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哈尔滨医科大卫生法题库习题及答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2-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适用于在我国领土、领空、领海、领水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即包括外国独资企业也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内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11、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的生产经营都在食品卫生法的适用范围内。食品卫生法也同样适用于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简言之,一切可能涉及污染食品的因素都适用于食品卫生法。

12、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任务;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执行任务时可以向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情况,所取必要的资料,进行生产经营场所检查,按照规定无偿采样,生产经营者不得拒绝或者隐瞒;对生产经营者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

1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卫生许可;工程选址设计审查和验收;采购、经销索证;进出口食品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检验机构认证。 五、论述题

1.(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它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损破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2.主要有四个方面(1)食品无毒无害,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的影响。(2)食品应当符合营养要求 (3)食品应当有良好的色、香、味等感觉性状(4)对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营养成分和卫生要求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发布时间是1.B 2.C A. 1989年9月21日 B. 1989年2月21日 C. 1989年9月1日 D. 1989年2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时间是

A. 1989年9月21日 B. 1989年2月21日

C. 1989年9月1日 D. 1989年2月1日 3.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的分为3.B 4.A

A. 甲类、乙类 B. 甲类、乙类、病类

C. 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D.甲类、乙类、丙类、丁类、戊类 4.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 鼠疫、霍乱 B. 霍乱、艾滋病 C. 鼠疫、艾滋病 D. 鼠疫、病毒性肝炎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治传染病的病原性感染和致病微生物的扩散5.D 6.A

A. 保健机构、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B. 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站

C. 卫生防疫机构、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D. 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站、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6.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A.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C.自行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D.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处理

7.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对以下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7.B 8.C

A. 从事传染病预防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的其他人 B. 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

C. 医疗、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D.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8.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A. 甲类、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B. 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

C. 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D. 监测区域内的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9. 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以下情况,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9.B 10.B

A. 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B. 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

C. 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伤害疫情报告 D. 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 10.《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 A. 霍乱与炭疽 B. 霍乱与鼠疫 C. 艾滋病与鼠疫 D.麻风与艾滋病 11.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是指11.B 12.C

A. 城乡居民 B. 个体开业医师 C.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 D.机关干部

12.1997年某县发生了伤寒的流行,当地卫生防疫站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伤寒的大流行,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采取的行为是 A. 对全县各医疗单位给予奖励 B. 对全县所有医务人员给予奖励

C. 对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D. 对疑似伤寒的人员给予奖励

13.1998年某县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当地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其措施是13.D 14.A

A. 限制集市贸易 B. 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 封闭可能被污染的水源 D. 限制人群聚集的活动

14.某乡镇发生了一起伤寒暴发疫情,其发生伤寒病人61例,乡镇卫生院在疫情发生后,未及时进行疫情报告

A. 给予疫情报告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B. 给予疫情报告直接责任人罚款500元 C. 给予某乡镇卫生院罚款500元

D.给予疫情报告直接责任人拘留五天

15.某地发生流行性出血热,其责任报告人报告疫情的机关是15.A 16.D A. 当地卫生防疫机构 B. 当地公安局

C. 当地政府 D.当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6.传染病人不得从事:

A. 山林养育活动 B. 粮食生产活动 C. 水产养殖活动 D. 食品生产活动 17.属于传染病发生时采取的一般性控制措施是17.B 18.B

A. 卫生宣传 B. 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 预防接种 D. 限制集市 18.属于传染病发生时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是

A. 预防接种 B. 停工、停课 C. 在指定的医学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 健康检查

二、 多项选择题

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成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下列人员 A. 医疗保健人员 B. 卫生防疫人员 C. 监督管理人员 D. 政府有关主管人员 E. 政府机关人员

2.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适用于下列人员

A. 外国公民 B. 我国境内的无国籍人员

C. 我国境内的外国人 D. 驻我国的外国使、领馆外交人员 E. 我国公民

3.乙类传染病中下列疾病必要时采取强制性措施控制

A. 伤寒 B. 艾滋病 C. 淋病 D. 炭疽 E. 梅毒

4.某地发生流行性乙型肝炎,其责任报告人包括下列哪些人员: A. 医疗保健人员 B. 药品经营人员 C. 卫生防疫人员 D. 部队医疗保健人员 E. 个体开业医生

5.传染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是

A. 限制集市 B. 预防接种 C. 临时征用房屋 D. 停工、停课 E. 卫生宣传

6.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包括

A. 卫生防疫人员 B. 个体开业医生 C.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 D. 医疗保健人员 E. 停业执业医生

7.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 肺结核 B. 非典型肺炎

C. 病毒性肝炎 D.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E. 霍乱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国人在我国居留期间,如发现属艾滋病病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课提请公安部门令其立即出境

B. 禁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捐献人体组织、器官、血液和精液 C. 艾滋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D. 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应限制其活动范围 E. 我国艾滋病监测管理的对象为已确诊的艾滋病病人 三、概念

1. 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传染病的控制:指在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防止传染病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四、简答题

1. 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 2. 传染病防治方针与原则 3. 传染病的责任疫情报告人

4. 传染病暴发与流行时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5. 传染病暴发与流行时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6. 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种类及其称谓

7. 我国艾滋病监测管理的对象包括哪些 8. 传染病的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9.各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行使哪些监督管理职权 10.传染病监督管理员的职责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A 5.D 6.A 7.B 8.C 9.B 10.B 11.B 12.C 13.D 14.A 15.A 16.D 17.B 18.B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E 3.BCDE 4.ACDE 5.ACD 6.ABD 7.ABC 8.ABD 三、 概念

1.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指在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防止传染病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四、 简答题

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社会发展。 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常备不懈、社会参与、群防群控、依靠科学、分类管理的原则

3.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宣布疫区、对尸体的处理以及药品生物制剂的供应

5.限制或者停止集会、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员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哈尔滨医科大卫生法题库习题及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哈尔滨医科大卫生法题库习题及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7833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