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分层式教学
作者:李倩倩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4期
【摘要】本文基于分层式教学思路,着重研究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分层式教学的具体方法。根据不同学生,区分差异性与层次性,因材施教制定各自教学目标,按照A、B、C三个层次分别实施教学,采用有差异的课后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致力于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素养的建立。
【关键词】高等数学 分层式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111-01 1.关于分层式教学理论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化考虑,在高等数学施教过程中,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法目前愈发滞后于当前学生对于学习的要求。广大高校教师必须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子群体,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固定课堂内的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1]。 1.1分层教学理论
分层式教学理论基于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储备、个人综合能力以及发展潜力趋势考虑,将学生人为分成不同子群体,并因材施教,区别教学。各层次学生自群体必须处在教师的分层式教学框架下,以此均能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基于上述基本思想的分组教学即为分层教学理论,其基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测试分类以及学习书面成绩而分成不同类别的子群体,教师根据不同自群体按照分层式教学理论进行施教[1-3]。 1.2 分层式教学优点
分层教学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类别学生分别制定,发挥因材施教的优点。
(2)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类别学生进行调整,逐层递进的教学内容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不同层次类别学生的最优化学习效果。
(3)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层次类别学生进行最终考核。不但能够发挥授课老师的教学引导作用,也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类别学生的主体学习角色。 2.分层式教学的措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分层式教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