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套试卷合集】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联考2019届中考语文5月质量监测试卷
(三)(10分)
梅葆玖:梨花落,春入泥
1944年,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的10岁儿子梅葆玖第一次登台演出,娃娃调一句一个彩。梅兰芳认为梅葆玖京剧方面很有天分,决定让他正式拜师学戏。
与戏班学戏的孩于不同,梅兰芳安排儿子白天在校上文化课,晚上回家学戏。力了让梅葆玖扎实练好基本功,梅兰芳邀请王幼卿等名师到梅家大院专门给梅葆玖授课。
每天清展。周围的人都能听到梅葆玖清脆稚嫩的练嗓声。为了增加训练难度梅葆玖还踩着高跷在冰场上跑圆场,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陶玉芝先生看了有些心疼,就对梅葆玖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葆玖说:“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芦花河》《祭塔》《桑因会》《六月雪》等老戏,梅兰芳让梅葆玖学了二三十出,他要求儿子必须按老师教的唱和做,不可自主发挥。梅葆玖理解父亲的用心:学习老戏精髓是基础。演了几年戏后,梅兰芳才开始教梅葆玖梅派戏,当时他言传身教。
1949年,梅葆玖陪父亲一起到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他第一次走进了北京城的老剧场,见识了父亲从小生活的地方,也在父亲的引荐下,见到了大批老前辈与父亲的老朋友,那是梅葆玖青少年时代艺术成长最受益的时间。
某种程度上来说,父亲对于梅葆玖的意义,也就像是那一簇在寒夜中闪烁的烛火,有暖意,也指引着前路,看到它,就觉得笃定而稳妥。
1961年。梅兰芳突发心脏病去世。那时,梅葆玖还不满三十岁。
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与护航,梅家最小的儿子在仓促中承担起了继承与发展梅派艺术的担子,虽然彼时,他还远远意识不到,这样的担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很多东西,父亲还来不及教给他,但在巨大的惊慌与哀伤中,也还是意识到,自己应该独立了。
父亲去世后的三年间,梅葆玖在北京京剧院梅剧团的演出以传统老戏为主,就在他扎扎实实演了几年老戏,准备创排新戏的时候,一场浩浩荡荡的运动席卷了全国。老戏与男旦一起,作为“四旧”,被一起“枪毙”禁掉。
正值青壮年时期的梅葆玖,几乎在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张过一次嘴唱戏,即便是悄悄吊嗓子也不行“文革”结束,老戏复出。梅葆玖站在了开台上,即便十四年没有打开的嗓子并不够圆润清亮,但他只要一个亮相,也足以让无数老戏迷泪盈于睫,因为那张敷上了粉墨浓妆的脸孔,实在是太像梅兰芳了。
梅葆玖开始一边演出,一边收徒。他一出一出地恢复起父亲的经典代表作,在全国范围内寻觅着适合演绎梅派的好苗子,绝不是仅仅局限在梨园世家的内部。
世上只有一个梅兰芳,在讲究派别、姓氏传统文化的京剧艺术中,梅葆玖传承的不仅仅是梅派艺木,还有这个姓氏所代表的京剧文化。
去年底,梅葆玖录制了梅派京剧名作《贵妃醉酒》和《太真外传》全本的两张唱片。以梅派的经典剧目用现代的、跨界的方式重新编曲,加入大交响乐队和民乐,在保持梅派唱腔的精髓基础上,用更为现代的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18套试卷合集】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联考2019届中考语文5月质(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