情况,我们有如下思考。

一、喊叫水乡发展的四个瓶颈

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喊叫水乡,主要有以下四个瓶颈。

1

瓶颈之一:水资源匮乏

喊叫水乡之所以如此命名,顾名思义,与之缺水的现状直接联系。年均降雨量仅277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300毫米,干旱程度可见一斑。这里有2万多人、1万多头家畜需要解决饮水问题,这里有近17万亩农田需要灌溉。水井、水窖成了这里人民解决人畜饮水的主要方式,窖水主要从周边县或乡镇拉送,也会在下雨、下雪时积攒些雨水或雪水。人们的生活用水总是想尽办法地重复利用,洗脸水要放到晚上洗脚,洗菜水等澄干了再洗东西,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懂得水的珍贵,珍惜用水成了一堂无需讲解的自然课。这里的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利用地理条件拦截的大坝、修建的水库,或是村民自发挖凿的“大口井”、低成本挖凿的浅水井或建造的蓄水池。但大坝和水库完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属于“靠天要水”,旱情严重的时候,就毫无用处。比如说石泉村,这里的石峡水库建成三十多年来,一直是石泉村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今年由于旱情严重,石峡水库第一次干涸,使该村用水雪上加霜。“大口井”、浅水井抽上来的水含碱、含氟量高,直接用于灌溉容易造成土地碱化、土质硬度增加,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很多村民自发修建蓄水池用来氧化“大口井”和浅水井中抽上来的水,达到提高灌溉质量的目的,但建造蓄水池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保障,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村民自己建造的蓄水池在

2

利用不久后都因漏水等原因而废弃,既不能达到满足灌溉的需要,又造成村民财产的损失。调研中我们发现,其实喊叫水乡的农民很有思路,也很有魄力,他们对致富奔小康充满了信心,坚持并创新着很多发展模式,但缺水成了一块硬伤,阻碍了很多发展前景,也影响着农民的信心。

瓶颈之二:教育基础薄弱

我们都知道,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着农村的未来。但我们在喊叫水乡,还能看到这样一群孩子:三个年级在一起上课,坐着破旧的桌凳,吃的是米饭加咸菜的午餐,住着三十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在沙尘飞扬的操场上体育课……喊叫水乡共有17所学校,其中九年制一贯制学校1所,其他都是六年级完小和一至三年级学校。在我们开展的学校专题调研日中,走访了该乡所有的学校,初步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状况,深感农村教育发展仍是个艰巨漫长的任务。一是校园建设相对落后。喊叫水乡的校园建设普遍较差,尤其是一至三年级学校。全乡没有一所学校同时配齐实验室、活动室、微机室并能正常运转的,很多学校的桌椅、微机等都是捐赠的旧物资,一至三年级学校多是没有围墙的几间平房,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所教师分批次的听课。学校供暖都靠火炉,供暖效果差,还存在安全隐患。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校有硬化的篮球场,所有学校都是土操场,几乎看不到什么运动器材。二是师资力

3

量欠缺。据我们了解,喊叫水乡同很多农村一样,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由于教师待遇相对低,生活极不方便,教师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很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很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或经济条件好的地方,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教育力量雪上加霜。其次,很多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原因和当前实际,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接受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而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大多不愿来这些地方,很多学校的课程需要“代课教师”来补缺,而“代课教师”因工资低等原因,在另谋出路后造成另一种师资不稳。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三是学生思想消极化。随着大学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以及很多社会负面宣传的作用,农村学生的“两极化”现象愈发严重。一类是学习成绩好的,为了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而发奋学习,另一类是学习一般或学习较差的学生,想着考不上好大学,考上一般的大学又不好找工作,产生厌学心理,并受农民工打工潮的影响,说服或是在家长的支持下退学,农村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辍学率已有抬头趋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他们,如何生存、竞争于未来社会?

瓶颈之三:乡村协调发展力欠缺

农村需要统筹发展,需要协调发展。在喊叫水,存在制

4

约协调发展的问题。一是政策的执行方面。同样的政策,因为村与村之间的实际差异,在执行中会遇到很多阻力,各村不能完全站在全乡发展的大局去考虑政策的优劣,不能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评价政策的得失。往往在短期利益的作用下,肆意阻碍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导致政策不能适时发挥效力,降低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资金的分配方面。村干部也好,农民也好,对项目或资金的分配相当敏感。多是不问缘由,不明实情,一旦存在你有我无,你多我少的情况,就产生不理解,用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比,越发增加不平衡心理,造成项目实施延缓或停滞。更有甚至,伺机煽动农民情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三是资源的共享方面。喊叫水乡下辖19个村,村与村间相对独立,因地理条件等原因,会产生一些资源上的差异,如水源、矿产资源等。有些村子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但却对资源共享存在排斥心理。有互换尚可,无互换艰难。一定程度的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协调力的问题,原因在村委,亦在乡委乡政府。

瓶颈之四:移民村带来的新问题

生态移民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惠及几十万回汉人民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喊叫水乡共有4个移民村,安臵搬迁移民8000多人,多是2004年从同心县陆续搬迁而来。关于移民政策,群众纷纷表示拥护和欢迎。马塘村南沙窝移民点康大叔的话很有代表性:“搬下来以后,娃娃上学近、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喊叫水,孕育发展的力量(喊叫水乡)在线全文阅读。

喊叫水,孕育发展的力量(喊叫水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505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