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舆情分析]“异地高考”新政背后的症结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11-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异地高考”新政背后的症结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中国,就是挪动一张椅子也要流血。”任何的改革,都会有利益获得者和利益受损者。“异地高考”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这段时间内挑拨着中国社会各界的神经,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所在。往小了说,这关系着一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往大了说,这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往近了说,这关系着一个孩子明天将在哪里高考,往远了说,这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异地高考”改革方案摆上日程逐步推进的同时,舆论场中的大家又是怎样的态度?

一、 舆情概述

9月6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须满足三条件:家长需要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学生需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城市发展需要这个行业群体。关于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这三个准入条件立刻成为媒体转播重点,“准入条件”可能引发的社会公平与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异地高考”落实执行的难度以及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成为了媒体与网友评论的主要方面。

二、舆情走势

根据东南舆情研究与传播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27日到9月12日期间,“异地高考”事件媒体报道量总计8841篇次,其中新闻报道7214篇次,论坛1513篇次,博客及其它114篇次。该事件在微博上也引起热议,总计发布与转发量达543996条。

“异地高考”属于二次高峰事件,第一次高峰出现在9月1日,国务院转发《意见》预示着高考改革有着新的突破,引发媒体强烈关注,媒体报道1030篇次。第二次高峰出现在9月7日,教育部长袁贵仁三项“准入条件”的提出再次引爆了舆情,媒体报道量较第一次高峰大幅增长至3005篇次。由于媒体报道与事件发生存在时间差,因此舆情高峰出现在事件发生次日。

二、 舆情分析

1. 网民态度

1) 有18.2%的网友对教育部的异地高考新政策表示认可,主要观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中,9.4%的网友支持异地高考新政。网友认为新政的设立是一个教育改革进步的体现,另有网友则支持其中的条件限制。网友“橄榄树”:大城市资源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大城市做不到无限扩大,所以又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是对的。网友“沉默あ羔羊”:异地高考政策,有总比没有好,总归让具备条件的人挤进这道门,从这个出发点上,我们应该看到国家教育体制的些许进步。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国家在制定相应标准的同时,能严格执行;在一部分享受实惠的同时,能进一步放宽政策。

(删除)还有8.9%的网友也对异地高考新政表示乐观(删除),并对新政如何在地方落地执行建言献策。网友“liang梁强_grl”:

我认为目前情况下有条件放开异地高考算是一个中庸的选择。下一步应当逐步取消户籍权利差异、平等分配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相对公平。

2) 相反,有57.2%的网友不看好异地高考新政。

49.8%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新政”条件过于苛刻,质疑其可行性。甚至有网友批评严苛的条件将引发歧视、寻租等问题。其中多数网友对“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这一条件,不满情绪强烈。网友“崔浅秋”:名义上给弱势群体种种体贴温馨的政策,但是落实到执行层面的时候,加以各种令则条款作约束,一方面把弱势群体排除在外,另一方面给裙带关系可乘之机,到最后,制度形同虚设。

7.4%的网友明确表示反对异地高考准入条件,然则反对的原因不尽相同。网友“建中靖国”:我强烈反对异地高考。除了激励侥幸投机心理、加剧腐败、加大城市治理成本,没有正面意义,毕竟高考是选拔,而非教育,和有人鼓吹的“教育公平”没有关系。网友“Ilove杨杨2011”:强烈反对异地高考!这是变相侵害本地学生的权益,占用本该属于本地学生的学习资源,并且会滋生大量腐败分子,形成有一个寄生利益团体!关键是:地方政府的配套资源是否能容纳异地生呢?。

另外,有24.6%网友对异地高考新政没有明确表态,但均表现出对目前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不满。网友“杜令郡”说: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

己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将来能够出人投地。而现在中国的教育资源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好的教师、设施都集中于少数的名牌大学,重点中学里。孩子要想接受好的教育就必须考上这些所谓的名牌重点学校。这就出现僧多粥少。

2.媒体态度

在“异地高考”成为舆论场中最受关注的话题时,媒体也在对其进行着不同角度的剖析,根据东南舆情研究与传播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媒体评论重点针对“准入条件”、“改革落实”、“改革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异地高考”的“有条件准入”方面,媒体表示,虽然对于现状“有条件准入”已是务实选择,但仍质疑其恐成为“公平天秤倾斜”的导火索。红网认为异地高考准入条件需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而不能出现用制度制造新的高考不公平。因此,这些准入条件需要先问计于民,而不能由几个根本不懂农民工是谁的专家闭门造车。新华网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舆情分析]“异地高考”新政背后的症结在线全文阅读。

[舆情分析]“异地高考”新政背后的症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525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