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毛泽东题词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8-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 1 —

— 2 —

— 3 —

毛泽东所作的诗词中,《清平乐·六盘山》广为人知。正是这首气壮山河的诗词,让千百年来黄土高原上这座被古人称为“陇山”、“鸡头山”的六盘山名扬天下。可鲜为人知的是,这首诗词原来叫《长征谣》,以后才改为《清平乐·六盘山》的。经笔者多年调查、考证,特撰此文,把历史的真实告知读者。

原名“长征谣”

六盘山,纵贯宁夏南部固原、隆德、泾原3县,雄跨甘肃、宁夏。最高峰3100多米,傲视西北黄土高原,陡峭的耸岩危峰,愈显山势挺拨雄伟。依山体修凿的穿山公路盘旋蜿蜒而上,弯弯曲曲缠绕在山间。当地谚语说:“六盘山,十八旋,上山二十五,下山三十一”。这座南北走向的高山,是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翻过这座山,到陕北再无高山险峰阻挡。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从驻地出发,向东南绕隆德县境,沿小水沟上六盘山,从六盘山主峰之一的牛头山北侧过山。毛泽东健步登上六盘山,并与其他中央领导人一同登上主峰牛头山。六盘山峰峦挺拔,路道艰险。毛泽东在高峰饱览了六盘山雄姿,对张闻天等人说:“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在越过一道山梁之后,停下脚步招呼随行人员休息一下,毛泽东习惯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摘下帽子,自然而然地伸开双腿,一边休息,一边眺望着远方,高兴地说:“这里真是个

— 4 —

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这六盘山可不简单呢!它雄据大西北,是兰州和西安的门户,这里离祁连山不远,是兵家要地,古代在这里打过很多仗,这里距陕北革命根据地不远了。”这对艰难长征的红军指战员们来说是多么鼓舞人心的声音。 翻越六盘山即将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经受过千锤百炼的红军指战员,已经变得无比坚强了。革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千重思绪,万般感慨,涌上毛泽东的心头。在这戎马倥偬中,展望革命前景,伟大的战略转移已经赢得了很大胜利。诗兴勃发的毛泽东,抒怀高歌,一首气势豪迈的“长征谣”就在六盘山巅极目远眺中吟成:“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当时在场的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等领导人都说好诗。“长征谣”的诗句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金戈铁马、风雷激荡的雄姿。记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业绩,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反蒋抗日的决心。

下山后,在固原廼家河阳洼村一家回民窑洞里,如豆的油灯下,毛泽东挥笔记下了“长征谣”的诗句。两个月后,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用铅笔记下了这首在宁夏六盘山高峰吟哦成的诗句。

这首“长征谣”当时立即在红军中传唱开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长征谣”在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流传。 公开发表

那么,这首《长征谣》又是在什么时间公开发表的呢?

1941年12月5日,中共地下党主办、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之二·横眉》刊载了这首词,题目是《毛泽东先生词(长征时作)》。1942年8月1日,新四军主办的《淮海报》副刊《文艺习作》上刊登了这首词,首先公开发表,题为《长征谣》,但还是“清平乐”的词牌。1946年8月,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这一次毛泽东对《长征谣》作了较大改动,题名改为《清平乐·六盘山》,内容由原来的自由体改为规范的“清平乐·词曲”。以后到了1957年,《诗刊》创刊时首次发表了《清平乐·六盘山》的诗词,使宁夏的六盘山享誉世界。

亲笔手书

1977年6月,我第一次见到《清平乐·六盘山》手书真迹。当时宁夏接到中央的指示,要把有关毛主席的手书全部送往中央办公厅。当时还有毛泽东主席写给董老的一封信:“必武同志:遵嘱写了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写顺祝健康!毛泽东一九六一年九月八日。”看完之后,我被深深感动了,作为党和国家的主席,能在日理万机中为宁夏人民题词,而且又是那么的认真和谦虚。再看《清平乐·六盘山》手书,那挥洒自如,豪放气势,执长缨缚苍龙、红旗漫卷西风的伟大气魄,反映出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着人民利益建立新中国和代表着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努力奋斗的崇高精神。

为了解清楚当时的情况,1982年4月,我前往北京采访了当时任国家民委秘书长的黑伯理同志,才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1959年,为了布置人民大会堂宁夏厅,大家都想把毛泽东主席长征过六盘山的诗词,刻在宁夏特有的贺兰石上,可当时毛主席的手稿查找不到,想请自治区领导出面请毛泽东主席书写,自治区的领导们也很为难,因毛主席已不再多题词了。在这种情况下,黑伯理和时任宁夏副书记的李景林同志都想到了董老,请董必武副主席出面可能办到,就给董老写了封信,董老非常高兴地答应了,由董老的秘书申德纯执笔,董老认真看后签名送毛主席。1961年,毛主席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利用开会之余书写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诗词。《宁夏日报》于1961年9月30日首先在头版套红刊发了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诗词手书墨迹,还发表了一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社论。

— 5 —

真迹多多

就在毛主席写给宁夏人民的手书《清平乐·六盘山》诗词的同时,还又写了几副字体不同、内容和文字上略有不同的诗词,其中诗词之一是用草书写成的,中间的文字写的是“旄头漫卷西风”,还有些字写的书法形式也有不同。诗词之二、之三、之四也还是“旄头漫卷西风”,笔体和字迹各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就在诗词之五中,字体是行楷书法体了,而其中的“旄头”已改为“红旗”了,这样写成的诗词就是我们以后看到的《清平乐·六盘山》诗词的全部内容了。在诗词之六中的手迹又是另一种书法风格了,其中最后一句话是“他年缚住苍龙”。

在诗词之七中,就是人们最熟悉的真迹原样。这首诗词,是写在长70cm宽50cm的宣纸上的,每张宣纸是3行竖写,分成两句或三句不等,每行有两字或三字的。只是在以后的书籍中或宣传画中,才把分开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的,是横排竖写格式。

在诗词之八中的诗词,是毛主席在1962年4月20日写成的。这个时间,毛主席又写了《长征》诗。这也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最后一幅《清平乐·六盘山》手迹了。(作者系宁夏博物馆研究员)(何新宇)

— 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毛泽东题词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毛泽东题词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448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