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本书脉络

国民收入的核算: GDP是什么、怎么计算以会计学和统计学的角GDP、GDP分解、名义度分析一国产出的构成。

GDP和实际GDP 以下则是经济学理论,本书侧重于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介绍。

短期内国民收入的决定: 短期均衡的条件:Ep?y 引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y 从而得到:凯恩斯交叉模型(KCM) 简单的产品市场

我们侧重于对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的分析,得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自发性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引入投资函数:i?e?dr,加入利率r之后,引入了货币市场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IS-LM模型(重要假设:价格水平P不变) 投资函数:i?e?dr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ky?hr 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的均衡,但货币市场不一定出于均衡状态。

实际货币供给:M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但产P 品市场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

产品市场的均衡:y?c?i?g 货币市场的均衡:MP?ky?hr 在此引出宏观经济政策

IS曲线的移动代表了财政政策的变化 LM曲线移动代表了货币政策的变化

1

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税收(税率及其结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 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 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产生的效果: 现实中,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会随着IS、LM曲线斜率宏观经济政策是搭配使用的

的变化而变动 对LM曲线而言,关注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古典的LM曲线 请关注: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 放松IS-LM曲线的重要假设,现在允许价格水平P发生改变

AD-AS模型: 从IS-LM模型推导AD曲线 记住: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AD-AS更好地描述了经济中的情况: 都会使AD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价格水平的变动反映了通货膨胀的问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AD曲线向左移题;

动。 产出水平的变动通过奥肯定律与失业经济学家对AD曲线的形状持有较为一致的问题联系起来;

意见,但是,对AS曲线的形状有不同的看法: 利率虽然不直接在AD-AS模型中表凯恩斯的观点:AS曲线是平行与横轴的 达出来,但是通过费雪效应古典经济学的观点:AS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 (r?R??),我们知道,价格水平一般的看法:AS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的变化会引起实际利率的变动。

因此,在不同的观点看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是不同的。 由此我们引出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通货膨胀和失业: 菲利普斯曲线与奥肯定律 以上描述的都是短期中的问题,在短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期,经济的运行会表现出周期性的行关系; 为,在此,我们就可以考查经济周期奥肯定律反映了失业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的成因和抵御方法。 实际上,在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的基础

上,我们可以推导AS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剩下的内容,我们进入经济的长期分和奥肯定律是AS曲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析,即长期中,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

2

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十二章 P444 第8题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在两部门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 + S)和总需求(C + 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守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

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第十三章 P478 第10题

(1)c=100 + 0.8yd,yd=y – t + tr,y = c+ i+g

可解得y=100 + 0.8 (y – t + tr)+ i+ g =100 + 0.8 (y – 250 + 62.5) + 50 +200,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

(2) 投资乘数 kr= 1 / (1 - b)=1 / (1 – 0.8) = 5

政府购买乘数 kg=5(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 kt= - b(1 - b)= - 0.8 (1 – 0.8 ) = - 4 转移支付乘数 ktr=b / (1 - b)= 0.8 (1 – 0.8)= 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kb= kg+ kt= 1。 (3)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200。 (a) 增加政府购买 △g=△y / kg = 200 / 5 = 40 (b) 减少税收 △t=200 / kt= 200 / 4 = 50

(c)由题意: 1200 = 100 + 0.8 [1200 – (t +△t)+ tr] + i+(g +△g)。解得△t =△tg=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第十四章 P515 第7题 (1)

由 L=M/P,假定P =1,因此,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ky – hr = M,即r = (- M/h) + ky / h 其斜率代数表达式为k / h (2)

当k = 0.20,h = 10时,LM曲线斜率为:k/h = 0.20 / 10 = 0.02 当k = 0.20,h = 20时,LM曲线斜率为:k/h = 0.20 / 20 = 0.01

3

当k = 0.10,h = 10时,LM曲线斜率为:k/h = 0.10 / 10 = 0.01 (3)

由于LM 曲线斜率为 k/h ,因此当k 越小时, LM曲线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坦,当 h越大时,LM 曲线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 (4)若k=0.2,h = 0,则LM曲线为0.2y=m,即y=5m,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 h=0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这正好是LM的古典区域情况.

第8题 (1)

先求IS曲线,联立y=c + i,c= a + by,i=e – dr,得IS曲线为 r=(a + e ) / d - (1 - b) y/ d。 由题意c= 100+ 0.8y,i=150 – 6r 可得IS曲线为:r=(100 + 150 )/ 6 – (1 – 0.8 )y / 6,即r=250 /6 – y/ 30 或 y=1250 – 30r。

再求LM 曲线:货币供给 m=150,货币需求L =0.2y – 4r均衡时得:150 = 0.2y – 4r,即r= - 150 / 4 + y /20 或 y= 750 + 20y。 (2)

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方程而得,即:y= 1250 – 30r,y=750 + 20 r。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

第十五章 P538 第4题 (1)

由c=60 + 0.8yd , t=100 , i=150 , g=100 和 y=c + i+ g 可知IS曲线为:

y=c + i+ g = 60 + 0.8yd + 150+100=60 + 0.8(y - t) + 150 + 100 =60 + 0.8 (y - 100) + 150 + 100 =230 + 0.8y 化简整理得:y=1150

由L =0.20y – 10r , ms =200 和L=ms得LM曲线为:0.20y – 10r=200,即y=1000 + 50r (2)

由 (1)式(2)式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为常量i=150。 (3)

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起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 c + 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 c + i+g = 60 + 0.8yd+ 150 +120=60 + 0.8(y - 100) + 150 +120。

化简得,y=1250,与LM曲线y=1000 + 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 (4)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不受利率变化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的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5)上述情况可以用如下草图表示

第6题 (1)

4

LM曲线可由ms = L,即150 = 0.20y – 4r得到,解得y=750 + 20r。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可以联立方程y=1250 – 30r和y=750 + 20r得到,解得r=10 , y= 950亿美元。

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0.25y ? 8.75r时,LM′ 方程为150=0.25y– 8.75r,即y=600 + 35r,均衡收入y=950。 (2)

在图(a)中,LM方程将变为y=850 + 20r ,在图(b)中,方程将变为y=680 + 35r。 LM 和IS联立求解得r=8,y=1010。 LM′和IS联立求解得r=8.77,y = 987。

可见,(a)中利率下降比(b)更多,故收入增加也更多。原因是(a)中货币需求利率系数小于(b)中的利率系数(4 < 8.75 ),因此,同样增加货币20亿美元,(a)中利率下降会更多,从而使投资和收入增加更多。

第7题 (1)

先求IS方程,根据s=i,得 – 100 + 0.2y = 140 – 5r,解得方程为:y = 1200 – 25r。 再求LM方程,根据m=L得200=0.20y,即y=1000 亿美元。

可解得均衡收入y=1000亿美元,均衡利率r=8。I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如下 (2)

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则LM曲线将向右平移100个单位(因为此时y=1100亿美元)。均衡收入y=1100亿美元时,均衡利率r=4,消费c=100 + 0.8×1100 = 980,i=140 – 5×4 =120 (3)

由于L=0.2y,即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只与收入有关,所以LM曲线垂直于横轴,从而也使得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第8题

如果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则应当实行扩张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混合政策。扩大货币供给可使LM曲线右移,导致利率r 下降,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支出。税收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y0为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使LM移至LM′,利率由r1降至r2,与此同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左移至IS′,这样国民收入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y0,而私人投资增加了,消费支出减少了。

第十七章 P605 第1题 (1)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在线全文阅读。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8747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