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某机字长16位,采用补码整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数为 ,最小负整数为 。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100题)
1.若十进制数据为137.5则其八进制数为( )。 A、89.8 B、211.4 C、211.5 D、1011111.101 2.若x补=0.1101010,则x原=( )。
A、1.0010101 B、1.0010110 C、0.0010110 D、0.1101010 3.若采用双符号位,则发生正溢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 )。 A、00 B、01 C、10 D、11 4.原码乘法是( )。
A、先取操作数绝对值相乘,符号位单独处理 B、用原码表示操作数,然后直接相乘
C、被乘数用原码表示,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 D、乘数用原码表示,被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
5.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6.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
A、栈顶单元内容 B、栈顶单元地址 C、栈底单元内容 D、栈底单元地址 7.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采取( )。
A、随机存取方式 B、顺序存取方式 C、半顺序存取方式 D、只读不写方式 8.若存储周期250ns,每次读出16位,则该存储器的数据传送率为( )。 A、4×106字节/秒 B、4M字节/秒 C、8×106字节/秒 D、8M字节/秒 9.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 )。
A、依靠双稳态电路 B、依靠定时刷新 C、依靠读后再生 D、信息不再变化 10.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B、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C、可以选用同步方式,也可选用异步方式
D、必须采用应答方式 11.二进制中的基数为( ) 。 A.2 B 4 C.8 D.10 2.十进制中的基数为( ) 。 A.2 B .4 C.8 D.10 13.八进制中的基数为( ) 。 A.2 B .4 C.8 D.10 14.十六进制中的基数为( ) 。 A.2 B .16 C.8 D.10 15.十二进制中的基数为( ) 。 A.12 B .16 C.8 D.10 16.(27.25)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
A.(B1.4)16 B.(1B.19)16 C.(1B.4)16 D.(33.4)16 17.(0.65625)10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
A.(0.11101)2 B.(0.10101)2 C.(0.00101)2 D.(0.10111)2 18.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
A.(101001)2 B.(52)8 C.(2B)16 D.45 19.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
A.(101001)2 B.(52)8 C.(2B)16 D.45 20.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
A.(111111)2 B.(72)8 C.(2F)16 D.50 21.浮点数的表示范围由浮点数的()部分决定。 A.尾数 B.指数 C.尾数和指数 D.指数和基数 22.浮点数的表示精度由浮点数的()部分决定。 A.尾数 B.指数 C.尾数和基数 D.指数和基数 23.在浮点数的表示中,( )部分在机器数中是不出现的。 A.尾数 B.指数 C.尾数、指数 D.基数 24.二进制数100.0101B在机器中表示为()。
A.1000101*10-4 B.1000101*2-4 C.0.1000101*10+3 D.0.1000101*2+3
25.浮点数进行左规格化时,()。
A.尾数左移1位,阶码加+1 B.阶码左移1位,尾数加+1 C.尾数左移1位,阶码加-1 D.阶码左移1位,尾数加-1 26.浮点数进行右规格化时,()。 A.尾数右移1位,阶码加+1 B.阶码右移1位,尾数加+1 C.尾数右移1位,阶码加-1 D.阶码右移1位,尾数加-1
27.二进制数100.0101B在机器中表示为()。
A.1000101*10-4 B.1000101*2-4 C.0.1000101*10+3 D.0.1000101*2+3 28.二进制数110.1101B在机器中表示为()。
A.1101101*10-4 B.1101101*2-4 C.0.1101101*10+3 D.0.1101101*2+3 29.二进制数110.1101B在机器中表示为()。
A.1101101*10-4 B.1101101*2-4 C.0.1101101*10+3 D.0.1101101*2+3 30.真值为-100101的数在字长为8的机器中,其补码形式为()。 A.11011011 B.10011011 C.10110110 D.10110111 31.( ) 的符号位可以和数字位一起直接参加运算。
A.补码和原码 B.补码和反码 C.原码和反码 D.移码和反码 32.在计算机中进行加减运算时常采用( )。 A.ASCII B.原码 C.反码 D.补码 33.补码运算的特点是符号位( ) 。
A.与数字位一起直接参加运算 B.要舍去 C.与数字位分别进行运算 D.表示有溢出 34.已知:X=0.1011,Y= -0.1101。(X+Y)补=( )。 A.1.1010 B.1.1101 C.1.1110 D.0.1101 35.已知:X=-0.1011,Y= 0.1101。(X+Y)补=( )。 A.1.1010 B.1.1101 C.1.1110 D.0.0010
36.已知:X=0.1111,Y= -0.1101。(X+Y)原= ( )。 A.0.1110 B.1.0011 C.1.1010 D.1.0010 37.已知:X=0.1011,Y= -0.1101。(X+Y)反= ( )。 A.1.1010 B.1.1101 C.1.1110 D.0.1101
38.已知:X=-0.0011,Y= -0.0101。(X+Y)补= ( )。 A.1.1100 B.1.1010 C.1.0101 D.1.1000 39.一个512KB的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 ) 。 A.17 B.19 C.27 D.36
40.一个16K*16位的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 ) 。 A.30 B.46 C.36 D.27
41.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它们寻址范围是( ) 。 A.64K B.32KB C.32K D.16KB
42.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线的最少数目是( ) 。 A. 21 B. 17 C. 19 D.20 43.某RAM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 ( )。 A. 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 B. 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 C. 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 D. 地址线为19根,数据线为19根 44.主存与辅存的区别不包括( )。
A.是否按字节或字编址 B.能否长期保存信息 C.能否运行程序 D.能否由CPU直接访问 45.计算机内存储器可以采用( )。
A.RAM和ROM B.只有ROM C.只有RAM D.RAM和SAM 46.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操作,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需采用( ) 。
A.堆栈寻址方式 B.立即寻址方式 C.隐含寻址方式 D.间接寻址方式
47.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因此它的操作数来自( )。 A.立即数和栈顶 B.栈顶和次栈顶 C.暂存器和栈顶 D.寄存器和内存单元 48.在一地址指令格式中,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
A.仅能有一个操作数,它由地址码提供 B.一定有两个操作数,另一个是隐含的 C.可能有一个操作数,也可能有两个操作数 D.如果有两个操作数,另一个操作数是本身 49.以下的( )不能支持数值处理。
A.算术运算类指令 B.移位操作类指令 C.字符串处理类指令 D.输入输出类指令 50.数据传送类指令不包括( )。
A.寄存器-寄存器 B.寄存器-存储器 C.立即数-存储器 D.寄存器-立即数 51.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C.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52.用于对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 )寻址。
A.直接 B.间接 C.寄存器直接 D.寄存器间接 53.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
A.通用寄存器 B.贮存单元 C.程序计数器 D.堆栈 54.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
A.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55.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A.堆栈寻址 B.程序的条件转移 C.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D.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
56.从以下有关RISC的描述中,选择正确答案( )
A.采用RISC技术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又恢复到早期比较简单的情况
B.为了实现兼容,新设计的RISC,是从原来CISC系统的指令系统中挑选一部分实现的 C.RISC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指令数
D.RISC没有乘、除法指令和浮点运算指令 57.RISC是( )的简称。
A.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B.大规模集成电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基础知识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