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需求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张
表1
医疗风险准备没有准备个人存款
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其他途径合计
防范未知医疗疾病风险的主要途径
人数(人)
构成比(%)
帆等
1342353476016792
16.9229.6743.817.582.02100
斯市115人,鸡西市106人;男435人,女357人;平均年
龄39.6岁;工资收入1000元以下有192人,1000~2000元211人,3000~4000元166人,4000~5000元177人,5000元以上46人;事业单位298人,机关单位169人,企业325人;办公室员工268人,工人144人,教师108人,管理类人员131人,专业技术人员118人,其他23人。2.2抵御医疗疾病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调查中,受访者的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占个人工资比例在8%以下的有355人(44.80%),比例在8%~11%之间的有249人(31.54%),比例在11%~14%之间的有144人(18.20%),比例在14%以上有44人(5.60%)。可见医疗费用支出是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医疗费用风险时,有29.67%受访者防范未知医疗疾病风险的以个人存款为主要途径,还有16.92%没有任何准备(表1)。2.3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需要与需求意愿
职工对基本医疗保险相关信息了解的有503人(63.60%),不了解的有289人(36.40%);而了解补充医疗保险的人有144人(18.20%),只了解一些的421人(53.10%),不了解的有227人(28.70%),甚至有133人(16.80%)不知道自己是否参加了补充医疗保险,认为本单位愿意为职工投保补充医疗保险有194人(24.50%),认为不一定的有166人(21.00%),认为本单位不会愿意为职工投保补充医疗保险有432人(54.50%)。在参加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意愿中,有80.40%受访者愿意参加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并认为十分有意义,并希望本单位为其投保,如表2所示。
表2
意愿愿意不愿意不一定合计
职工对参加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意愿
人数(人)
构成比(%)
办的自愿性职工互助保障的有22人(2.80%)。2.5影响城镇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的因素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城镇职工对自身健康的评估和对医疗保险作用的认识是影响城镇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的重要的因素,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举办方式和主办主体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影响城镇职工购买医疗保险的因素如表3所示。
2.6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评价
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是建立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势必会对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产生影响。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缺陷的认知评价中,认为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缺陷的前三位分别是保障程度低(24.54%)、保险覆盖范围小(18.54%)和保险费用过高(14.36%),如表4所示。
表4
受访者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缺陷的认知评价
人数(人)
构成比(%)
存在的不足保障程度低保险覆盖范围小保险费用过高保险监管不严
手续麻烦,报销不及时相比之下,没有商业保险好
困难企业职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缺乏关注对城市的农民工等流动人还无法参保其他不足合计
19414711487895481198792
24.5418.5414.3610.9711.236.8010.182.351.04100
3讨论
63750105792
80.406.3013.30100
城镇职工对补充医疗保险的认知和了解还不够清晰,但城镇职工对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十分认可。城镇职工防范未知医疗疾病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单一且不够合理。职工自身经济情况和所在的单位对补充医疗保险的意识及财力,是制约城镇职工的补充医疗保险需要能否转化成需求的重要瓶颈;在补充医疗保险的举办方式上,城镇职工更愿意选择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举办的自愿性补充医疗保险。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城镇职工的需求;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和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应该关注城镇职工的补充医疗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要参考城镇职工实际需求意愿,制定适宜的城镇职工补充医疗政策和实施方案。
参
考
文
献
受访者对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举办方式的选择补充医疗保险的举办方式上,受访者愿意选择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举办的强制附加型医疗保险的有277人(35.00%),选择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举办的自愿性补充医疗保险的有360人(45.50%),选择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有133人(16.80%),选择非营利性组织(或企业及其行业)举
2.4
表3
影响因素保险的价格自身的经济收入保险保障程度自身的健康状况保险提供者信誉其他因素合计
影响城镇职工购买医疗保险的因素
人数(人)
构成比(%)
651952971456525792
8.2224.6737.4418.268.223.20100
[1]陈文,应晓华,卢宪中,等.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内涵及其运作
方式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653-657.
[2]陈文.商业医疗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J].中国卫生资源,2001,4
(3):135-137.
[3]卢宪中,姜丽萍,应晓华,等.温州市高收人对特需服务补充医
疗保险的需求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5,8(2):76-78.
[4]吴传俭,梅强,周绿林,等.补充医疗保险对卫生资源利用公平
性影响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5):38-40.
[5]张冬平.补充医疗保险的定位研究[J].人口与经济杂志,2003
(增刊):66-68.
[6]孙全胜.黑龙江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运营管理研究[J].中国
卫生事业管理,2000(12):732-733.
[7]孙全胜,张华平.黑龙江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措施与管理模
式[J].卫生软科学,2000,14(4):163-165.
[收稿日期:2008-12-20](责任编辑:于精国)
ChineseHealthEconomicsVol.28No.2(SumNo.312)Feb.2009·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黑龙江省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需求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