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的引导
采样频率:100 kHz 扫描速度: 0.2 ms/div 灵敏度: 5 mV
时间常数:0.02 s 滤波频率: 1kHz 刺激方式:单刺激
刺激强度:1.0V 刺激波宽:0.1 ms 延时:2 ms
同步触发:是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引导电极的间距对双相动作电位波幅的影响
刺激波宽0.1ms时,阈刺激Uth为0.45±0.08V;最大刺激 Umax±s V,刺激电压1.0V时,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为 ±s (m/s)见表1。
负相波波幅
正相波波幅 均数(mv) 8.97 4.23 标准差(mv) ±3.38 ±1.74
实验结果: 在统一间距,刺激蛙的坐骨神经干所产生的波幅总是为负相波波幅>正相波波幅,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越
向
上
电
位
负
值
越
大在电极的刺激下,蛙的坐骨神经干会发生电位变化,由静息电位转变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利用神经标本屏蔽盒可以得出电位变化并整合成图形显示。波形是由R1-、R1+之间的电位差导致的,在本
实验中,R1-电位低于R1+电位所得的波形称之为负
相波,波形向上, R1-电位高于R1+电位所得的波形
称之为正相波,波形向下。而R1-、R1+电位差由行++++++ ++++++ - - - - - - - - ++++++
图1 兴奋区域的电位变化
动电位的亢奋地区所决定。波幅将由R1-、R1+的最大电位差决定。通过刺激标本所得出的图形(图1)可看出动作电位有一段上升的负相波和一段下降的正向波,且明显看出负相波的波幅要到达最大所需的间距要比正相波大。根据理论,负相波是神经干动作电位去极化(a-b)的过程,正向波是神经干重新复极化(b-c)的过程,b是去极化的峰值。这个实验证明了神经干动作电位去极化的时间比复极化的时间长,根据图形看出去极化过程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青蛙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的引导(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