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这种“景外意”、“意外妙”,是
审美的自然进入画家的心中,与画家的情意相契合而产生的升华。
郭熙用“远”这个概念来概括山水画的意境。“意境”就是要超出有限的“象”,从而趋向无限。这必然和“远”的观念相联系。“意境”的美学本质是表现“道”,而“远”就通向“道”。魏晋玄学追求“道”,因而也必然追求“远”。因为“远”就是“玄”,“远”就通向“道”。山水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山水画把人的精神引向远离世俗社会的自然山水之中,很符合魏晋玄学所追求的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可以说山水画在本质上就是“远”的观念密切相联系的。中国山水画家一开始就讲究“咫尺千里”,讲究“平远极目”,讲究“远景”、“远思”、“远势”,也就是从一开始就追求“远”的意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