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012年底,全国“三馆一站(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站)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政府这一举措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实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 ③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机制改革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新改革合力。对“文化机制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繁荣文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12大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考生可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2-37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地理、历史、政治学科题目中各选择1个题目作答,多选、多做不计分。选做的题目,考生须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且必须标明题号。
【必做部分】
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图”和“武夷山区不同月份气温对比图(海拔300米处)”
材料二 厦门是受台商投资影响较大的城市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台湾产业的升级转移,推动台商投资厦门的快速发展。
6
材料三 2001年厦门台资企业分布图,2009年厦门台资企业分布图。
(1)据材料说出6月、12月武夷山M坡与N坡300m处气温的差异,并分析6月份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6分)
(2)夏秋季节,福建沿海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天气系统,请在右图中(图中圆为等压线)画出该天气系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4分)
(3)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福建省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4)据材料三说明2001~2009年厦门台资企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4分)
(5)近年来,台企中的第二产业由厦门岛外迁,试分析该类企业外迁对厦门岛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7
27.(12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在印度、巴西等国家设有34个钢铁厂、原料加工厂、销售公司等,以满足当地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 巴西、印度略图
(1)巴西北部城镇较少,东南部城镇较多,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2)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韩国钢铁公司在印度、巴西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28.(20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7产生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材料二 西方“理性”、“平等”、“民主”观念的来源,和儒学脱不了干系……在十七和十八世纪,儒学的传入在法国导致了一种“精神的革命”,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这种相似还不是肤浅、表面、巧合性的。
——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人文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17、18世纪法国“精神的革命”与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2分)
(3)概括材料一的基本观点,并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评述。(12分)
8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年代 1872-1894年 设厂数 (家) 53 商办 资本 (千元) 4697 官办或官商合办 设厂数 (家) 19 资本 (千元) 16196 外商企业 设厂数 (家) 103 资本 (千元) 28000
各省动力状况及职工数(1915年)
省份 山东 江苏 安徽 湖北 云南 贵州 工场数(家) 动力使用(机器动力) 不用动力 合计 121 149 17 815 1139 386 515 17 936 1288 386 532 17 职工数(万) 2.4774 14.2678 2.468 3.679 0.0606 人口总数约(万) 3 792 2 588 1 622 3 414 932 966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前一种“组织方式”的根本弊端,并概括弊端的主要表现。(6分)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丁怎样的政策调整?(4分)
30.(24分)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
材料一:山东省八五以来对环境领域投资情况和环境污染与GDP增长关系图
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正处于A点,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9
材料二 “美丽山东”首次写进201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加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深入推进生态丈明和乡村文化建设。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从而让齐鲁大地更加美丽,生态山东造福人民。
材料三 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建设荚丽山东,实现经济文化的永续发展。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3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才能让“齐鲁大地更加美丽,生态山东造福人民。”(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美丽山东”政府应承担的责任。(8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必须“尊重自然』匝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道理。(7分)
31.(14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材料一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海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2012年,纽约中国龙年新春音乐会、悉尼春节大巡游、中欧文化对话年、中韩友好交流年、中泰一家亲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在世界各国蓬勃展开,吸引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关注。 (1)运用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理解。(6分)
材料二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CDP比重超过3%,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2)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分析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8分)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山东省泰安市2013届高三二模文综(高清word版1)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