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阳逻、盘龙、邾城、前川等11个新城;第三级为新沟、侏儒、永安、大集、湘口、乌龙泉、安山、长轩岭、姚集、祁家湾、六指、汪集、仓埠、双柳、旧街等15个中心镇;第四级为花山、柏泉、索河、邓南、山坡、木兰、辛冲等29个一般镇。

15.完善市域各级城镇的功能结构,提高整体功能水平。 主城区是市域城镇体系的核心,集中体现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着力优化提升现代服务功能,集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综合实力,在带动整个市域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着枢纽和组织作用。

新城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重点区域,依托对外交通走廊组群式发展,重点布局工业、居住、对外交通、仓储等功能,承担疏散主城区人口、转移区域农业人口的职能,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综合配套完善的功能新区。

依托主城和新城,联动发展薛峰、军山、走马岭、金银湖、黄金口、横店、武湖、黄家湖、青菱、郑店、金口、流芳、五里界等13个新城组团。

中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基础环节,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综合配套”的原则,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中心服务型、交通枢纽型等特色小城镇。其中,中心镇是所在地区辐射力较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基地。一般镇是所辖区域城乡社会、经济中心,为城乡物资集散的重要环节。

6

二、市域建设限制分区

16.综合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在市域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实行分区控制、分级管理,保护市域生态环境。

(1)禁建区包括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地面塌陷沉降区、地下矿藏分布区、地下文物埋藏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城市楔形绿地的绿线控制范围等。禁建区是武汉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地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

(2)限建区包括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保护区、蓄滞洪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森林公园、绿化隔离地区、市级公益林区、机场噪声控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限建区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在确保自然生态安全的情况下,预留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发展空间。 (3)适建区是禁建区、限建区以外适宜城镇开发建设,但尚未建设的地区。适建区是城镇发展的优先选择地区,应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4)已建区是现有的城镇建成区。已建区以结构调整、功能优化为主,完善基础 设施,提升城市环境,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7.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

7

义新农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变、村湾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发达、农民富裕。

18.按照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居民点建设:在城镇建成区内,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改造、综合配套的原则,逐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在规划城镇发展区内,实施农村居民点社区化建设:在农业生产区内,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适当进行布点调整,有重点地推动中心村建设;在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区内,鼓励和推动农村居民点的整体外迁或适度归并。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通过农村土地整理、撤村并点和闲置宅基地的复垦,促进农村居民点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心村人口规模一般不小于1000人,基层村一般不小于300人。中心村、基层村用地规模按人均90—120平方米控制。

19.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民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通路、通水、通电、通信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工程,逐步建立雨污分流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工作,有效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

8

强防洪、排涝、防治滑坡等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农田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农村生产条件。以防治水土污染和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村湾道路绿化,大力发展村湾经济林,建设农田林网,发展绿色产业墓地,实施村、宅、路、水四旁绿化。 四、市域农业布局

20.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在黄陂中部、新洲中部、东西湖中西部、蔡甸西南部、汉南大部分地区,建设武汉的基础农业发展区。规划至2020年全市农用地总面积为5489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195平方[(即479万亩)。

21.突出发展都市农业,以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为原则,集约化利用与保护相结合,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扩大园地、林地、渔业用地的规模,适当增加畜禽祠养地、设施农业用地。以生态农业、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等高效农业为主,建设武湖生态农业园、洪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东西湖西南部现代设施农业区、汉南绿色食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走马岭农产品加工园、双柳都市农业园等现代生态农业区;以流芳、纸坊、郑店、五里界、安山一带的苗木花卉、观赏盆景和茶果经济林生产,以及洪山、九峰、花山等地的洪山菜薹开发、大桥地区的休闲渔业以及玉贤、索河等地的园艺农业为主,建设集生产、科研、加工、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园艺和观光旅游农业区;在外环高速公路以外地区,以东西湖、黄陂、蔡甸、汉南的奶牛养殖,江夏、黄陂、汉南的生猪养殖,以及新洲、江夏、

9

蔡甸的家禽养殖为主,建设集约化畜禽养殖区;以梁子湖、汤逊湖、牛山湖、鲁湖等湖泊以及辛安渡、东山农场的水产养殖为主,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建设集水产养殖、苗种繁育、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名特水产养殖区;建设都市林业发展区,形成江夏、蔡甸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带,以新洲为主的速生丰产林产业带,以东、西湖、汉南为主的高效经济林产业带,黄陂森林旅游产业带和蔡甸-洪山观光休闲林业产业带。 五、市域旅游规划

22.市域旅游发展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突出保护的同时,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在主城构建以观光游览和商务会展为主的核心旅游区,在郊区构建以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为主的环城游憩带。

主城区重点建设以黄鹤楼为中心的两江四岸大滨江旅游区和以东湖风景区为核心的大东湖旅游区。远城区重点建设木兰生态旅游区、武汉水乡旅游城、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中山舰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旅游景区。合理利用天兴洲、柏泉、鲁湖、沿江防护林带地独特旅游资源,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水上观光娱乐等。

依托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民族博物馆等,发展科教旅游:重点完善归元寺、长春观、古德寺、宝通禅寺等宗教旅游设施,发展宗教旅游:建设中山舰文化旅游区、首义文化旅游区,完善农讲所、“八七”会址、“二七”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军部等革命传统教育旅游;开发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在线全文阅读。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34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