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測回法实训心得
这一次完成的很小心,因为我们在前两次犯得低级错误太多了,很多地方都是微微改动自己的念头就会毫无顾忌地写下去了。但是我们在前两次的教训中,我们学会的耐心和虚心······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次实训不一般,从经纬仪的结构上看就很明显体现出来,望远镜物镜可以多方位移动,目测的定点需要尖锐、细小,有点特别的是读数的时候发现跟显微镜类似要用到反光镜,这些还是很简单的,下面的才是我们的中心处。
仪器的调平——初步对中有点意思,我们需要从一个十字中心点对准我们在地下画好的额交叉点,但是我们最初的伸出脚掌的对准,才慢慢移动居中;然后还有初步整平——调动三脚架,基本居中圆水准器;再到精确校对整平,两个水平校准器要达到一致,可是不知道是我们技术问题,还是仪器調整的挠度很高,我们始终还是没有居中校平,要不就是水准器偏了离谱,要不就是圆水准器又走偏了。
最后老师来为我们从新调平得出结论,仪器坏了······
不过呢,我们还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状况,我们需要的是使用的经验和熟悉測回法的过程,所以我们接下来我们每个人都轮流来回测两个点,虽然还是有很多小小的错误,比如回测的时候,对准点不是很精确,读数的时候没有看准,或着是计算的时候没留意等等。 不过比前两次实训好多了,我们懂得分工后要学习不同组员的方式跟技巧了,还有就是我们在无味的实训中,应有的耐心跟团结心慢慢凝聚在一起了······篇二:测量日志加心得体会
实习日记本
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学生姓名丁琪家 学号重庆交通大学 指导老师邓明镜 实习时间 6.18~6.29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今天是我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在领过仪器并检查校验确认无误之后,组长开始给各组员分配任务,接着全组人商讨确定出了此次测量进度计划。各项安排全都完成后,我们领着仪器返回宿舍。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开始了。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今日全组人员在为桥涵、概率论、毛概考试进行复习,未进行测量。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今日全组人员在为桥涵、概率论、毛概考试进行复习,未进行测量。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今日全组人员在为剩下的两科毛概和桥涵考试进行复习,未进行测量。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今天算是正式测量实习的第一天。一大早,我们组成员七点就到达作业地点。开始选取测量的控制点,由于仪器测量的不方便和地形的要求,初选一共为18个选点,相对其他测量小组,测点显得有点多。与此同时,我也明白到了此次实习的任务的艰巨性。对于选点,在这之后我也有了一定了解,相邻点之间的通视要好,便于测量和量距;选点的视野要广,便于碎部测量。
虽然今天是端午节房间的第一天,但是全组人员没有一人因为放 假而缺勤迟到,大家都在为测量付出自己的努力。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天气 晴
今天是端午节放假的第二天,也是正式的端午节。因此,本组组长在征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决定让大家下午放假半天。在上午,我们发现昨日测出的几个控制点的高程有误。
部分人员进行了返工,力求测量准确。同时,我们也用经纬仪用测回法测内角二测回,并努力保证测点上、下半测回角值不得大于40?,且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60?*n。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天气 晴
经过昨天的角度测量,我们严重发现,角度闭合差极大,已经可以用度来作为单位,为了之后的碎部测量的可行性和地图绘制的准确性,我们不得不再次进行返工。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高差闭合差已经达到数据要求。同时,测绘专业的同学决定将全站仪借用给我们。于是,经历一个上午的大家的辛苦测量,以及高科技全站仪的帮助下,使我们返工落下的进度又赶了回来。在此,我也终于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原来要搞好测量,只懂得理论是圆圆不够的。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天气 阵雨
今天很是悲剧的下了一场雨,使得我们的测量进度又往后拖了一步。同时,地图的绘制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大体控制点已经找好,但是碎步测量的测点在地图上表示出来的误差还是有点大。不过正好利用这场雨,让大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为明天的测量做准备。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天气 雨
今天虽然依旧在下雨,但工作进度已经不容许我们组继续拖下去了。因此,我们冒雨进行了碎部测量并用皮尺在一些碎部点测距。围着整个一教楼到处跑,还有好多蚊子。不得不感慨,测量学真是一门艰苦的职业啊!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今天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我们依旧进行的是碎部测量。地图绘制的同学,能够轻易地读出我们碎部点的平面位置。这也让我们测量的同学的辛苦劳作没有白费。对于一教楼的不熟悉以及施工带来的不便。我们只得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物轮廓进行修改。地图绘制的图纸也不得不换一张重画。不过,我们也一天天努力着,进步着。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今天,差不多已经进行到测量的收尾工作了,我们仍然测着碎部点。特别是那些拐点,着实让我们测量的同学辛苦了一番。地图的全貌已经快出来了,并且数据的校验与处理,基本上也都没什么问题。大伙儿都感到努力的成果没有白费。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今天上午,我们大家呆在寝室整理测算的数据。直到下午三点,到归还仪器的时间了。终于经过了约两周的时间,要给这些陪着我们日晒风吹的仪器说再见了。这也宣告着我们的测量实习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遗憾的是我们损坏了一个皮尺,陪了40元。t t… 工程测量心得体会
此次专业的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就结束了。我们也着实体验了搞测量的前辈们的艰辛,明白了工程测量的路原来还有很长要走。
这次的测量仪器使用的是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引来了同学们的不少抱怨的声音。虽然比起电子仪器显得有点落伍,但这同时也是考验我们测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对仪器的使用,我也对经纬仪,水准仪更加熟悉了。
六月的重庆,完全可以用烈日炎炎来形容。我们顶着烈日做着测量。虽然条件,环境都较为恶劣。但大家都没有叫苦叫累,也没人中途退缩。我也从中明白团队合作组员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默契,才能使测量事半功倍,才是按时完成测量任务的重要保证。这同时也是对我们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品质的一种锻炼。我还明白了,在数据处理,计算的时候 ,一定要认真谨慎,不得马虎。特别是今后,一旦踏上工作岗位,稍有一个偏差,后果不堪设想。对待凡事,都要认真细致地处理。
我很开心学校给我这样的一次实习机会,它至少能让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会对测量学
一无所知。同时也使我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最后,感谢邓明镜老师的测量实习的指导以及同组成员的互相帮助。这将使我大学生活乃至今后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篇三:测绘学习心得 学习测绘规范 1、进行数字化测图时,当测区较大或有条件时,可在测区内按自然带状地物(如街道线、河沿线)为边界线构成分区界限,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分区。
2、当地物跨越不同分区时,该地物应在某一分区内采集完成。 3、具有多种属性的线状要素(重合),只可采集一次,地类界与线状地物重合时,按线状地物采集。
4、采集线状地物时,应适当增加地物点的密度,保证曲线的准确拟合。
5、同时进行碎步测量和控制测量时,碎步点坐标应以平差后控制点坐标计算得到的。 6、文字注记:字头朝北,注记道路河流时,随线状弯曲方向排列。
7、等高线注记:字头应该指向山顶或高地,但字头不宜指向图纸的下方。
8、数字化测图提交检查验收资料有:1、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2、数据文件包括图廓内外整饰信息文件,元数据文件等。3、输出的检查图。4、技术规定或技术设计规定的其他资料。5、检查报告。
9、上交资料:1、技术设计书。2、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控制点平差计算成果表。3、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4、输出的地形图。5、产品检查报告、产品验收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10、上交资料满足的要求:即时性、一致性、完整性、可读性、真实性。
11、测绘技术设计方案内容:1、软硬件环境及其要求。2、作业的技术路线和流程。3、各工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和产品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5、数据安全备份或其他特殊的技术要求。6、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7、有关附录,包括设计附图、附表和其他有关内容。
12、设计评审:评审依据、评审目的、评审内容、评审方式和评审人员等。
13、点、线、面状要素属性表中: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字段顺序、属性与属性值均应正确无误。
14、地形图分幅:绘图处理—标准图幅—图名、人员名、图表名—点击左上角—点击右下角—确定—修改
15、水准仪规格:如ds1,1表示每千米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为1mm。 16、经纬仪规格:如dj2,2表示野外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为2秒。
17、一个项目的技术工作前需要了解的:①测区地点、面积,为什么要测量?;②什么测绘种类是地形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量还是房产测量?③多大的工作量?要什么成果物?④项目验收要求及成果清单(什么测绘种类?等级?数量?精度要求等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测回法学习心得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