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 试卷 1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2 分 / 题,共 10 分)
1.经营成本:工程项目在生产经营期的经常性实际支出。与总成本的关系是 2.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3.名义利率:等于计息周期的利率与一年中的计息次数的乘积。若按单利计息,名义利率就是实际利率。
3.差额投资回收期: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多支出的投资,用年经营成本的节约额逐年回收所需要的时间。
4.价值工程:以 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
5.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是指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投资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敏感性分析是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及预测影响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如投资、成本、价格、折线率、建设工期等)发生变化时,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偿还期等)的变化趋势和临界值,从中找出项目产生敏感反映的影响因素,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做出判断。 二、单选题( 1 分 / 题,共 10 分)
1 、 ① 2 、 ② 3 、 ④ 4 、 ④ 5 、 ④ 6 、 ② 7 、 ② 8 、 ② 9 、 ③ 10 、 ① 三、 多选题( 2 分 / 题,共 10 分)
1 、 ①②④ 2 、 ②③ 3 、 ②⑤ 4 、 ②③⑤ 5 、 ①②③⑤ 四、 简答题( 6 分 / 题,共 30 分)
1. 答:增值税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资源税类以被开发或占用的资源为征税对象;所得税指以单位(法人)或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纯所得额为征税对象。
2. 答:社会折现率是社会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代表投资项目的社会资金所应达到的按复利计算的最低收益水平,即资金的影子利率; 基准折现率 是投资者或项目主持人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代表项目投资所应达到的按复利计算的最低期望收益水平;可见,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基准折现率与社会折现率都是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都代表了对项目的最低期望收益水平。不同之处在于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因而视角不同。前者是国家层面,后者是企业或投资者层面。
3. 答:进行方案比较时,当各方案的寿命期不等时,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来处理 (简述略) : 1)年值法
2)现值法(最小公倍数法、年值折现法) 3)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4. 答:净现值是投资项目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的、按基准折现率计算的超额净收益现值(可以是大于 0 、等于 0 或小于 0 )。内部收益率是投资项目在寿命期内的尚未回收的投资的盈利率。优点:
1)二者都考虑了投资项目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的经济效果。不同之处在于,净现值是一种价值量指标;内部收益率是一个效率类指标;
2)二者都考虑了投资项目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的更新或追加投资; 3)二者都反映了纳税后的投资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经济学试题样卷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