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若要等待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完全成熟,资本账户开放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时机。过分强调前提条件,容易使渐进模式异化为消极、静止的模式,从而延误改革的时机。
资本账户开放与其“前提条件”并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资本账户基本开放,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监管当局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宏观审慎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在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积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定。 优化开放路径是成功基石
优化资本账户各子项目的开放次序,是资本账户开放成功的基本条件。一般原则是“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
具体步骤是先推行预期收益最大的改革,后推行最具风险的改革;先推进增量改革,渐进推进存量改革。当然,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和期限安排是相对而言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成熟一项开放一项。
短期安排(1年-3年),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 直接投资本身较为稳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实证表明,放松直接投资管制的风险最小。当前中国推进海外直接投资已进入战略机遇期。过剩的产能对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要求,雄厚的外汇储备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外汇资金,看涨的人民币汇率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成本的优势,西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收缩为中国投资腾出了空间。
中期安排(3年-5年),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与经常账户密切相关,稳定性较强,风险相对较小。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投资、生产和金融活动中逐步取得主导权,商业信贷管制也应逐步放开。 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占全球贸易量约10%,贷款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放宽商业信贷管制,有助于进出口贸易发展,也能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和香港离岸市场建设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同时,适度放松商业信贷管制,有利于促进国内银行业竞争,改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长期安排(5年-10年),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与真实经济需求有一定联系,但往往难以区分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一般开放原则是,按照市场完善程度“先高后低”,降低开放风险。
当前,房地产市场价格易涨难跌,向合理价格水平回归尚需时日。境内股市“重融资轻投资”,价格发现机制还有待完善。债券类市场发育很大程度与利率市场化有关,市场规模
不大,且企业债券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当前既有银行间的债券市场,又有交易所的债券市场。
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人民银行授权交易商协会分别对发行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监管),政府债券市场还有待发展。总体看,市场完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在开放的过程中,一是要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活力,夯实不动产、股票及债券市场开放的基础。二是要按照“先一级市场后二级市场”、“先非居民的国内交易后居民的国外交易”的开放原则,降低开放风险。三是谨慎推进,相机决策,遇险即收,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至此,以不影响国家间合理资本交易需求原则来衡量,中国已经基本实现资本账户开放。剩下的项目按照风险程度依次为,个人资本交易、与资本交易无关的金融机构信贷、货币市场工具、集合投资类证券、担保保证等融资便利、衍生工具等资本账户子项,可以择机开放。与资本交易无关的外汇兑换交易自由化应放在最后。投机性很强的短期外债项目可以长期不开放。
课题组负责人:盛松成 课题组成员:徐诺金、闫先东、朱微亮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资本账户开放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