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影响半径(R)
根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的计算结果并参考当地用水井的抽水经验值,最终确定影响半径为200m。 ⑤ 蒸发系数(C)
根据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由于潜水蒸发极限埋深在5m以上,故蒸发量忽略不计。
4.1.2.5、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1)补给量 ①大气降水入渗量
选用论证范围内及附近雨量站即天义气象站历年实测降水量降雨资料,计算论证范围内的平均雨量。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5.5mm。根据CV=0.28(取 0.3),CS=2.5CV计算出50%、85%的降雨量见表4-1、表4-2。
Q入渗=0.1×α1×X×F1
式中:Q入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104m3/a;
α1——山间河谷降水入渗系数取0.19;丘陵区为α2=0.14。 X——降雨量,mm;
F1——山间河谷计算区面积km2。 大气降水补给量计算见表4-1~4-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1年宁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研1(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