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范围石化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讲解(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2-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案例六:制氢车间发生爆炸

事故经过:2003年2月28日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能源中心制氧厂所属制氢车间10m3氢气储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后,除罐体基座水泥预制基础外,已无金属构件。氢气储罐本体主要破裂成10块,碎片大部分飞离现场,所有残片分别散落在距爆炸中心方圆300m范围内;收集碎片46块。根据爆炸目击事实、事故现场勘查结果以及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管道压力表外壳爆裂、表内弹簧管锡焊封头爆熔、表壳内壁有烧灼痕迹及爆炸形成的碎片数量、飞出的距离、残片断口表现的特征等现象表明:此次爆炸不是物理性爆炸,而是化学性爆炸。

事故原因:氧气由氩纯化系统反窜进入氢气输送系统;氢气系统内部泄露或者由于电解槽氢氧两侧差压过大,导致氧气窜入氢气系统;系统开车前置换氢气储罐不彻底,致使滞留在储罐内的空气与氢气混合。为可靠确定事故原因请专家亲临事故现场,经启动水电解制氢设备,检测发现1#制氢设备小室电压为负值,检验氢气系统排出的“氢气”实际为氧气,氧气系统排出的“氧气”实际为氢气。同时在制氢装置电解槽接线端口对错接线得到进一步确认。由此肯定:电解槽电极错接,致使运行时氢氧混合是导致本次氢气储罐化学性爆炸的直接原因。

经验教训:通过事故原因分析反省管理上存有缺陷,即制度未严格执行、确认和监督、检查,实际操作仍凭主观经验作业。运行操作存在

6

问题,即检测手段有缺陷;氢气系统中的管路、仪表及备品配件,使用前未进行脱脂等问题。针对事故在管理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了相应改进措施,即检修作业后严格执行确认制;制氢系统开车前要严格置换;针对在线连续分析进行手工比对检测等。

案例七:贵州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m3)、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m3、2个为250m3)、杂醇油储罐1个250m3,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t、杂醇油约30t)。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事故造成在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严重烧伤),6个储罐被摧毁。

二、事故原因分析

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宜都市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

7

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4个精甲醇储罐,1个杂醇油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三、经验教训

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施工单位缺乏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施工中严重违规违章作业。施工人员在未对储罐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置的情况下,违规将精甲醇c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同时又严重违规违章在罐旁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最终引发事故。

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施工作业管理不到位,在施工单位资质已过期的情况下,企业仍委托其进行施工作业;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监督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生产、施工交叉作业没有统一的指挥、协调,危险区域内的施工作业现场无任何安全措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违章行为熟视无睹,未及时制止、纠正;对外来施工单位的培训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清楚作业场所危害的基本安全知识。

四、防范措施

1、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对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清楚作业现场危害以及存在严重违规违章行为的施工作业要立即责

8

令立即停工整顿并进行处罚。

2、督促、监督企业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企业对外来施工单位的教育培训到位;危险区域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到位;交叉作业的统一管理到位;动火、入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的票证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危险区域施工。

案例八:上海焦化厂甲苯槽车装料外溢致火灾死亡17人伤19人 1、事故经过:

1968年9月27日,上海焦化厂供销科操作工通知泵房开泵,给槽车装甲苯,当车装满离开后,操作工得知槽车还要来,便违反操作规程,在既不通知停泵,又没有检查高位槽存量情况下,盲目将甲苯打入已有三分之二料液的高位槽中。在打料过程中,没有及时观察,当操作工上高位槽查看时,甲苯已大量外溢,操作工在惊慌中滑倒,并吸入大量甲苯蒸气而昏迷。

外溢的甲苯流入厂旁池塘内,甲苯蒸汽接触停泊在河中船上明火,即可引起火灾。1400m长的河内瞬间形成一片火海,烧死船民17人,重伤16人。烧毁民船20条,经济损失11.8万元。

2、事故原因分析:

甲苯是易燃液体。由于操作工违章操作盲目打料,又不及时观察,使甲苯流入河中遇船上明火引起火灾。

3、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1)加强操作制度的执行。危险物品进出料都要双人作业。 (2)进出料都要事先观察液位计,并注意它的真实性。

9

(3)制定并执行操作票,要有记录。 (4)设置甲苯槽高、低液位报警仪。

案例九: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1998年12月11日上午约10时50分,电缆建设公司在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德的一条城市人行道上,正在试图安装锚杆时,穿破了直径1英寸的高压地下供气塑料管线,引起天然气突然泄漏。约39分钟之后,当公用事务工作人员和应急反应人员正在采取初步预防措施,评价眼前的状况时,发生了爆炸。爆炸导致4人受致命伤,1人受重伤,10人(包括2名消防队员和一名警官)受轻伤,6座建筑物被损坏,估计财产损失为39.9万美元。

(2)事故原因

1)电缆建设公司锚杆安装程序不当。因为该程序没有强调在异常状况(如挖到明显的地下障碍物)下应采取的步骤,以保证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地下部分设施得到保护。

2)发生事故的管线未装载过流阀,致使管线破裂后,无法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即关闭过流阀),从而避免爆炸的发生。

3)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没有意识到泄漏可能给居民和财产带来的风险,也没有采取任何可能减轻火灾或爆炸的后果的措施。

案例十:2004年9月12日上午,建滔(常州)化工储运有限公司5000立方米甲醇储罐发生恶性爆炸燃烧事故。事故没有造成人员

10

伤亡,直接财产损失初步测算约290万元,其中甲醇损失约140万元,储罐损失约150万元。 (1)事故经过:

9月12号上午,电焊工在建滔公司东南位置的一甲醇储罐壁地的泡沫管线上进行动火,加设清扫管。动火过程中5000-B甲醇储罐发生爆炸事故。

(2)事故分析:

现初步查明,事故是由中国化工工程第二建设公司合肥分公司的一电焊工违章操作造成的。电焊工在未办理动火证的情况下对5000-B罐壁地的泡沫管线进行电焊,加设清扫管,由于泡沫管与储罐相通,泡沫管内留有甲醇蒸汽,遇明火形成爆燃。

(3)对本企业的启示 1)动火之前办理动火证。 2)泡沫管应与储罐可靠隔绝。 3)泡沫管应清洗、置换并经检测合格。 4)消除动火点处周围的易燃物。 5)按时做动火分析。 6)动火时采取消防措施。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全国范围石化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讲解(2)在线全文阅读。

全国范围石化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讲解(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7833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