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3 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的一对一的绩效评价面谈是持续的绩效沟通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正式的沟通方式。 (F)84 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的一对一的绩效评价面谈是持续的绩效沟通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 二、单选题:
1.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20世纪A
A. 50年代B. 60年代C. 70年代D. 80年代 2. 人力资本理论盛行于20世纪 B
A. 50年代中期B. 60年代C. 70年代 D. 80年代
3. 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起点的著作是:A
A.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B.贝克尔的《生育率的经济分析》C. 舒尔茨的《论人力资本投资》D.沃尔什的《人力资本观》
4. 测验量表可靠的程度被称为:B
A. 常模B.信度 C.效度D.内容效度
5. 能够恰当地测量出所欲测量构念的程度为:C A. 常模B.信度 C. 效度D.内容效度
6. 比较适合于评价具有某种与职位相关的潜能,但又没有机会表现的应聘者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为: A A. 工作模拟B.工作样本分析 C. 心理测验D.压力测试 7. 测量候选人实际执行工作的某些基本任务表现的是:A A. 工作样本技术B. 情景模拟C.工作模拟 D.压力面试
8. 考试录用作为政府录用人员的一种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即分科举士,形成于我国的: B A. 唐朝B. 隋朝 C.宋朝D.明朝
9. 科举制被各朝代沿袭并发展,__的科举制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 A A. 唐朝B.隋朝C.宋朝D. 明朝
10. 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的考试为:B A. 童试B. 乡试C.会试D.殿试 11. 应聘人数/招募成本B
A. 总成本效用B.招募成本效用C.甄选成本效用 D.录用成本效用 12. 录用人数/获取总成本A
A. 总成本效用B. 招募成本效用C.甄选成本效用 D.录用成本效用 13. 被选中人数/甄选成本C
A. 总成本效用B.招募成本效用C.甄选成本效用D. 录用成本效用 14. 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成本D
A. 总成本效用B. 招募成本效用C. 甄选成本效用D.录用成本效用 15. 确定每项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每项工作的职责的是:B A. 工作设计B.工作分析C.工作扩展D.工作丰富化 16. 工作职责水平扩展通常是指:C
A. 工作设计B.工作分析C.工作扩展D. 工作丰富化 17. 垂直加载工作或丰富工作内容通常是指:D
A. 工作设计B.工作分析C.工作扩展D.工作丰富化
18. 在众多工作评价方法中,其科学与否主要取决于分析人员对职位的熟悉程度的方法是:A A. 排序法B.评分法C.分等法D.因素比较法
19. 比较适用于职位内容变化不大的组织,流行于公共部门的职位评价法是:C A. 排序法B.评分法C.分等法 D.因素比较法
20. 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政府公共部门的职位评价用的通常的分等法。C A. 排序法B.评分法C. 分等法D.因素比较法
21. 按选择的工作评价的因素,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排序,以评价其工作价值的方法是:D A. 排序法B.评分法C. 分等法 D. 因素比较法
22. 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的人员需求预测方法是:A A. 德尔菲法B. 访谈法C. 经验判断法D.数学统计分析法
- 6 -
23. 中长期规划的贯彻和落实指的是C: A.战略规划B.战术规划C.年度规划D. 作业规划
24. 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算出劳动定额,再按未来的产品生产量目标算出总工作量,然后折算出所需人数的人员需求分析方法是B
A. 成本分析预测法B.工作负荷预测法C. 趋势分析预测法D. 回归分析预测
25. 从成本的角度对组织人力资源状况进行预测对人员需求状况做定量分析的方法是:A A. 成本分析预测法B. 工作负荷预测法C.趋势分析预测法D. 回归分析预测
26.用以确定组织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与某些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并以数学形式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人员需求分析技术为D: A成本分析预测法B.工作负荷预测法C.趋势分析预测法D. 回归分析预测
27. 除了要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家庭发展的关系外,重要的是巩固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并对支配职业早期的生活方式进行重新确认,提炼出新的生活结构属职业发展阶段的:C
A. 职业探索阶段B. 职业早期阶段C. 职业中期阶段D.职业晚期阶段
28. 学会处理相关问题,及时调整态度,尽快熟悉组织文化,建立与组织的“心理契约”,胜任现时工作属:B A. 职业探索阶段B.职业早期阶段C. 职业中期阶段D.职业晚期阶段
29.鼓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允许人事管理局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突破现行法规的一系列实验的法案为:A A.《公务员制度改革法》B.《彭德尔顿法》C. 恩赐官职制D. 政党分赃制
30. 开创了以功绩制为主要内容,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行政官员的现代文官制度d的法案为: B A.《公务员制度改革法》B.《彭德尔顿法》C. 恩赐官职制D.政党分赃制
31. 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余数”,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的是:A A. 丹尼森B. 贝克尔C. 舒尔茨D.沃尔什
32. 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A A. 丹尼森B. 贝克尔C. 舒尔茨D. 沃尔什
33. 注意宏观分析,忽视微观分析,只对教育投资进行深入分析的是:C A. 丹尼森B.贝克尔C. 舒尔茨 D. 沃尔什
34. 注意微观分析,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的是: B A. 丹尼森B. 贝克尔C.舒尔茨D. 沃尔什
35. 公共部门工作的各类人员劳动能力的总和是指:C
A. 人力资源B. 人力资源管理C.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D.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36.德尔菲法的特点是:B
A.专家们联名提案 B.专家们背靠背发表意见 C.专家们相互交流 D.专家们面对面座谈 37。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D )。
A.绩效考核 B.人员培训 C.人员福利 D.人员激励
38。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统一性和?????____ B ____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A.协调性 B.适应性 C.主动性 D.系统性
39.用于分析组织在市场中的优势与劣势、可能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从而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依据的SWOT分析技术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A
A.环境分析B.评价调整C.优化开发D.重点工作
40.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有关战略形成过程的最具影响力的观点是:B 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 C.认识学派D.文化学派
41.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将SWOT分析模型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的是:B 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C.认识学派D.文化学派
42.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制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首席执行官原则上负责整个战略进程,但实施由全体人员共同负责是________ A __的观点。 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C.认识学派D.文化学派
43.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借鉴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战略形成过程的内涵的是: C 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C.认识学派D.文化学派
44.在西方组织中,工作场所酒精与药物滥用是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更多地针对酗酒问题的传统技术是:A A.惩戒B.内部咨询C.求助外部机构D.解雇
- 7 -
45.在西方组织中,工作场所酒精与药物滥用是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经常用于处理酗酒和吸毒问题而且几乎从未用于严重的情感疾病的传统技术是:D
A.惩戒B.内部咨询C.求助外部机构 D.解雇
46.在绩效评估的方法中事例丰富,以行为为依据写、耗时、无法量化的绩效评估方法为: B A.行为定位评分法B.关键事件法C.360°反馈法D.评价表法
47.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岗位进行评价,将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的工作评价方法是:B
A.技能导向的定薪方法B.工作导向的定薪方法 C.市场导向的定薪方法D.员工导向的定薪方法 48.以员工承担的工作为基础,以工作的价值为依据的薪酬制定方法是: B
A.技能导向的定薪方法B.工作导向的定薪方法 C.市场导向的定薪方法D.员工导向的定薪方法
49.在确定公共部门人员薪酬时,应参考同一地区员工的薪酬水平,力求使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当地员工的薪酬水平大体平衡是薪酬管理原则中的____ B _原则。
A.同工同酬原则 B.比较平衡原则C.按劳付酬原则D.定期增薪原则
50.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岗位进行评价,将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D
A. 排序法B. 分等法 C. 评分法D. 海氏法
51.基于个性特征的标准,按绩效表现从好到坏依次给员工排序,比较适用于中、小型的组织的绩效评估法为:C A.图表式等级评估B.关键事件法C.交替排序法 D.强迫分布法 52.以绩效改进为评价目的,以绩效为导向系统的绩效评估法为:B A.图表式等级评估B.关键事件法C.书面评估报告D.强迫分布法 53.以人事研究为评价目的,以绩效为导向系统的绩效评估法为:D A.排序法B.配对比较法 C.强迫分布法D.关键事件法 54.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简称:B A.WTOB.NIOSH C.OSHA D.WHO
55.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岗位进行评价,将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的工作评价方法是:D
A.排序法B.分等法 C.评分法D.海氏法
56.在确定公共部门人员薪酬时,应参考同一地区员工的薪酬水平,力求使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当地员工的薪酬水平大体平衡是薪酬管理原则中的___ B __原则。
A.同工同酬原则B.比较平衡原则C.按劳付酬原则D.定期增薪原则
57.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岗位进行评价,将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的工作评价方法是:D
A.排序法B.分等法 C.评分法D.海氏法
58.以员工承担的工作为基础,以工作的价值为依据的薪酬制定方法是:B
A.技能导向的定薪方法B.工作导向的定薪方法C.市场导向的定薪方法D.员工导向的定薪方法 59.在绩效评估的方法中事例丰富,以行为为依据,耗时,无法量化的绩效评估方法为:B A.行为定位评分法B.关键事件法C.360°反馈法 D.评价表法
60.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制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首席执行官原则上负责整个战略进程,但实施由全体人员共同负责是________ A __的观点。 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 C.认识学派D.文化学派
6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统一性和?????______ B __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A.协调性 B.适应性 C.主动性 D.系统性
62.注意宏观分析,忽视微观分析,只对教育投资进行深入分析的是: C A.丹尼森B.贝克尔C.舒尔茨D.沃尔什
63.学会处理相关问题,及时调整态度,尽快熟悉组织文化,建立与组织的“心理契约”,胜任现时工作属:B A. 职业探索阶段B.职业早期阶段C. 职业中期阶段D. 职业晚期阶段 64.德尔菲法的特点是:B
A.专家们联名提案 B.专家们背靠背发表意见 C.专家们相互交流D.专家们面对面座谈
- 8 -
65.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D
A.绩效考核 B.人员培训 C.人员福利 D.人员激励
66.科举制被各朝代沿袭并发展,__的科举制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 A A.唐朝B.隋朝 C.宋朝D.明朝
67.能够恰当地测量出所欲测量构念的程度为:C A.常模B.信度 C.效度D.内容效度
68.比较适合于评价具有某种与职位相关的潜能,但又没有机会表现的应聘者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为: A A.工作模拟B.工作样本分析 C.心理测验D.压力测试
69.在确定公共部门人员薪酬时,应参考同一地区员工的薪酬水平,力求使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当地员工的薪酬水平大体平衡是薪酬管理原则中的___ B __原则。
A.同工同酬原则B.比较平衡原则C.按劳付酬原则D.定期增薪原则
70.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岗位进行评价,将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D
A. 排序法B. 分等法 C. 评分法D. 海氏法
71.以人事研究为评价目的,以绩效为导向系统的绩效评估法为: D A.排序法B.配对比较法 C.强迫分布法D.关键事件法
72.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岗位进行评价,将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D
A.排序法B.分等法C.评分法D.海氏法
73.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岗位进行评价,将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的工作评价方法是:B
A.技能导向的定薪方法B.工作导向的定薪方法 C.市场导向的定薪方法D.员工导向的定薪方法
74.在西方组织中,工作场所酒精与药物滥用是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经常用于处理酗酒和吸毒问题而且几乎从未用于严重的情感疾病的传统技术是:D
A.惩戒B.内部咨询C.求助外部机构D.解雇
75.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制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首席执行官原则上负责整个战略进程,但实施由全体人员共同负责是________ A __的观点。 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C.认识学派D.文化学派 76.德尔菲法的特点是:B
A.专家们联名提案 B.专家们背靠背发表意见 C.专家们相互交流 D.专家们面对面座谈
77.开创了以功绩制为主要内容,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行政官员的现代文官制度d的法案为:B A. 《公务员制度改革法》B.《彭德尔顿法》C. 恩赐官职制D. 政党分赃制
78.除了要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家庭发展的关系外,重要的是巩固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并对支配职业早期的生活方式进行重新确认,提炼出新的生活结构属职业发展阶段的:C
A.职业探索阶段B.职业早期阶段C.职业中期阶段 D.职业晚期阶段
79.提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学者是:A A.丹尼森B.贝克尔C.舒尔茨 D.沃尔什 80.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D
A.绩效考核B.人员培训 C.人员福利 D.人员激励
81. 考试录用作为政府录用人员的一种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即分科举士,形成于我国的: B A.唐朝B.隋朝 C.宋朝D.明朝 82.测验量表可靠的程度被称为:B
A. 常模B. 信度 C. 效度D.内容效度
83.测量候选人实际执行工作的某些基本任务表现的是:A A. 工作样本技术B. 情景模拟C. 工作模拟D 压力面试
84.以人事研究为评价目的,以绩效为导向系统的绩效评估法为: D A.排序法B.配对比较法 C.强迫分布法D.关键事件法
85.在确定公共部门人员薪酬时,应参考同一地区员工的薪酬水平,力求使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当地员工的薪酬水平大
- 9 -
体平衡是薪酬管理原则中的____ B _原则。
A.同工同酬原则B.比较平衡原则C.按劳付酬原则D.定期增薪原则
86.在绩效评估的方法中事例丰富,以行为为依据,耗时,无法量化的绩效评估方法为:B A.行为定位评分法B.关键事件法C.360°反馈法 D.评价表法
87.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制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首席执行官原则上负责整个战略进程,但实施由全体人员共同负责是______ A ____的观点。 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 C.认识学派D.文化学派
88.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统一性和?????___ B _____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A.协调性 B.适应性 C.主动性 D.系统性 89.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D
A.绩效考核 B.人员培训 C.人员福利 D.人员激励 90.能够恰当地测量出所欲测量构念的程度为: C A.常模B.信度 C.效度D.内容效度 三、多项选择题
1.以薪酬分配为评价目的,以员工或绩效为导向系统的绩效评估法为:AD A.图表式等级评估B.关键事件法C.书面评估报告D.强迫分布法 2.影响薪酬组织外部因素主要有:ABCD
A.法规和政策B.劳动力市场条件 C.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D.当地的生活指数行业行情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ABCD
A.员工队伍多样化的管理B.避免歧视C.性骚扰D.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4.战略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在战略角色上主要体现在: ABCD A.人力资源的主动性B.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C.决策的速度D.计划的周期
5.就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其含义却比较明确,具体包括:ABCD
A.将人力资源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 B.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
C.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 D.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达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 6.按评估的尺度分类可将绩效评估标准分为:ABCD A.类别标准B.等级标准C.等距标准 D.比值标准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性主要有:ABC
A.政治性B.社会责任性C.社会效益性D.公益性 8. 人员分类的前提和基础是AB:
A. 工作分析B.工作评价C.工作模拟D.工作样本分析 9.人力资源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ABC
A. 高增值性B. 资本性C. 消耗性D.系统性 10.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ABCE A.员工 B.环境 C.文化 D.激励E.价值观 11.工作模拟技术主要包括:ABC
A.文件筐处理B.面谈模拟C.分析模拟 D.工作样本分析 12.科举的正式考试主要有: BCD A.童试B.乡试 C.会试D.殿试
13.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将心理测验划分为: CE
A.成就测验 B.能力测验C.认知测验D.文字性测验 E.人格测验
14.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ABCD A.专业知识测验B.智力测验C.人格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1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ABCD
A.员工队伍多样化的管理B.避免歧视C.性骚扰D.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16.研究表明组织中产生事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 ABCD
A.偶然事件B.危险的环境C.雇员的不安全行为D.个人特征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